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1975年,毛主席病重期間,他特意把小平同志和王洪文叫到了身邊,淡然地問他們說:「我死後中國的前途吉凶如何?」
王洪文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全國人民一定會繼承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團結一致,將革命進行到底。」
毛主席聽完,苦笑著說:「官腔官調,社論語言,新黨八股。」隨後,毛主席又轉身對小平同志說:「剛才聽了兒童團的回答,現在我想聽你的爽快話。」
於是,小平同志就直言不諱地說了八個字。
毛主席聽完,先是臉色蒼白,震驚不已,但略加思索後,就恢復了平靜,微笑著說:「小平同志直言不諱,我有同感,英雄所見略同啊!」
毛主席為何要如此問小平同志和王洪文?小平同志當時又是如何回答的?這還要從小平同志的第二次復出說起。
二次復出
1972年1月,陳毅元帥因病去世。毛主席得知消息後,連睡袍都沒來得及換,就讓人趕緊帶他去了陳毅的追悼會現場。
到現場之後,毛主席不僅肯定了「陳毅是個好同志。」還順帶表示了: 「鄧小平同志的問題屬於人民內部矛盾。」
在場的周總理敏銳地覺察到了這句話的不同尋常,所以就暗示陳毅的家屬,讓其及時把毛主席的意思,傳達給了當時正在江西新建拖拉機修造廠的小平同志。
小平同志趁熱打鐵,趕緊給毛主席寫了一封感情至深的長信,並在信中提出了想「為黨和國家再做點工作」的請求。
毛主席閱讀了小平同志的長信後,也是感動不已,所以就信手在長信上做了一個長篇批示。在批示中,他做出了幾條定論。其中包括:
「他沒有歷史問題;他協助劉伯承打仗是有戰功的;他率團到莫斯科談判,也沒有屈服於蘇聯。」
這篇批示不但肯定了小平同志的歷史功績,同時也為小平同志的復出掃清了障礙。不久後,中央就正式下發通知,恢復了小平同志的原有職務。
1973 年4月,人們也終於在歡迎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的招待會上,看到了久未謀面的小平同志。一時間,無不萬分鼓舞,充滿期待。
臨危受命
鄧小平復出之後,乾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協助毛主席完成大軍區司令員對調。
當時八大軍區的司令員在當地的任職時間普遍過長,既不利於軍隊建設,也不利於國家穩定。
毛主席也認為:「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搞久了不好,搞久了就油了。」於是就動了對他們進行對調的想法。
但對調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怎樣對調,如何確保他們心甘情願沒意見,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毛主席日理萬機,不可能一一找他們談話,給他們反覆地去做思想工作,所以毛主席就把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小平同志。
1973年12月,毛主席在中南海召開部分政治局成員和軍區司令員開會。在會上,毛主席指著小平同志,鄭重地向大家說道:
「你們的老上司,我給你們請回來了,讓他當你們的總參謀長吧……我送他兩句話——『柔中寓剛,綿里藏針』,他外面看著很和氣,內部卻是鋼鐵公司。
所以有些人怕他,因為他辦事比較果斷。」
鄧小平同志果然不負重託,上任之後,僅用了一個月時間,就非常藝術性地完成了大軍區司令員的對調工作。
各位司令員不論是從條件好的地方調到條件差的地方,還是地位高的地方調到地位低的地方,都積極配合,而且還都心情舒暢,毫無怨言,毛主席對此非常滿意。
鄧小平復出之後所乾的第二件大事是參加聯大特別會議。1974年,在眾多發展中國家的倡議下,聯合國決定召開第六屆特別會議。
毛主席敏銳地察覺到,這是一個為發展中國家發聲的好機會,所以毅然決定派高規格代表團參加會議,並要在會上發言。
以往這種情,肯定都是周總理親自出席,但當時周總理罹患癌症,身體特別虛弱,已無法再出國參加會議,所以就只能另選他人。
在這種情況下,毛主席為排眾議,主動提出讓小平同志來當團長,帶領中國代表團出席會議,並做大會發言。
小平同志接到任務後,立即在周總理的幫忙下,親筆起草了發言稿,並在第一時間,就送了毛主席批閱。
毛主席看過之後,非常滿意,不但一字未改,還特意寫下了「好,贊同」的大字批示。
隨後,小平同志帶著毛主席的重託,在聯大第六屆特別會議上做了精彩發言。
他系統而全面地闡述了毛主席關於「三個世界」的理論以及中國政府的外交政策,受到了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一致讚揚。
小平同志本人也被外媒紛紛稱之為「第一流的老資格領導人」和周總理的「最好的代理人」。
但沒想到的是,鄧小平在聯大的精彩亮相竟遭到了王洪文等人的嫉恨。為此,王洪文多次去長沙,向正在那裡養病的毛澤東告小平同志的狀。
但沒想到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不但沒有告倒小平同志,反而遭到了毛主席的嚴厲批評。
事後,毛主席不但專門找到小平同志,幽默地對他說:「你開了一個鋼鐵公司,我贊成你」,還決定要再給他 「加擔子」。
改革整頓
恰在此時,四屆人大即將召開,國務院組成人員面臨改選。為此,毛主席特意在會前與周總理和王洪文進行了四次長談。
在最後一次長談中,毛主席當著王洪文的面,先是對著周總理說:「鄧小平的政治思想強!」接著又指著王洪文說:「他沒有鄧小平強!」
王洪文尷尬不已,不知如何接話。這時,周總理適時地拿出了國務院的人事安排,毛主席看了之後,一錘定音地說:
「就這樣,讓小平同志做軍委副主席、第一副總理兼總參謀長。」
隨後,他又特意在紙上寫下了 「人才難得」四個大字,並關照周總理說:「你身體不好,人大會議結束後,你就安心養病吧!國務院的事情就讓小平同志來頂!」
周總理當即表示同意。1975年1月,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如期召開。會議一開始,周總理就開門見山地說:
「我身體不行了,毛主席講了,小平同志『人才難得,政治思想強』,現在國務院的新班子就以小平同志為首,將來這樣的會,也請小平同志主持,我希望,新的國務院能出現新的氣象!」
會後,小平同志專門找到毛主席,謙虛地說:「最近關於我的工作的決定,主席已經講了,不應再提什麼意見了,但看來責任是太重了一點。」
毛主席笑著寬慰他說:「沒辦法呢,你只好擔起來了。」
就這樣,小平同志開始以國務院第一副總理兼總參謀長的身份主持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日常工作。
小平同志一上任,就對國家和軍隊的情況進行了細緻地調研,隨即就一針見血指出:
「當前各方面都存在一個整頓的問題,農業要整頓,工業要整頓,軍隊也要整頓,要通過整頓,解決各方面的問題。」
整頓的領域眾多,任務繁重,阻力巨大,很多同志出現了畏難情緒,但小平同志為大家打氣。他表示,只要抓住整頓的中心環節,各個方面的整頓就不難了。
隨後,小平同志根據毛主席「軍隊要整頓」的指示,首先展開了對軍隊的整頓。
在時任國防部長葉劍英元帥的全力支持下,小平同志通過恢復紀律、裁減兵員、強化訓練等一系列措施。
加強了部隊的管理、強化了軍事訓練,提高了國防科技水平。軍隊整頓爭得成效後,小平同志又在社會經濟領域開始了整頓。
在整頓過程中,他根據「先難後易」的原則,首先對當時問題最多最嚴重的鐵路運輸問題開刀。
大膽起用素以攻克難題而著稱的萬里為鐵道部部長,派出多個工作組,深入各大地方鐵路局。
僅用一個多月時間,就使鐵路運輸這個 「老大難」問題得到了根本性解決。這徹底打通了困繞經濟發展的「任督六脈」,同時也為其他領域的整頓打下了樣版。
不久後,農業、商業、教育、科技、文化等各個領城的整頓也如 「排炮」一般全面而迅速地展開。
僅僅用了三個月時間,就系統地糾正了1966年以來出現的各種問題,使各方面的工作都出現明顯好轉。
國民經濟的各項指標也由停滯轉入回升,工農業生產和交通運輸更是一個月比一個月好。
小平同志的這次整頓,不僅把國民經濟從崩潰的邊緣拯救了出來,也使廣大人民群眾重新體會到了一種久違的暢快感。
更重要的是,這些整頓措施,也為以後的改革開放做了探索和嘗試,正如小平同志所說:「說到改革,其實在1974年到1975年我們已經試驗過一段。」
直言不諱
但小平的整頓措施卻不被王洪文等人認同,也與毛主席的此前的很多設想有些不一樣。所以王洪文等人就多次派人到毛主席那裡,去告鄧小平的「黑狀」。
毛主席之前對原有的路線還比較自信,但看到小平同志的整頓產生了如此良好的效果之後,也開始對原有的路線進行了反思。
他也逐漸認識到,未來的中國可能無法再按之前的老辦法、老路線走下去。
於是,毛主席就專門找到了王洪文和鄧小平。他先是淡然地問王洪文說:
「我死後中國的前途吉凶如何?你怎麼想的,就怎麼說,但要和我講真話。」
王洪文不假思索地回答說:「全國人民一定會繼承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團結一致,將革命進行到底。」
毛主席聽完,苦笑著說:「官腔官調,社論語言,新黨八股。」
隨後,毛主席又轉身對鄧小平說:「剛才聽了兒童團的回答。我想聽你的爽快話,我死了以後,中國將是一副什麼樣的情況?」
鄧小平直言不諱地說:「洪文同志講的,是那麼一種可能。但可能出現另外一種局面,那就是派系林立,各自為政,南北對峙,東西對立。」
隨後他用了八個字概括:「總結起來就是『軍閥混戰,全國混亂』。」
毛主席聽完,剛開始也稍有些震驚,但略加思索後,就恢復了平靜,微笑著說:
「小平同志直言不諱,我有同感,英雄所見略同啊!你算是說准了,兒童團吃驚了?盛世危言,振聾發聵啊!」
王洪文本來是毛主席選定的接班人。但自這次談話之後,毛主席開始清楚地意識到,自己去世後,王洪文也許會按照原有的路線走下去。
但他卻缺乏統領全局,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原有路線如果是完全正確的也還好,但現在看來,原有路線也不一定沒有問題。
於是,他從中國的未來考慮,果斷選擇了鄧小平,並在小平同志向他彙報工作時,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要把工作幹起來!」
當時小平堅定地表示說:「在這方面,我有決心!」
雖然經歷了一定的波折,小平同志還是在毛主席去世之後,接過了重擔,成為了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核心。
之後,小平同志不但力挽狂瀾,使中國成功避免了毛主席所擔心的「軍閥混戰,國家混亂」的局面。
還解放思想,事實求是,全面發展了毛主席的路線,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毛澤東思想與時俱進,常新常青。
從中國後來的發展看,我們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高瞻遠矚。而鄧公也沒有辜負毛主席的信任和期許,在新中國的建設和發展事業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對此,您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在評論區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