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和「宰相」有何不同

無論是丞相還是宰相都有一個「相」字,代表的是省察的意思,放在古代就是負責代替皇帝省察、監督國家的人,其地位是十分高貴的。

蜀漢丞相諸葛亮

宰相和丞相最本質的區別就是,宰相是一個統稱,是那些輔佐帝王的大臣,以及掌管最高權利的官員的一個統稱,在朝堂中只要是參政議事以及參知政事的都叫做宰相。而丞相是真實存在的,實打實的官職。丞相只有一個人,而宰相可以是一群人。

歷史上宰相的具體名稱多達幾十種,歷代不同:太宰、相、相邦、相國、丞相、大司徒東漢)、尚書令、中書令、侍中、中書舍人、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內閣大學士(明朝)、軍機大臣、總理(清朝末期)等等。

胡惟庸

丞相一職在明朝之後就沒有了,胡惟庸做了歷朝歷代的最後一位丞相。他當上丞相以後,憑藉丞相的地位,做起了營私結黨的勾當,後來意圖謀反,朱元璋直接下令把胡惟庸處死了。在將胡惟庸處死之後,朱元璋便覺得丞相的位置威脅到了自己的皇位,於是下令廢除丞相,並禁止子孫設丞相一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