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被懷疑為穿越者的人,提前十年布局,意外挽救2290條人命

汶川這片土地上,有一個傳說:存在一位神秘的校長,他彷彿能夠預見未來,預知大地的憤怒。他是四川桑棗中學的葉志平

葉志平擔任桑棗中學校長之初,各種傳言不絕於耳。家長們議論紛紛,不解他的所作所為。在大家都追求高考分數,把重心放在學業上的時候,他卻對學校的基礎設施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資金。

從1995年開始,葉志平上任的第一個行動便是確保學校每一棟樓的堅固度。他不斷地請求資金,經常到教育局進行申請。教育局的領導對他搖頭嘆氣,覺得他是「多此一舉」。但葉志平從未動搖過自己的決心。

他親自指導工人,對學校的每一根柱子進行加固。那些原本直徑僅為35厘米的柱子在他的堅持下,逐漸增粗到了50厘米。教學樓的角角落落,他都要求進行細緻的加固工作。

每當家長詢問他這樣做的理由,他總是笑著回應:「為了孩子們的安全。」

2008年的那場汶川大地震,四川桑棗中學成為了眾多傳媒報道的焦點。當其他學校遭受重創,失去了無數寶貴的生命時,桑棗中學卻在短短的1分36秒內,全校師生都安全地撤離了學校,無一傷亡。

葉志平的遠見與決策,使得他成為了那場災難後最被尊敬的人。家長們都感慨萬分,慶幸當初選擇了這所學校,慶幸有這樣一位視孩子們生命為重的校長。

在桑棗中學的走廊、教室和操場,都有一位影子無處不在,那就是葉志平校長。無論陽光還是陰雨,他都在為一個「毫無意義」的事情而忙碌:緊急疏散。

這位校長看似有些「古怪」。當其他學校的鐘聲響起,是為了上課或下課,而在桑棗中學,鐘聲有時會突然響起,那是演練的開始。孩子們像被調教過的士兵一樣,絲毫不亂,有序地從教室奔跑到操場。在每個關鍵的節點,都有明確的指示和方向。

家長們無法理解,他們認為這是在浪費孩子的學習時間。教師們在背後嘀咕,認為這是校長的一種「異想天開」。連教育局也對此表示不滿,認為他過於焦慮,過於追求所謂的「完美」。

但葉志平從未解釋,他默默堅持著自己的想法。他每天都在細化那份逃生計劃,考慮每一個可能出現的風險點。他知道,在緊急情況下,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成為保護孩子們生命的關鍵。

2008年的那天,當天搖地動,四川桑棗中學的孩子們並沒有感到慌亂。因為他們知道該怎麼做,這一切都如同他們平時演練的一樣。而當災難過去,當人們發現這所學校的孩子們全都安全時,所有人都為之震撼。

那些曾經質疑他的人,此刻無比後悔。而葉志平,他並沒有出現在那場震撼人心的瞬間,但他的精神和決策,已經深深地留在了每一個孩子和家長的心中。

2008年5月12日,綿陽的天空格外蔚藍,葉志平坐在會議室,窗外的陽光透過窗棱斜斜地灑在他的桌上。突然,身下的椅子開始晃動,而後,整棟大樓如同被無形的巨手搖晃。

地震,葉志平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是桑棗中學。他迅速站起身,拿起手機撥打學校的號碼,但電話卻死氣沉沉。心跳彷彿被無情的鉗制,他顧不得其他,跑出了會議室,駕車疾馳而回。

途中,他見到的是倒塌的建築、狼狽逃散的人群和路邊哭泣的兒童。這一路,每一寸都是心痛和恐懼。他想像中的學校是廢墟中的孩子們哭泣,老師們失落。

但當他驅車到達桑棗中學,眼前的情景如同天堂與地獄的強烈反差。操場上,孩子們有序地站著,老師們雖然面露憂慮,但眼中卻有著明亮的希望之光。那些數次被他強化過的教學樓,正如守護天使一般,巍峨屹立。

他的心,那一剎那,彷彿從地獄穿越到了天堂。腳步顫抖地走進學校,每一步都彷彿踏在了雲端。當得知全校師生安然無恙,那份緊繃已久的心情終於崩潰,他跌坐在地,淚水如泉涌般流淌。

此刻的葉志平,沒有做出太多的言語,但每一個人都懂,那是一個父親為孩子們的安全而流下的淚,也是一個領導者對自己堅持信念的堅定選擇得到驗證後的釋然。

在那一次天搖地動之後,葉志平名聲傳遍網路,成為了人們口中的「預知者」。有網友感慨:「即使是8.0的地震,葉校長的學校卻顯得如此堅不可摧。」

都說歷史是一個輪迴,有人戲謔葉校長是經歷過時間循環的人。也許在某一個平行宇宙,他反反覆復經歷這場災難,只為保全學校的每一個生命。而在另一個地方,有的學校的孩子,因為一個決策的失誤,失去了生命。

這位「堅持」的葉校長,不只是學校的領導,他是孩子們的守護神,是家長們的依靠。

但命運如何戲弄人。就在三年後的一個夜晚,葉志平因為過度勞累被送往醫院。每個學生心中都盼望著這位英雄再次戰勝命運,希望他再度創造奇蹟。但他似乎把所有的奇蹟都用在了保護孩子們上,他再也沒能看到他所呵護的學校與學子們。

有傳言說,葉校長是為了改變那場災難的結局,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因而早早離世。但真相是,葉校長對學校的負擔和擔憂始終伴隨他。當年的教學樓,由於建築質量問題,一直是他心中的疙瘩,為此他日夜憂慮,終日操勞,希望給孩子們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

在那段逐漸遠離的上世紀80年代,學校的那座新樓,在歲月的流轉中,似乎總是帶著一種難以名狀的沉重。其建設過程既不規範又拖沓,甚至無法得到正式的驗收批准,讓許多人都避之唯恐不及。

大家心知肚明,那棟樓,或許只是個脆弱的殼子。當時,葉志平還只是校園裡的一位普通教員,卻是少數敢站出來的勇者,他選擇成為了那棟樓的第一批居住者,哪怕那樓里的燈是亂七八糟,樓梯欄杆如風中的柳枝,任由搖擺。

隨著時間的流逝,葉志平從一個普通的教員,逐漸成長為學校的領導者。他決心要為那座「遺孤」改變命運。首先,他注意到與主樓連接的廁所樓的惡劣狀態,不僅僅是其本身的質量,更擔心它可能成為主樓的隱患。在他的堅持下,廁所樓被拆除,並重新選擇了一個更安全的地方重建,即便這意味著給師生帶來一些不便。

更讓人震驚的是,他竟然發現在新樓的樓板縫中,隱藏的是廉價的材料——水泥紙袋。這讓他憤怒不已,他決定不再讓這棟樓存在任何的隱患,於是他尋找了正規的建築團隊,對那棟樓進行了徹底的「手術」。

他不僅僅滿足於簡單的維修,他決定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整棟樓的核心支撐進行了加固。他親自量度、計算,確保每一寸、每一個角落都是安全的。這樣的加固,不僅僅是物理上的,更是為了那些學生的心靈安寧。

最終,葉志平用他的汗水和堅韌,為學生建立了一個堅固的避風港。他未曾預知將來,但他做的每一個決策,都成為了拯救生命的關鍵。他,是那所學校的守護者,用生命為學生築起了一道堅固的屏障。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