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鄧小平談到寫淮海戰役的話劇:不要貶低毛主席宣傳我

1987年,選出了新一屆軍委的領導班子,鄧小平還是軍委主席。這一年的最後一天,軍委的班子都去鄧小平的家中拜年。83歲高齡的鄧小平神采奕奕,紅光滿面,一一和大家握手。

鄧小平笑著說,今天就是見個面,沒有什麼話要談。因為不需要討論工作的問題,談話進行得非常輕鬆。鄧小平突然談到了總政治部最近搞的一個話劇,他的神情變得比較嚴肅起來。

鄧小平問大家,最近,聽說有個寫淮海戰役的話劇,你們知道不知道?小小一個話劇,為什麼讓鄧小平如此關注呢?大家都比較好奇,認真地聽鄧小平講下去。

停頓了一會,鄧小平繼續講道,那個話劇講淮海戰役的歷史,說毛主席在戰略指導上有錯誤,說我第三次給毛主席發電報,毛主席才改變了態度。話劇的意思是貶低毛主席,好像宣傳我,這不符合事實。

原來如此,鄧小平十分肯定地說,淮海戰役,包括整個三大戰役,基本方針都是毛主席定的,毛主席在整個三大戰役的戰略戰術指導上,都是非常高明的。這個劇本這樣寫是歪曲歷史。

三大戰役當然是毛主席指揮的,當時毛主席坐鎮西柏坡,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揮部里,指揮了規模最大的戰爭。毛主席的軍事思想和軍事指揮藝術都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所向無敵,所向披靡。

遼瀋戰役是關門打狗,平津戰役是瓮中捉鱉,規模最大的淮海戰役則分成三個階段,由中原野戰軍和華東野戰軍相互配合,一口一口吃掉了蔣介石的精銳部隊,創造了60萬打敗80萬的戰爭奇蹟。

而當時的鄧小平是淮海戰役總前委書記,負責在前線統一指揮淮海戰役。鄧小平說,在整個淮海戰役期間,毛主席對我們總前委的所有建議都沒有批駁過。

而總前委也始終堅決貫徹執行毛主席的戰略方針。尤其是淮海戰役眼看就要全勝,毛主席卻突然喊停,先不打了。全國一盤棋,毛主席是為了穩住華北的傅作義集團。

鄧小平領導的總前委始終緊跟毛主席和中央軍委的節奏,最高統帥部和前線的將軍們,達到了空前的一致,高度的默契,最終取得了三大戰役的完勝。

那天,鄧小平的興緻很好,繼續談道,那時毛主席對我們淮海前線是讚揚的,是信任的,所以這個戲反映得不確實。三大戰役包括淮海戰役,毛主席有一個總體部署,有一個電報。劇本這樣寫不行,不符合歷史,而且一定會造成很壞的影響。

鄧小平最後說,渡江戰役的計劃,完全是我們前線制定的,發了一個電報,毛主席就同意了。所有這些都是毛主席的決策,而且是非常正確的決策,當然了,那個時候我們幹得也不錯。

輿論從來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導向。從毛主席,到鄧小平,都非常重視宣傳和輿論的作用。一個小小的劇本,如果不尊重歷史,胡寫亂寫,放到社會上,是會誤導廣大群眾的。

當時的偉大領袖毛主席已經逝世11年了,但是他永遠活在中國人民心中。卻有人歪曲歷史,在話劇中想貶低毛主席,讓人非常生氣,真是豈有此理。

而鄧小平能這樣客觀地評價毛主席,客觀地評價毛主席對淮海戰役的英明正確指導,及時制止歪曲歷史的行為,讓人非常感動,非常佩服。鄧公不愧是一代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