中國第一孤品銀元:拍出了4657萬......

2021年,張秀清舊藏的東北王張作霖紀念幣拍出了2599萬元的天價,轟動錢幣圈。大家猜測,張秀清收藏過的另一枚更罕見的銀元大珍:奉天一兩。如果要出現在公開拍賣上,肯定會打破這個紀錄!

果不其然,奉天一兩一出現,就拍出了4657萬的歷史第一天價中國銀元!那麼它的故事你了解嗎?

談到中國銀幣的珍品,人們很容易羅列出一系列久享盛名的大珍品,諸如廣東七二反版、福建官局庫平七錢二分、廣東壽字一兩及陝西光緒銀幣等等大名譽品。然而,有一枚榮登珍品榜首的中國銀幣,卻不常被人道起,不為人們熟知,它便是幣王——「奉天一兩」銀幣。

「奉天一兩」銀幣,是中國近代貨幣史上著名的「兩元之爭」期間的產物。清光緒年間,清 王朝中央及地方的封建保守勢力和維新變法勢力在銀元單位問題上展開了一次較量。兩江 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為首的保守派,以慈禧太后的後黨為後台,竭力主張恢復舊式 銀兩制變,以庫平一兩為銀元單位。而以度支部尚書載澤和郵傳部右侍郎盛宣懷為核心的帝黨派,則以擁護光緒帝變法維新思想為支撐,堅持推行新興的以元(即庫平七錢二分)為銀元 單位的主張,兩派爭鬥,曠日持久,其間,主張以「兩」為銀元單位的保守勢力曾一度暫居 上風。

光緒二十九年(1903),天津戶部造幣總廠率先鑄造以庫平一兩為單位的銀幣。繼之,奉天省(即今遼寧省)也於同年開鑄重庫平一兩銀幣。光緒三十一年(1905),清政府頒定「銀幣分量成色章程」,以庫平一兩為法定的銀元單位。之後,湖北、廣東、北洋、吉林等省也先後鑄造一兩銀幣。由於庫平七錢二分為單位的銀幣在民間使用已久,且與大量流通於中國 的外國銀幣在規格、體系上相一致,故已被商民所慣用。

而以庫平一兩為單位的銀幣,淵源 於落後的銀兩制度,不再適應國門被打開後的社會經濟現實,也不符合民間商品交換、流通 的習慣,故發行後即遭市面抵制,屢次推行,屢遭挫敗。數年後,「兩」單位幣制在人們強烈反對聲中宣告最終崩潰,而鑄發的一兩幣也逐漸被回收熔毀。其中,有些省份的一兩幣存 世十分稀罕。如吉林省鑄造的「吉」字一兩銀幣及這裡介紹的「奉天一兩」銀幣,存世所見 均僅一枚,素有孤品之稱。

「奉天一兩」銀幣作為收藏品,最早一次公開露面是在1904年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中國收藏品展覽會上。以後便匿跡數十年。本世紀五十年代初,這枚稀世珍品復於香港出現,居住 香港的著名錢幣收藏家張磺先生曾得到此幣的圖樣資料,也許是因前所未聞的緣故,在漫不經意間誤斷為偽品,從而失去了得為己藏的機緣。

後不久,或許是出於對自己鑒定判斷的疑惑,他把這枚銀幣的照片和拓本寄給他所信服的馬定祥先生,讓馬老予以判定。馬老十分肯 定地確認此幣系開門見山的真品。而在這時,它已被素有「中國硬幣大王」之稱的外籍收藏家耿愛德先生購得。1971年6月至1972年3月,耿愛德的藏品先後三次在美國拍賣。其中大部分為歐文·古德曼拍得,包括這枚「奉天一兩」銀幣。

古德曼是猶太人,從事傢具經營,也是一位中國近代金銀幣的大藏家。古德曼過世後,其家人便將他全部錢幣藏品在美國公開拍賣。1991年6月3日至4日,在美國加州比華麗山莊,由一家錢幣郵票公司承辦這次錢幣拍賣會,所拍賣的即為古德曼的全部錢幣藏品。在拍賣會之前,美國各地、日本、新加坡及台灣、香港等地的錢幣商及收藏家聞悉後便紛至踏來。

馬定祥先生的賢嗣馬傳德先生以觀 察員的身份應邀參加了這次拍賣會。據他介紹,這次供拍賣的錢幣共2100枚,分兩個下午拍賣。在拍賣全過程中,「奉天一兩」銀幣的競拍場面最為激烈精彩。其起拍底價為35000 美 元,經過一番抬價競拍後,只剩下香港和台灣的兩位收藏家作互不相讓的競爭。其中,香港收藏家為馬德和先生,台灣收藏家為張秀清先生,代表張秀清先生參加競拍的經紀人是台灣的大收藏家陳吉茂先生。最後,台灣的陳先生終以17萬美元得標,另加百分之十的手續費,共為18.7萬美元才告成交。當這枚銀幣大珍宣布成交後,在場的競拍者全體起立鼓掌,場內氣氛極其熱烈。事後,美國的《世界錢幣新聞》也對這一盛況作了報道。

「奉天一兩」以創紀錄的身價轉歸台灣大收藏家張秀清先生收藏,那麼,張秀清先生為何如此不惜以重金將其購回呢了?

1992年3月16日,為紀念著名錢幣學家馬定祥先生逝世一周年,浙江省博物館馬定祥中國 錢幣研究中心在杭州召開首屆學術討論會,陳吉茂先生專程由台赴杭與會,並向研究中心捐贈十數枚精心搜集的中國機鑄幣珍品。陳先生在學術討論會的發言中,曾饒有興味地談到了「奉天一兩」銀幣拍賣時的情景。

其中,有二段話頗為感人。他說:「過去,由於我們中國人不富裕,所以,不少國寶級的珍貴文物流到海外。而今,我們的狀況已經改觀,那些早年 流落海外的中國文物珍品,應該儘可能回到我們中國人的手中,回到自己家鄉來。另外,中國錢幣,在國外沒有被人充分認識其應有的崇高地位,反映在標價上尚顯偏低,這次「奉天一兩」銀幣開創中國錢幣最高拍賣價紀錄,可以使外國人知道,中國錢幣同樣具有高貴的身價。」說到這裡,陳先生還透露了一個已經過時的機密:當時張秀清先生是下了非得到不可的決心,他指示陳先生的最高價限為五十萬美金,並立即將現款急速電匯美國。

看來,這次「奉天一兩」銀幣的競拍,不僅僅是對一枚珍稀銀幣擁有權的競爭,其中還滲入了我們炎黃 子孫決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確立中華民族應有的崇高地位的努力。

自1992年至2010年,張秀清先生一直將「奉天一兩」保存的很好,但相對而言,大多數人也很難再見到。2010年,張秀清先生由於身體的原因,想要尋找「奉天一兩」的有緣人,由於周大為在收藏錢幣之前與張秀清有過交集,所以他在得知消息之後,第一時間趕到台灣與張秀清進行了溝通,最終於2011年以2500萬的價格將這枚「幣王」接回了大陸。

時隔24年後,「奉天一兩」首次公開亮相是在2015年首屆中國國際錢幣(北京)展銷會上,周大為先生現場展示了這枚極富傳奇色彩的「奉天癸卯一兩」當時吸引了收藏愛好者、媒體的廣泛關注。

其後在2022年8月11日北京誠軒2022年春拍-機制幣專場中,此銀元以4050萬落槌,含傭金4657.5萬成交,創造了中國錢幣最高的拍賣價格,不愧為「幣王」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