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選舉慘敗後,尹錫悅放低姿態,韓外長準備訪華,緩和中韓關係

在就任韓國總統之前,尹錫悅擔任韓國檢察總長,在檢察系統工作時,尹錫悅兢兢業業辦了不少實事,這也讓他贏得了諸多好評。由此在1年後的韓國總統大選中,他以0.91%的優勢戰勝了競爭對手李在明。

民眾希望這位「鐵面判官」能夠帶領韓國人民走出困境,實現經濟復甦。然而事與願違,「治國」和「辦案」不盡相同,尹錫悅接任韓國總統後韓國經濟下滑速度非但沒有被遏制,反而愈演愈烈。

據統計,2023年韓國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僅為1.4%,近二十五年來首次低於日本。經濟持續低迷的同時,韓國的物價水平卻在不斷上漲。尹錫悅執政近2年來,韓國商品漲價幅度超過10%的共有99種,增長幅度達到20%的則有42種。

現如今,通貨膨脹已經成了韓國最棘手的問題,尹錫悅政府可謂難辭其咎。由此我們看到,在本月中旬的韓國第22屆國會議員選舉中,尹錫悅領導的國民力量黨慘敗,僅拿下108個席位,而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及其衛星政黨則拿下了175個席位。

近日,韓國著名民調機構「蓋洛普韓國」公布了一則調查數據,韓國民眾對尹錫悅政府的支持率已降低至23%,而反對率則高達68%。由此可見,尹錫悅政府過去幾年的執政多麼不得人心。

自上台開始,尹錫悅就展現出了「親美、親日、抗華」的外交政策。中美晶元戰爭如火如荼之時,韓國也宣布限制對中國出口高端半導體產品。早在2018年之前,中國在半導體領域與韓國有著密切的聯繫,尤其是儲存晶元領域,韓國晶元幾乎佔據了中國市場的半壁江山,當年韓國對華出口額達到了830億美元。

尹錫悅上台後,積極強化韓美同盟,參與「印太經濟框架」策略,密切與日本的政治聯繫,共同構建所謂的「美日韓半導體同盟」。在尹錫悅的外交政策指導下,韓國半導體出口遭受重創,與中國的雙邊貿易額也已縮減20%。

眾所周知,韓國總統可謂是高危職業,韓國歷任總統中,除金大中勉強善終之外,也就文在寅目前暫時無事,其他人要麼被關押,要麼被流放。而如今有著「第一夫人」之稱的金建希,近期屢屢被曝出貪腐醜聞,尹錫悅多次動用總統否決權阻撓有關機構進行調查。

如今國民力量黨在國會選舉中慘敗,尹錫悅似乎感覺到「青瓦台詛咒」要在自己身上應驗,所以近期不論是對內還是內外政策,都有所微調。

韓聯社報道,韓國外交部介紹,韓國外長趙兌烈正在與中方協商其訪華事宜。除此之外,4月29日下午,尹錫悅和李在明在首爾龍山總統府進行了會談,這也是其上任近2年,首次與最大在野黨黨首會談。不難看出,尹錫悅的「求生欲」還是很強的。

其實,如果深入了解韓國的歷史你會發現,如今韓國的經濟問題應該算是歷史遺留問題。因為韓國支柱產業大多被美國資本所控制。再加上自身產業鏈不完整,所以在面對如今更加複雜的國際經濟形勢時,韓國顯得力有未逮。

尹錫悅政府與中國關係交惡,可以說是加速了韓國經濟的頹勢,如今難以收場,想到了要緩和與中國的關係,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尹錫悅政府顯然不會大幅調整對美戰略。

另外,韓國若真想要實現經濟復甦,除了改善與中國這個第一大貿易夥伴國的關係之外,更多還是需要從內部改變,減少對美國資本的依賴,以及不再毫無底線的跟從美國對華戰略。最後,只有韓國自己才能救自己,所以關鍵還是看怎麼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