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今譯《戰國策 趙一》謂皮相國曰


圖片源自網路

原文:

謂皮相國曰:「以趙之弱而據之建信君、涉孟之讎,然者何也?以從為有功也。齊不從,建信君知從之無功。建信者安能以無功惡秦哉?不能以無功惡秦,則且出兵助秦攻魏,以楚分齊,則是強畢矣。建信、春申從,則無功而惡秦。分齊亡魏,則有功而善秦。故兩君者,奚擇有功之無功為知哉!」

譯文:

有人對皮相國說:「趙國這樣的軟弱,卻任用建信君,況且涉孟又和他政見不合,這樣做是為什麼呢?因為趙國覺得合縱策略可以為國建立功業。齊國本來不答應合縱,建信君應該知道合縱並不能建功立業。建信君怎麼能拿不能成功的主張危害秦國呢?如果不能這麼做,就應該出兵幫助秦國攻打魏國,或是聯合楚、趙攻擊齊國,趙國的奮發圖強的計謀只能二者選一。如果建信君和春申君聯合起來施行合縱策略,趙國不但無法建立功業,還可能造成有損損秦國的局面。如果趙國分割齊國,滅了魏國,趙國不但可以建功立業而且還能與秦國建立良好的關係。因此您和建信君應該考慮,如何選擇『有功無功』才算作明智的做法?」

評點:

皮相國是當時趙國的相國,可是就是這樣一名趙國重臣居然沒有在歷史上留下詳細的名字,只有一個姓而已。

此文又是戰國合縱連橫的一次爭論,此人建議趙國在合縱和連橫兩種方略中只能選擇其一,應該在「有功無功」這個角度來考量趙國的戰略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