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梁山擁立柴進為首領,以恢復柴家天下為號召,死的更快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了解一下,一個王朝,或者一個國家,或者一個統治集團,它最擔心的是什麼。

其實任何一個王朝,總是想在至少是明面上,展現他仁慈,慷慨的一面。

因此對待開國功臣,就有免死金牌;

對待前朝後裔,也有鐵券丹書,

這些條款會去在一起,形成一項法律制度,簡稱「八議」,通俗一點解釋就是:有些身份特殊的人,在觸犯餓了法律後,別急著處理,咱們三公九卿有時候還要加上皇上,咱們聚在一起再商量商量,看有沒有從輕情節,如果確實沒有,咱們可以製造一個從輕情節。

除了形成法律制度的有待條款,時不時的還有「大赦天下」一說,比如皇太子大婚,就會有人提出「赦不赦」「赦到什麼程度」,有時候皇上一高興,或者想減輕社會矛盾了,大筆一揮,也就赦了。

但是還有一條法律原則,大家可能都耳熟能詳,叫做十惡不赦。

這不單單是一句民間語,其實是實實在在的法律原則和具體條款的集合。

而所謂十惡,包括:一為謀反,二為謀大逆,三為謀叛,四為惡逆,五為不道,六為大不敬,七為不孝,八為不睦,九為不義,十為內亂。

重點來了,十惡之中大部分條款都是針對危害王朝安全,皇帝權威的條款。

說到這兒,大家可能也明白過來了,宋江雖然當了強盜,殺人放火無數,但是是屬於可以被「赦免」的範圍,對王朝的威脅也不大,因此一旦詔安成功還能當個小官,儘管在征方臘的過程中損兵折將,十去七八,但剿滅別人總強過被剿滅。

另外如果只是佔山為王,殺人越貨,朝廷的打擊力度還是相對比較輕的,反正能剿則剿,不能剿就安撫詔安。

但一旦推舉了柴進,要恢復柴家天下,這性質就變了,你可以殺人放火,但是不能惦記我的政權。

所以接下來的是沒完沒了的討伐征剿,不計成本的攻擊,若是王慶、田虎、方臘願意詔安,那麼也一定會調來打梁山,甚至有可能請遼兵打梁山。

總之不剿滅梁山,皇上就睡不了安穩覺。

也就是說,擁戴宋江,對於朝廷來說這只是刑案,如果是擁戴柴進,那就危害到皇權和國家安全了,擱誰也得跟你急呀。


我是十三哥,謝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