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的傳奇故事

舞獅的傳奇故事

三原城隍廟裡面舞獅

相傳東漢漢章帝(57年-88年,75年—88年在位,東漢王朝第三位皇帝,漢光武帝劉秀之孫)時,西域大月氏國向漢朝進貢了一頭金毛雄獅子,使者揚言,若有人能馴服此獅,便繼續向漢朝進貢,否則斷絕邦交。

漢章帝先後選了三人馴獅,均未成功。後來金毛雄獅狂性發作,咬傷訓練人員,宮人被迫自衛,將雄獅亂棒打死。宮人為逃避降罪,將獅皮剝下,由兩個宮人裝扮成獅子,隨人意起舞,此舉不但騙過了大月氏使臣,連漢章帝也信以為真。

此事後來傳出漢宮,老百姓認為舞獅子是為國爭光的象徵。於是仿造獅子,表演獅子舞,舞獅從此流行。

老百姓認為,舞獅可以驅邪辟鬼。每逢喜慶節日,都喜歡敲鑼打鼓,舞獅助慶。獅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一般由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作出各種形態動作,以圖喜慶與吉祥。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以各種招式來展示功夫,非常富有陽剛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