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理公司的張總監是一個熱鬧人,閑暇的時候,愛講故事逗大家開心。昨天,張總監又講了一故事,故事名叫《海寧陳家:撿來的女婿最旺家》
傳說清朝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有四次下榻海寧陳家,於是就有人猜測乾隆皇帝可能是海寧陳家陳閣老的兒子。
但是,在清朝同治年間,海寧陳家出了一個縣令叫陳其元,寫了一本筆記叫《庸閑齋筆記》。筆記的第一卷就是海寧陳家的歷史。在《庸閑齋筆記》里,沒有關於乾隆皇帝和陳閣老的故事。但是,在敘述海寧陳家的歷史時,陳其元爆了一個大料:海寧陳家的祖先姓高不姓陳。
話說明朝初年,有一個叫陳明遇的老漢,在海寧趙家橋的橋頭開了一家豆腐店。一天,陳老漢正在打瞌睡,夢見一條青龍盤伏在橋下,驚醒過來。陳老漢跑到橋頭一看,發現有人落水。陳老漢縱身下水,將落水者救上岸,抱回家中。
落水者醒來後,陳老漢一邊好生招待,一邊詢問家裡情況。落水者自報家門,說:「我叫高諒,渤海人士,求學來到海寧,走累了,就在趙家橋上休息,不小心落水了,多虧恩人搭救。」
陳老漢看高諒眉清目秀,舉止文雅,非常喜歡。
陳老漢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女兒,與高諒年齡相當。於是,陳老漢問高諒:「我想招你為婿,不知是否願意?」
高諒看了看陳老漢的女兒,花容月貌,楚楚動人,於是連聲說道:「願意、願意!」
高諒當了陳老漢女婿以後,一邊幫陳老漢做豆腐,一邊繼續讀書。高諒生了兒子叫陳榮,也是一邊做豆腐,一邊讀書。到了陳榮兒子這一代,陳家就有人入朝為官了。陳家人既繼承了讀書人胸懷大局、追求真理的優良傳統,又繼承了手藝人不辭辛苦、樂善好施的優良品格,人丁興旺,家業興旺。
據陳其元統計,從明正德年間到清咸豐年間,三百多年,陳家出了三十一個進士,一百零三個舉人,官至宰相者三人,擔任其他官職者三百多人,是清朝第一大名門望族,留下了「一門三閣老,六部五尚書」的千古美談。
假如海寧陳家的老祖先陳明遇在天有靈,他一定會驚呼:「生兒生女都一樣,撿來的女婿最旺家!」
張總監講完了故事,拋出一個問題讓大家思考。張總監問大家:「讀書人落難了,手藝人會出手相救。手藝人落難了,當官的讀書人出手相救嗎?」
聽了張總監講的故事,大家驚嘆不已,陷入沉思。
可是,高會計有點不高興,小聲抱怨道:「昨天我兒媳剛查出懷孕了,今天張總監就講《撿來的女婿最旺家》,難道老天給我安排的是孫女?還是張總監故意編個故事詛咒我?」
張總監聽見了,笑著反駁道:「你兒媳懷孕了,你沒說,別人怎麼知道?告訴你吧,我孫女出世了,我高興,我編個故事自娛自樂,有何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