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陝西寨溝遺址入選,系商代考古重大突破

終評會現場。

3月21日至22日,由中國文物報社、中國考古學會主辦的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京舉行。經項目彙報會、綜合評議,最終評委投票選出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山東沂水跋山遺址群,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安徽郎溪磨盤山遺址,湖北荊門屈家嶺遺址,河南永城王莊遺址,河南鄭州商都書院街墓地,陝西清澗寨溝遺址,甘肅禮縣四角坪遺址,山西霍州陳村瓷窯址,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遺址十個項目入選。

澎湃新聞此前報道,寨溝遺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清澗縣解家溝鎮寨溝村,地處陝北黃土高原腹心地區。遺址文化內涵與清澗李家崖遺址、辛庄遺址相似,均屬商代李家崖文化遺存。相比陝北以往發現的李家崖文化遺址,寨溝遺址具有規模大、等級高、要素全、銅器點密集等特點。從已有跡象來看,該遺址在商代晚期當是一處重要的區域政治中心所在地。

發現黃土丘陵地區規模最大的商代中心聚落

寨溝遺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清澗縣解家溝鎮寨溝村,地處陝北黃土高原腹心,是一處以寨塬蓋大型夯土建築群為核心,以外圍山峁密集分布的大型墓地、小型墓地、鑄銅遺址、平民生活區等不同功能遺存為外圍的商代大型聚落遺址,總面積約300萬平方米。其規模巨大、遺存豐富、要素齊全,凸顯出商代北方黃土梁峁地帶方國中心聚落遺址「多峁一體」的分布特徵。

寨塬蓋核心區遠眺。

寨塬蓋夯土建築遺址。

寨塬蓋西門道。

寨塬蓋西門道其中,後劉家塔大型貴族墓地位於寨塬蓋以東約2.5公里處的長梁山頂部,共有4座墓葬依山樑走勢南北向逐一排列。其中一條墓道的大型「甲」字形墓1座,總長39米、深12米;中型豎穴土坑墓3座。後劉家塔墓地是黃土丘陵地區首次科學發掘的大型商代墓地,出土各類隨葬品200餘件。

後劉家塔墓地出土玉鸚鵡飾

首次發現殷商文化圈以外數量最多的「甲」字形商代大墓

寨溝遺址以南的瓦窯溝塬,調查勘探發現「甲」字形大墓9座,分布在南北綿延2000米,東西寬150-200米範圍內。墓葬帶墓道總長為25~70米、開口面積200~2500㎡、深度10米以上,多數墓葬開口面積已經超過安陽西北岡王陵區的大墓。

2023年考古人員對m3、m8兩座墓葬進行了考古發掘。m3全長60、寬24.5、深17米;m8全長62、寬25、深19米。兩座墓葬均為一條墓道的甲字形墓,墓葬口大底小,墓壁收分甚大,東西兩壁有大量不規則的生土台,墓道均為南向。兩座墓亦均發現葬車。m3葬車3列共12輛,多盜擾破壞嚴重;m8葬車1列共8輛,多較為完整,一些精美的車器構件亦原位保存,計有衡末飾、鑾鈴、車軎、輈首飾、踵飾、輿輢端飾等。

瓦窯溝m8車軎。

首次發現年代最早的雙轅車

瓦窯溝m3編號12的車子,形制最為奇特,在目前商周考古發現中屬僅見。

該車為平行的雙直轅,前端橫置一弓形軛,後連接橢圓形車輿,單軸貫穿兩輪。轅通長4米,輪距約1.8米。車體木構末端多見青銅器飾件,轅、軨等部位髹漆,製作精美,裝飾講究。據形制結構特徵觀察,當為首次考古發現年代最早的雙轅車實物,其應該就是文獻和金文中記載的牛車或大車。

瓦窯溝墓地雙轅車(側面)。

該車的出土,將我國雙轅車的出現時間上推了約1000年。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曾刊文指出,寨溝遺址是近年來商代方國考古的重大突破,為幾十年來黃土丘陵地區不斷出土的銅器群找到了明確的考古背景。出土的大量青銅車馬器、兵器、玉器、骨器、漆器、龜甲與殷墟高等級貴族墓葬物質文化相同,金耳環、蛇首匕、陶器則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反映了黃土丘陵地區與商王朝之間密切的經濟、文化交流,以及商王朝對周邊地區的強烈影響。

寨溝遺址及附近區域的考古發現揭示出商代晚期陝北地區高度發達的青銅文明,對探討陝北地區商代方國政治地理結構、了解殷墟時期中原與邊陲地區文化交流與互動提供了非常珍貴的資料,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