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五虎將和諸葛亮這樣的頂配陣容,為何沒能統一?其實真不怪劉備

如果單比拼智商的話,諸葛亮完爆其他的聰明人。雖然徐庶周瑜龐統司馬懿等頂尖謀士也非常給力,但他們都對諸葛亮讚不絕口,同時這些人也老比諸葛亮要差那麼一丟丟。無論是運用智謀還是對待事物的見解,這些人都無法和諸葛亮相提並論。借東風、草船借箭、智算華容、火燒上方谷,隨便一個典故都足夠彰顯諸葛亮的過人智慧了。其他人都不如諸葛亮。

雖然呂布是公認的最強猛將,但他死得早,後來基本就是五虎將的天下了。關羽溫酒秒華雄,斬顏良,砍文丑,表現特別神勇。張飛可以和呂布叫板,又在長坂坡曾嚇退了曹兵。馬超也表現非常驚艷,能虐得曹操割須棄袍,同樣在葭萌關打平了張飛。黃忠老當益壯,60歲出場就平了關羽,還在定軍山秒了夏侯淵。趙雲就更加可怕了,直接在長坂坡一戰封神,還在老年期怒刷韓家五虎經驗包。

有一部分人就認為:蜀擁有這樣的頂配陣容沒能統一,完全就是劉備的責任。

那麼真是這樣子嗎?其實真不怪劉備。因為即使從演義的角度來看,蜀國沒能統一也是因為國力有限,這和劉備的關係不大。曹操佔據著北方地區,這塊地盤是三國時代天下60%的國土;孫權盤踞江東,直接霸佔著當時經濟最繁榮的地區;只有劉備窩在益州那塊巴掌地里。無論是國土面積還是人口以及經濟,蜀國都不是其他2家對手。這就好像打王者,你經濟大幅度落後,想開團也只有被虐的份兒。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就更加不能全怪劉備了。演義再精彩也是文學作品,五虎與諸葛亮都有主角光環加成,其他2家的名人都被弱化了。實際上,按《三國志》記載,魏五子良將、江東十二虎臣也都是特別出色的武將,同時司馬懿、鄧艾曹真郭淮等也遠比演義更加難對付。比如諸葛亮和姜維的多次北伐並不像演義描寫那麼輕鬆,魏國明顯更具優勢。比如箕谷之戰,曹真就虐了趙雲這一路,歷史和演義的描寫完全不同。

實際上,演義弱化了不少的曹魏名將。據《三國志》記載,許褚一個眼神就嚇得馬超不敢動了;樂進勇猛無比,曾打敗了關羽;張遼威震烏桓,也在逍遙津一戰封神;典韋力量驚人,真的使用80斤鐵戟;鄧艾、郭淮這些也都不弱。相反,歷史上的蜀國名將卻遠沒有演義吹的那麼神。加上蜀國經濟落後,人口、資源、國土均跟不上節奏,因此五虎將和諸葛亮也不可能帶飛劉備。如此來看,蜀沒能統一也在情理之中,這真不怪劉備。

(資料來自於《三國志》和《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