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的逆襲!香煙「飛馬」有多受歡迎?日本人都受不了誘惑

新四軍的發家史,可以稱得上是另一種創業傳奇


1937年抗戰爆發後,在張學良將軍的兵諫之下,蔣介石終於放棄了成見,開始將槍口一致對外

但前提是,老蔣覺得槍口得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因此,紅軍的改編一直進度推遲,到最後要不是日軍進攻了蔣介石的老本營,上海江蘇,可能蔣介石還不會同意八路軍的改編

新四軍的改編就是更加困難了,最開始的時候,新四軍還能夠從國民黨第三戰區要到一點點的軍餉,這估計是老蔣給葉挺將軍留著面子

但一九四零年,老蔣發現,新四軍已經成為了共產黨的隊伍,於是悍然發動了皖南事變

國民黨不僅宣布新四軍是叛軍,命令第三戰區發兵攻打,而且還切斷了他的一切糧餉供給

打仗,打仗打的就是後勤,沒有後勤,新四軍,連生存就很困難,更不用說要手拿落後原始的武器和日本人玩命

正在發愁的時候,新四軍第二師的師長張雲逸卻在一次會談中看到了商機

原來,張雲逸並不抽煙,但是在一次會議中, 他看到很多戰士用樹葉子捲起當成煙抽

香煙這東西是戰爭中不可缺少的物品,雖然現在看來抽煙不利於健康,但是在打仗那種情緒下,抽煙的確可以振奮精神,緩解神經,因此官兵們多少都有抽煙的習慣

新四軍要抽煙,國民黨和日本人也要抽煙,於是張雲逸瞬間有了想法

對呀,我們可以自己搞個煙廠啊

當時的新四軍剛剛佔領了天長縣,這裡有一個小煙廠,可憐的煙廠被日本人和國民黨的聯合盤剝,早就已經快要倒閉

新四軍果斷地把煙廠的經營權買斷過來,咱邊打仗邊造煙,自己抽煙問題解決了,還可以把多餘的煙拿出去賣

當時,陳毅親自把煙廠製造的煙命名為飛馬牌香煙

本來這煙只是用來解決內需,沒想到新四軍的香煙十分受到市場的歡迎,這是因為飛馬牌專走平民市場,價格比國民黨和日本人帶來的煙都要便宜,於是得到了百姓的擁護

就像廣告詞說的,人民應該吸自己的香煙

本來是一個煙廠嘛,日本人以為也沒有多大的氣候,就聽之任之

但是新四軍的香煙質量非常好,買的都是從安徽上好的煙葉,包裝也十分精美,而且價格又十分便宜,因此不僅新四軍內部自己抽煙,很快連日本敵占區的商人都跑到新四軍這裡來訂貨

賠本的買賣沒人干,能賺錢的生意,哪怕會掉頭都會有人來干

看到了甜頭,新四軍迅速添置機器增蓋廠房,每天加大生產量,當時每天大約可以生產1200條香煙,不僅供應自己,還出口了日本和國民黨佔領區

按照新四軍自己的話來說,我們既解決了老百姓的就業問題,同時還掙得外快

這是一整條的產業鏈,煙農高興了,因為煙草有了銷路;婦女也高興,因為她們可以進煙廠打工掙錢;新四軍也高興,因為有了更多的錢,就可以買更多的槍炮,更好的打擊日本鬼子。

唯一不高興的,估計就是蔣介石了

新四軍煙廠發展到最後,就連日本人自己都開始買

日本陸軍在二戰後期的待遇遠不如海軍,日本本土供應的香煙,他們是抽不上的,但是日本人的煙癮也很大,怎麼辦呢?

於是他們開始打起了中國香煙的主意

最開始的時候是嘉興地區的偽軍向新四軍第二師私底下購買香煙,比如五包香煙代價是兩條手槍

嘗到甜頭後,日軍迅速與新四軍私底下建立了聯繫,用來換香煙的東西也越來越多,甚至有用炮來換的

自從新四軍煙廠名氣打出去以後,新四軍的20每個月可以向軍部上交30萬元的法幣,而自己留下的錢也足夠弄出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

當時新四軍的伙食標準應該是全國最高的,每月十元的零花錢,主食用大米,每個月發一支牙膏,發三條香煙,軍裝也是用進口龍頭西部縫製,武器是全日本武器裝備

別問裝備哪來的,就是日本人送的

在1944年華北大旱的時候,新四軍還從香煙的利潤中拿出了1600萬元支援災區

再看看當時的國民政府,分錢不拿不說,災民還被當成瘟神一樣,推過來也推過去

新四軍這樣一支被國民黨斷糧斷下,被日本和偽軍雙重打擊的部隊在不盤剝百姓的情況下,還能靠著生意發育成土豪

真的是力挽狂瀾的神操作,也值得後輩學習

####頭條創作挑戰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