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他老人家已經去世46年了,但是老人家的事仍舊是津津樂道的話題。魚龍混雜的話題中有讚揚的,也有一些抹黑的謠言,「上億元稿費」就是其中一個謠言。
毛澤東一生髮表過諸多文章、作品,這些都是有稿費的。毛澤東的作品流傳十分廣,尤其是《毛澤東選集》,經久不衰,江郎就買了一套。
因為作品多次印刷,所以稿費有多少就成了熱議的話題。一些網站或者雜誌稱毛澤東稿費上千萬,甚至還有「毛澤東億萬稿費的爭議」,更甚者,還有一些人說毛澤東的稿費是1.31212億元人民幣。看看,這還給了具體數字,說的有鼻子有眼的。
但是毛主席的稿費真的有那麼多嗎?答案肯定是沒有的,但是謠言流傳之廣,甚至傳播到毛主席的「管家」吳連登的耳朵里。吳連登都嚇一跳,如此罔顧事實的報道豈不是抹黑毛主席他老人家,於是不得不站出來闢謠:沒有那麼多。
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稿費到底有多少?毛主席的日常開支有多少?今天就讓我帶大家了解一下。
毛澤東的稿費到底有多少?
毛澤東的稿費主要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建國前出版的作品、文章;另一部分就是《毛澤東選集》。後者很好統計、核實,但是前者就很難統計了,只能通過一些史料來核實。不過前者涉及的數字並不大,因為當時比較貧困,無論是消費能力還是消費者都很少。
比如1936年的《〈紅軍故事〉徵文啟事》。《紅軍故事》本身是為了供給紅軍部隊的課外材料,所以主要讀者都是紅軍戰士們,印刷量並不是很高,而且稿費也很低。當時稿件一經採用,均給五角到二十元的酬報。
當然,同時期還有《實踐論》、《矛盾論》、《論持久戰》這些偉大著作,這些作品有一定的知名度,流傳也相對廣一些,但是當時的稿費是千字一元五角錢。
這些作品給毛主席帶來了一定的收入,但是根據當時毛主席的開支來看,這筆錢並不能讓毛主席富裕。他在給侄子寫信的時候:「楚雄等已寄微款,爾後可略接濟一點,請督其刻苦節省。」一個「微款」就足以說明毛主席他當時並不富裕。因為毛主席雖然有稿費,但是毛主席的開支也大,而主要開支就是資助烈士家屬。
毛新梅是韶山第一個為黨捐軀的烈士,而毛新梅的家庭條件並不好,遺孀帶著幾個孩子艱苦度日。毛主席在得知這一情況後,委託地下黨的同志給毛新梅的遺孀寄了一些錢。同樣,毛主席還給陳昌(烈士)、柳直荀(烈士)、羅哲(烈士)、毛澤建(烈士)的人的遺孀、後代寄過錢。
在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無數烈士為革命付出了生命,毛主席對此十分感動。因此他時常挂念著烈士遺孀、後人的生活,所以經常會拿出自己的稿費資助他們。或許一百,或許三百,這些錢當然買不到她們丈夫的生命,但是這是毛主席他老人家的一番心意,這也代表著他們那牢不可催的戰友情。
毛主席的生活狀況一直到建國後才有所緩解。《毛澤東選集》確實給毛主席帶來了一筆不小的稿費收入,但是這筆稿費絕對沒有網路上說的那麼多,根本沒有上億元。毛主席的生活管理員吳連登就曾駁斥過這種說法,他認為:
現在這個社會上有人造謠,說毛主席有稿費一億三千一百萬,我從好幾個雜誌上都能看到。我當時看到就心裡不舒服,我就找管毛主席稿費的鄭長秋,又找汪東興(毛主席的警衛、中央警衛局黨委第一書記),又找張耀祠(中央辦公廳原副主任),又找張玉鳳(毛主席的機要秘書)等等,我找了很多人。我說了人家造謠,我們有必要出來澄清,如果我們這些人不講,那白的就被說成黑的了。
關於毛主席的稿費問題,吳連登說了三點:
1:截止到1976年,毛主席他老人家逝世的時候,稿費一共有124萬元人民幣;
2:1966—1976年,稿酬制度不復存在,所以國內所有出版作品包括《毛澤東選集》,都沒有稿費(直到1978年稿酬制度才得以恢復);
3:毛主席對稿費的態度一管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生前有關稿費的支出都有詳細記載,並沒有用於自己個人,而且去世之後也作為黨費上交了,沒有留給子女。
汪東興、吳連登等人多次駁斥「億元稿費」的謠言,並且給出了明確的數字,那就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只有124萬元的稿酬。而且這些稿酬並沒有用於毛澤東個人,也沒有留給他的子女。關於稿費的開支,也有具體明細。
毛澤東的日常開支有多少?
毛澤東的生活開支
毛主席的開支分兩部分講,我們先講一下毛澤東的生活開支。
毛澤東的工資收入是404.8元,毛主席夫人的工資收入是243元,兩個人的收入都歸吳連登所管。雖然兩個人是夫妻,但是他們的賬本是分開的,生活支出是AA制。
根據吳連登的回憶,毛主席每個月固定上交黨費10元、菊香書屋的房租84元、兩個孩子上學的學費60元,另外每年冬天還要格外付30元的取暖費,基本上每個月的固定開支在兩百元左右。
至於毛澤東的飲食方面,每個月大概要花100元。因為毛澤東堅持不佔公家便宜,就算從中南海供應科拿一根菜那也要付錢,所以生活上的開支也有點大。首先說明一下,毛主席日常飲食沒有大操大辦,主要是請民主人士以及國民黨起義將領吃飯的時候要弄一桌好菜,宴請他們。毛主席他老人家連自己的生日壽宴都不過,每年就簡單吃完長壽麵。
除去這些費用,毛主席的主要開支還有香煙和茶葉,這部分每個月的開銷都是上百元。因為毛主席抽煙厲害,所以就多了點。儘管開支有些大,但是毛主席堅持不用稿費。有時生活窘迫,毛主席的夫人想要動用稿費,但是都被毛主席拒絕了。
毛澤東的稿費開支
毛澤東的稿費開支主要是救濟朋友,以及還賬。稀奇吧,沒聽說過吧,毛主席他老人家還有債主那。毛主席的「債主」非常出名,那就是大名鼎鼎的章士釗前輩。
1920年,毛澤東在籌備共產黨的成立、湖南革命運動、組織同志去歐洲勤工儉學時非常窘迫,急缺錢款。在這個時候,章士釗聽說了這事,於是利用自己的號召力和影響力,在上海各界籌款,最終給毛澤東籌集了兩萬銀元。
這筆錢可不是一筆小數字啊,要知道當年迅哥在北京買四合院也不過才花了三千多大洋。章士釗的援手大大緩解了共產黨早期的財政窘迫的狀況,這讓毛主席記憶猶新。
在新中國建立之後,章士釗比較貧困,毛主席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決定「還債」。於是每年從稿費中支取兩千元寄給章士釗,一連就是十年,也就是兩萬元。
這是「還債」部分,另一部分就是資助朋友。資助朋友中也有一筆大額開支,那就是給程思遠的十萬元。
程思遠是桂系的「智囊」,地位僅次於桂系三巨頭,在桂系中影響十分之大。同時在建國後力勸李宗仁回國,功勞十分大。但是在建國後,程思遠的生活比較窘迫,而且程思遠為了兩岸統一,經常需要動員在香港、美國的國民黨人,這筆開支總要讓人家出也不合適,所以毛主席他老人家給程思遠支了十萬元,同時周恩來給程思遠批了一筆生活費。
這兩筆開支是大額開支,其他的開支都是一些小額開支。小額開支主要有:捐款、資助朋友、烈士遺孀、烈士子嗣。
捐款主要是給公益事業捐款,比如創辦延安中國女子大學時,毛主席捐款100元;紅軍建設劇團的時候,毛主席捐款300元等等。每次搞一些公益活動或者一些國家建設的時候,毛主席都踴躍捐款,做表率。建設攀枝花的時候,毛主席更是說道:「把我的工資和稿費都拿去用」。
資助這塊我們上面說了一些烈士,其實不止烈士,在建國後毛主席也資助過一些朋友以及一些生活窘迫的民主人士。比如吳連登老家著火,房子被焚毀,父親流離失所,毛主席聽聞後資助了他三百元;還有李銀橋的家鄉遭了災,於是毛主席就資助了李銀橋一千元,用於改善家庭狀況以及資助一些災區群眾;還有就是毛主席的恩師張干生活窘迫,毛主席資助了500元和一千兩百斤大米(有一說資助了450元)。
結言:
常言道「真金不怕火煉」,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稿費有明確記載,不怕謠言的攻擊。但是有的時候真金也會蒙塵,這些謠言就會使真金蒙塵。畢竟三人成虎,謠言流傳廣了,流傳時間長了,那麼也會蠱惑許多不懂的同志。這個時候,我們就該站出來闢謠,去遏制謠言的散播。希望看到的朋友轉發,讓更多人看到真相。
參考資料:
1:《毛澤東自費資助烈士家屬》武文笑著(文章)
2:《汪東興等反擊「毛澤東億元稿費」謠言》陳貽林0著(文章)
3:毛澤東遺物的故事:皮拖鞋和生活賬本(對吳連登的視頻採訪)
4:《開國領袖工資解密》解放日報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