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6日凌晨,沉睡中的張學良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驚醒,好友張群語氣沉重地對張學良說道:「總統去世了」。
當時張學良被軟禁居住在台北復興三路70號,不久後宋美齡派人陪同被軟禁的張學良前往弔唁大廳,靈堂之內,哀樂低回,張學良靜靜看著躺在水晶棺內的蔣介石遺體,是一言不發。
面對這位昔日的上司加故友,張學良神情凝重,思緒萬千,腦海中不由得浮現起兩人幾十年的恩恩怨怨,如今隨著蔣介石的故去,這段恩怨情仇也就此了結,弔唁完以後,張學良以私人名義送了一副輓聯,上面寫了16個字:
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
大致意思是,蔣介石對他的關懷,如同骨肉兄弟一般。但是兩個人因為政見之爭,卻又如同仇人一般。
這16字輓聯,可謂是恰如其分,將張學良和蔣介石兩個人幾十年的恩怨情仇和微妙關係詮釋得相當到位。
自西安事變以後,35歲的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長達54年之久,從此政治生命徹底被終結,還失去人身自由。
因此他晚年也是飽含無奈地回憶道:「我的事情是到36歲(西安事變後一年),以後就沒有了。真是36歲,從21歲到36歲,這就是我的生命」。
而且即使蔣介石死去,張學良都沒有因此恢復自由。
那麼張學良當時說蔣介石對自己很好,是形勢所迫呢,還是真心話呢?
根據張學良晚年回憶來看,他是真認為蔣介石對他不錯。說道蔣介石對他很關懷,他有病,差不多夠嗆了,別人都想著張學良要死掉了,蔣介石沒有坐看他病情惡化,從頂尖醫院調派醫生來為張學良治病,並且將其治好。
被送到台灣以後,蔣介石也依舊給他安排最好的醫生,對當時負責台灣的陳儀親自交代道,要為張學良找最好的醫生。
張學良對於蔣介石對他的照顧,是如此評價道「那他對我真是關切得很,一直他關切我,到現在我也是這麼說」。
而且張學良這16字輓聯,後面四個字「宛若仇讎」,也是挺直白的,並非全是恭維之話。
據說當時蔣經國看到以後,臉都變白了,臉色不太好看,不過也沒有說什麼。
這麼來看,蔣介石雖然軟禁了他,但對他的確不錯。不過這不錯背後,有幾分真心就不好說了。
因為西安事變以後,蔣介石其實是想除掉張學良和楊虎城二人,楊虎城將軍後來便被殺害。
張學良幸免於難主要得益於宋美齡和宋子文承諾過張學良無事,送蔣介石回到南京,他就可以回去了。而且張學良與宋美齡關係很好,兩個人認識比蔣介石認識宋美齡還要早。
結果沒想到的是,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到南京以後,就被嚴加管束起來,宋子文曾經試圖勸說蔣介石,但是無功而返。
憋了一肚子火的宋子文,在回去路上氣憤大罵蔣介石是上海灘的流氓,上帝會懲罰他的!
不過宋美齡畢竟是蔣介石妻子,所以有著她勸阻蔣介石,蔣介石倒也沒有對張學良下殺手。
而張學良在之後的軟禁生涯中,宋美齡對他也是照顧不少。
也許蔣介石一開始起了殺意,卻因為宋美齡沒有實施,所以後來沒有那麼強的殺意,又想起張學良曾經對他的支持,想起張學良曾經的好,所以雖然軟禁了張學良,但對張學良也是頗為關照,起碼是衣食無憂,可以體面的活著,而不是落魄無比活著。
再加上張學良影響很大,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所以權衡利弊之下,雖然他軟禁張學良,但是對張學良也算是善待,也不想張學良病死,免得讓人認為張學良是死得不明不白。
蔣介石死後,張學良依舊被軟禁,不過慢慢被放鬆管控。據張學良回憶,蔣經國對張學良更好,是好得很,很關切,如同忘年交一般,因此張學良對於二人關係評價道是「我們無話不說啊」。
不過私人感情是私人感情,張學良依舊被軟禁,直到蔣經國死後2年,被軟禁長達54年的張學良,在1990年才徹底全面恢復人身自由。
張學良之後在台灣又居住了5年,於1995年離開中國台灣,前往美國夏威夷僑居,在那裡長居,直到2001年逝世,享年101歲。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註於中國大歷史,更多獨特視角,原創文章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