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鄧公掌舵大陸。
台灣政客聽說鄧公執政後,喜笑顏開。
「鄧小平能力不足,不會對台灣產生危害。」
「終於不用再怕大陸了,台灣的好日子來嘍!」
聽到這些對鄧小平的評論,蔣經國趕緊把部下叫到一起,嚴肅警告:
「你們別小看鄧小平。我當年留學蘇聯時認識他,知道他是個厲害人物!」
1926年,蔣經國和鄧小平在莫斯科中山大學結識,成為朋友。蔣經國十分欣賞鄧小平的文章,認為他是一個頭腦清晰、很有思路的人,將來必成大才。
鄧小平離開蘇聯前,找到蔣經國道別。
「經國,我要走了,你好好保重。」
「我們以後還會再見嗎?」
「不知道。可能會見面,也可能終生不見。」
「如果再見面,希望我們倆是朋友。」
「如果是敵人呢?」
「我不想和你做敵人。」
蘇聯一別,兩人再沒見面。1949年,蔣介石敗退台灣,蔣經國跟著父親來到孤島,成為欽定的「太子爺」,隨時準備接班。時間一晃來到1978年,當年的預言竟然成真:他和鄧小平真的成為了對手。
蔣經國的預測沒錯,鄧小平的外交手段十分高明,很快便給台灣當局來了個下馬威。
1978年12月15日,美國官員安克志表示有緊急事情見蔣經國。
「蔣先生,您知道我為什麼突然求見嗎?」
「不知道。該不會是你要走了吧。」
「蔣先生,中美將在明天發表《建交公報》,您聽說了嗎?」
「不可能!你搞錯了吧?」
「千真萬確,這是華盛頓內線告訴我的。看來,您一直蒙在鼓裡啊。」
聽完這些話後,蔣經國徹底憤怒了。他萬萬沒想到,中美建交這麼大的事,美國竟然沒和自己透一點風。看來,在美國人眼裡,自己只是枚無關緊要的棋子,想扔就扔。
第二天,中美聯名發表《建交公報》,震驚世界。消息傳到台灣,當地股市直接暴跌,蔣經國的政治威望降到冰點。這時,台灣政客才領略到鄧小平的厲害。
「總統先生,我終於明白了您當時的擔心。鄧小平確實是個人物,我們小看他了。」
「現在後悔有什麼用?告訴你們:這只是個開始。在鄧小平執政下,大陸會迅速崛起,和台灣拉開差距。看來,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同一天,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
「親愛的台灣同胞:
今天是元旦,大陸同胞向你們表達問候。
大陸和台灣同宗同源,說同樣的語言,流著同樣的血液。不管何時,我們都是一家人。
大陸期盼台灣回歸,期待一家人團圓。」
看完上述內容後,蔣經國十分感動,開始思考和平統一的策略。
晚年,蔣經國對朋友說自己想好了和平統一的計劃。可惜,他還沒來得及實行,就病逝了。
多年後,鄧公遺憾表示:蔣經國要是能多活幾年,兩岸說不定就能和平統一。
謹以此文,不忘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