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奈先生(id:lashoukeji)
全文精華,耐心閱讀
稻盛和夫的一生有多傳奇。
他出生於偏遠山村,就讀於偏遠大學,成績也一般般最終卻能夠成為日本的四大經營之聖之一。
甚至將兩家公司都做到了世界五百強,他身上擁有的能力實在讓人無法想像。
稻盛和夫晚年熱衷於傳播自己的經營之道,想讓自己的思想影響更多的人。
近百年的人生經驗,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這世上哪有什麼天賦異稟,生來就比別人強的人,真正能夠成為高手的人,無一不是具備這種能力。
也恰恰是這一種能力,真正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01/
大多數人在參加工作的時候,總會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感覺不太喜歡手頭的這份工作。
有的人選擇不斷地跳槽試圖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也有人選擇堅持一份工作,努力壓抑自己的情緒。
對於這件事情,稻盛和夫給出了一個答案。
那就是如果你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不放試一試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一心一意做好手頭每一件事情看看。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痛苦創造了快樂。
「喜歡」和「投入」是硬幣的正反兩面,因為喜歡而做的工作和在做的過程中產生喜歡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所以,即使一開始你很不情願,也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安慰自己,說:我正在干一件了不起的工作,從事這項職業是我的幸運。
你會發現這種做法,將改變你看待工作的方式。
不管做什麼工作,只要盡心儘力,就會有成果,這會給你帶來快樂和興趣。如果你有興趣,你就會有動力,你就會得到好的結果。
在這個良性循環中,不知不覺中,就會喜歡上自己的工作。
02/
稻盛和夫畢業的時候日本正逢經濟蕭條時期,他甚至找不到一份工作,最後還是在導師的幫助下找到了一家狀況並不怎麼好的公司。
進入公司以後,他發現身邊的同事都充滿了負能量,因為企業經營狀況極其差。
身邊的人一個接著一個離開,最終只剩下了稻盛和夫一個人。
別人都有選擇,但是稻盛和夫沒有,那個時候的稻盛和夫只是一心想著將自己眼前的工作都做好。
奇妙的是,他對研究的興趣越來越濃,熱情也越來越高,很快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他用自己的親身經驗告訴我們,不管對眼前的工作有多麼不喜歡。
一定要堅持,有耐心的完成每一項任務,唯有這樣才能真正改變自己的生活。
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戰勝自己,一隻豬利己的慾望,時刻對自己保持高要求。
因為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因為克己能偶而產生的。
做不到克己,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做成,所謂的能力也不可能被發揮出來。
03/
就好象這樣一件事情,在學校的時候,每一次考試都會有分數。
有一個人好好學習,考了80分,而另一個人很聰明,不努力也能考60分。
後者評價前者說:那傢伙拚命死讀書,成績好有什麼了不起,我要是認真起來,分數肯定比他高。
等到這種人進入社會以後,會發現自己的成就遠遠比不上前者,但是他仍然會說:那傢伙學生時代並不怎樣,我比他強多了。
若是從一個人的聰明程度上來看,確實他勝於前面那個人。
但是人生的成就並不是聰明就可以達到的,著世界上有太多聰明的人,為什麼大多數人最終都過得不好呢?
究其原因不難發現,真正讓人成功的,是對工作的態度,是身上擁有的熱情。
這也是稻盛和夫在成功方程式當中沒有提及聰明的原因。
擁有克己之心的人,對自己有著嚴格的要求,在別人貪圖享樂,為自己的小目標達成而沾沾自喜之時,他已經走向了更大的目標。
社會上的成功人士也是如此。他們可以抑制對享樂的渴望,專註於工作。
而懶惰避難者,視勤奮者為傻子,輕視其認真者,這樣的人決不會成功。
04/
一個人真正的能力,應該包括克制慾望,全力以赴的克己。
無論你多麼有才華,如果你不能克服安逸的慾望,忽視你的努力,不能發揮你的天賦,從這個意義上說,就不可能發揮自己的全部才能。
要想在漫長的人生舞台上演一出精彩的大戲,取得優異的成績。
需要的不僅是聰明才智,更需要時刻認真對待自己的能力。
迎難而上,義無反顧。
這是成功的唯一途徑,也是我們每天必須牢記的原則。
誠實、認真、努力,這些看似平淡無奇的話語,卻蘊藏著做人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