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古代「八大景」——廉堤繞綠及來歷

作者/成申茂

藁城地標建築「四明樓」

「廉堤」中的「廉」字取自藁城歷史上的「廉州」。據《藁城縣誌》(嘉靖志)記載:隋朝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藁城置廉州(郡級行政單位),州治即為廉州城(原址位於藁城舊城區一帶)。到了隋朝大業二年(公元606年),廉州的行政建制又被撤銷,藁城縣劃屬趙州。公元607年藁城縣治由丘頭搬遷至廢「廉州城」並從此固定下來至今。這就是藁城又被稱為「廉州」或簡稱「廉」的歷史來源,廉州的名字也成為藁城地名歷史文化中的特殊標記。

在明朝之前,滹沱河並沒有在藁城的北城腳下。到了明代以後,滹沱河改道藁城腳下,也開啟了藁城人民為保護城池同滹沱河水泛濫進行抗爭的歷史。據石閣老考證:滹沱河於「成化壬寅,始迫城下,凈土寺沒焉」(見《滹沱河記》)。「成化壬寅」,即明朝成化時期以中國傳統天支紀年的「壬寅」年,即成化十八年,也就是公元1482年,滹沱河改道南移至藁城北城腳下,沖毀了城北距城一里的古剎「凈土寺」,並從此「定居」下來。「水淹凈土寺」成為藁城歷史上滹沱河改道至藁城腳下一個重要的標誌性歷史事件。十幾年之後,廉州城又再次遭遇了世所罕見的一次最大洪澇災害:「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 滹沱河泛濫,巨浪洪濤,周流城郭,衢水深丈余,沖壞不可勝計,城郭幾致淹沒,邑人震驚,移徙無所。數日後,水舞涌方已」。 整座古城深陷在洪水之中,城郭幾乎全被洪水呑沒,大街上水深超過了一丈,面臨城毀人亡的危險。「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知縣陳素修藁城舊城垣。築之高三丈,厚二丈,城門砌為磚石」。舊城北城牆面對滹沱河的北門也因此被封堵起來,不再保留。時任知縣陳素是一個非常務實、很有作為的縣令,在他任上不僅加固整修了舊城,並在西城牆外側建造起了一座與舊城相連而又獨立的「新城」,使城區面積翻了一番,舊城與新城緊密結合成更加龐大的一個整體,背對河水呈「L」型,使連結在一起的整坐城的城基更加堅固牢穩,極大提升了抗擊洪水衝擊的能力,而且在河水環繞的襯托下,顯得更加雄偉壯觀。

新城建成後,西門太寧門外到空閑之地恰恰又成了面臨上游洪水首當其衝的要地、危地,不宜人們居住和建造其它重要設施,並且為了防止被沖毀還要修堤築壩,植樹栽柳,加強防護,以抵禦汛期到了造成的危害。「廉堤」之名即是從那時開始出現並逐漸得到人們認可的。

風調雨順的年景,藁城西門外綠柳成蔭的「廉堤」上,逐漸成了人們遊玩休閑的好去處,並越來越廣泛的受到人們的喜愛。早在明朝嘉靖年間,文人雅士來「廉堤」上遊樂、吟詩作賦,從而誕生以描景狀物為內容的經典之作,並被定格成為藁城歷史上著名的「八大景」,「廉堤繞綠」即為其中之一。

「廉堤」做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優勢,從此開啟了做為藁城人文風景名勝集聚地的歷史新旅程。(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