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奎、何文秀官拜巡按,官服為何腰掛「呼啦圈」?

越劇何文秀》《陳三兩》,以巡按身份出現的何文秀、陳奎,均官袍在身,又帥又氣派。但有網友會問:他們腰間怎麼都有個呼啦圈?那麼大個圈兒,還是硬的,不合身又累贅,幹啥用呢?

這個,我不專業,查了些資料,根據自己理解,提供信息如下。

1.古代官服外面確實是有腰帶的

從很早時候,古人就使用腰帶,且佩以各種材質的裝飾,比如玉件——這個有很多考古發現。

唐朝,高祖李淵對官員服裝的腰帶做了詳細規定,明確了制式,且對配飾材質做了要求,用以區別官階高低。其中,身份最高的可在腰帶上配玉件,這腰帶被稱「玉帶」——「高祖始定腰帶之制,自天子以至諸侯、公卿將相二品以上許用玉帶」。

宋元明,基本沿用這種規矩。比如在明代,腰帶佩飾與官職高低這樣匹配——「一品玉,二品犀,三四品金,五品銀鈒花,六七品銀,八九品烏角。」(沈德符萬曆野獲編》)

清朝,因為服飾大改變,官服上不再有腰帶標配。

2.戲劇服飾多以明代服飾為基礎

中國戲曲,比如京劇、越劇,服飾多以明代服飾為基礎,舞台官生便與現實官員一致,會有腰帶。

不同的是,舞台上不再根據官職等級嚴格區分配飾的材質,凡官生,多用玉,但這玉佩是圖案,而非真件。

也因此,官生那個腰帶,被稱「玉帶」。

3.官生腰帶咋都成了「呼啦圈」?

腰帶可以有,但為何到舞台上成了又大又硬的「呼啦圈」?

有觀點認為,戲劇表演,最初和現實中一樣,官員也是束腰軟帶。可人們發現,這樣顯得腰太細,不利於表現帝王、高官的氣派和威風。於是,束腰軟帶逐漸演變為掛腰硬帶——硬質寬邊捲成圓形、飾以玉件圖案的玉帶定型併流傳下來。

關於這一點,齊如山先生(近現代戲曲史上卓有成就理論家、劇作家、導演和活動家,據說是他發現並培養了梅蘭芳)的《國劇藝術匯考》在談京劇以虛寫實時,提到玉帶——

「京劇切末(相當於道具)是決不許真東西上台的。酒杯就是假酒杯,酒壺裡也倒不出水來,是規矩。……以演員表演為首要!舞台上坐船、上車、下馬等等動作都是靠演員表演完成,一個馬鞭就代表了馬,所以玉帶懸掛在腰間實際上沒有起到腰帶的作用,這也是容易理解的,真腰帶上了舞台打破了多年形成的固有美感,破壞了規矩。」

一言以蔽之,「呼啦圈」是為了美觀為了顯派頭,並無實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