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資治通鑒》用人顯格局,領袖級人物如何用人 2022年12月12日

原文:於是賈后專朝,委任親黨,以賈模為散騎常侍,加侍中。賈謐與後謀,以張華庶姓,無逼上之嫌,而儒雅有籌略,為眾望所依,欲委以朝政。疑未決,以問裴頠,頠贊成之。乃以華為侍中、中書監,頠為侍中,又以安南將軍裴楷中書令,加侍中,與右僕射王戎並管機要。華盡忠帝室,彌縫遣闕,賈后雖兇險,猶知敬重華;賈模與華、頠同心輔政,故數年之間,雖暗主在上,而朝野安靜,華等之功也。

點評:

(1)張華因為出身寒門,沒有家族勢力可以依靠,不會對傻皇帝司馬衷產生威脅,也不會對賈南風勢力產生威脅,所以被重用。

用容易被控制的人,這是賈南風的思維,也體現了賈南風的格局。

那麼作為一個真正的領袖人物應該採用什麼樣的用人方式呢?早在春秋末年曾子就給了我們答案:

他說:「用師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

如果領導者非常謙虛,尊奉真正賢能的人為老師,就能王天下成大功。比如周文王姜尚

如果領導者對下屬像兄弟朋友一樣,也能成就大業。比如劉邦蕭何張良苻堅王猛劉備諸葛亮

如果領導者喜歡用對自己言聽計從、唯唯諾諾、順人喜好的人,那是必然會失敗的。比如李隆基後期用了楊國忠,導致安祿山叛變,大唐由盛轉衰。

「用徒」讓自己感到快樂,「用友」讓自己受到約束,「用師」卻讓自己受到壓抑。

而人只有在時刻感覺到壓力的狀態下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頭腦清醒才能做成一番事業。這是天道

(2)西晉王朝迎來短暫的穩定發展期。不管誰說了算,只要用對人管好事,太平日子就會隨之而來。


原文:秋,七月,分荊、揚十郡為江州。

八月,辛未,立隴西王泰世子越為東海王。

點評:八王之亂終結者司馬越出場了。


原文:九月,甲午,秦獻王柬薨。

辛丑,征征西大將軍梁王肜為衛將軍、錄尚書事。

點評:司馬彤,也是一個廢物。


原文:世祖武皇帝下元康二年(壬子,公元二九二年)

春,二月,己酉,故楊太后卒於金墉城。是時,太后尚有侍御十餘人,賈后悉奪之,絕膳八日而卒。賈后恐太后有靈,或訴冤於先帝,乃覆而殯之,仍施諸厭劾符書、藥物等。

點評:

(1)一代賢后死於非命。楊太后是最無辜的,年紀輕輕為了家族地位,嫁給老頭司馬炎,然後守寡。

自己父親執掌朝政,外甥是皇帝,如果保持現狀,平穩發展,雖然感情生活空白,但是榮華富貴還是有保障的,無奈老爹不爭氣,把大好局面搞得亂七八糟

等她知道老爹有危險時,自己已經無力控制局面,只好箭射賞格於宮外,希望能有人支持自己的父親一把,奈何已經無力回天

失去老爹這個外援,自己在宮內地位不保,司馬衷是靠不住的。

自己被打入冷宮,整個家族瞬間覆滅。母親是她最後的依靠和情感寄託,賈后還非要趕盡殺絕,她眼睜睜的看著母親被拉走處死。

一時顯貴,最後就剩下自己獨守冷宮,金墉城雖然凄冷,畢竟還有十幾個宮人陪伴著自己,但是這也要被賈南風奪走,最終自己被餓死。

凄慘的一生,沒有一步路是自己所能掌控的。

難道「一門兩皇后」真的是魔咒?

(2)賈后不怕天不怕地,但她怕自己死後被司馬炎秋後算賬。


原文: 秋,八月,壬子,赦天下。

世祖武皇帝下元康三年(癸丑,公元二九三年)

夏,六月,弘農雨雹,深三尺。

鮮卑宇文莫槐為其下所殺,弟普撥立。

拓跋綽卒,弟子弗立。

世祖武皇帝下元康四年(甲寅,公元二九四年)

春,正月,丁酉,安昌元公石鑒薨。

夏,五月,匈奴郝散反,攻上黨,殺長吏。秋,八月,郝散帥眾降,馮翊都尉殺之。

是歲,大飢。

司隸校尉傅咸卒。咸性剛簡,風格峻整,初為司隸校尉,上言:「貨賂流行,所宜深絕。」時朝政寬弛,權豪放恣,咸奏免河南尹澹等官,京師肅然。

點評:傅咸仗義執言,勸諫過楊駿,勸諫過司馬亮,由此先後得罪了這兩位執政權臣。

他屢次上書,憂國憂民,在當時「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渾渾噩噩過日子的氛圍下,可謂是一股清流。他的死,對西晉來說是「小人道長君子道消」

正義和歪風邪氣的力量對比,天平又向後者傾向一點。


原文:慕容廆徙居大棘城

點評:他的故事更精彩,但這個時候他還看不到希望,只能默默沉澱自己


原文:拓跋弗卒,叔父祿官立。

世祖武皇帝下元康五年(乙卯,公元二九五年)

夏,六月,東海雨雹,深五寸。

荊、揚、兗、豫、青、徐六州大水。

點評:沒有戰亂的年月,但是天災不斷,百姓苦!


原文:冬,十月,武庫火,焚累代之寶及二百萬人器械。十二月,丙戌,新作武庫,大調兵器。

點評:定有監守自盜或者擅離職守等行為。


原文:拓跋祿官分其國為三部:一居上谷之北、濡源之西,自統之;一居代郡參合陂之北,使兄沙漠汗之子猗統之;一居定襄之盛樂故城,使猗弟猗戶統之。猗盧善用兵,西擊匈奴、烏桓諸部,皆破之。代人衛躁與從子雄及同郡箕澹往依拓跋氏,說猗、猗戶招納晉人。猗悅之,任以國事,晉人附者稍眾。

點評:衛躁可算是漢奸,日子過不下去了,誰能給他好日子過就跟誰。


原文:世祖武皇帝下元康六年(丙辰,公元二九六年)

春,正月,赦天下。

下邳獻王晃薨。以中書監張華為司空。太尉隴西王泰行尚書令,徙封高密王。

夏,郝散弟度元與馮翊、北地馬蘭羌、盧水胡俱反,殺北地太守張損,敗馮翊太守歐陽建

左馮翊右扶風

點評:歐陽建依附賈模,得到太守的職位。

馮翊郡位於今天陝西大荔縣陝西關中平原東部。古代凡是以長安為京都的政權,周邊有兩個最重要的行政區域,就是左馮翊右扶風,兩地的行政長官地位很高,一直到唐末時期,這兩個地方的行政長官還都是由皇帝或者當政權臣的親信任職。

此時由於西晉朝廷政治混亂,導致民族關係問題嚴峻,如此重要的行政區域竟然有匈奴移民作亂。怎能不令人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