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並非呂不韋之子,《史記》卻模糊二人關係,司馬遷為何這麼寫?
秦始皇嬴政
公元前235年三月的一天,一行車隊從河南洛陽出發,前往巴蜀之地,這支車隊的主人乃長信侯呂不韋及其家眷。
次日清晨,當家僕向老爺照例請安時卻看到呂不韋暴斃當場,原來前一天晚上,這位大秦宰相便飲酖酒自盡而亡,幾乎憑一己之力攪動七國禍亂的風雲人物,終於徹底消失於歷史的長河中。隨著呂不韋、嫪毐等勢力集團相繼覆滅,秦始皇嬴政放開手腳,準備逐鹿中原。
不過,呂不韋雖死,但坊間一直傳言嬴政與長信侯才是親生父子。作為我國傳統正史的《史記》,也對這二人的關係諱莫如深,甚至司馬遷明裡暗裡故意模糊嬴政與呂不韋的關係。那麼,秦始皇嬴政到底與呂不韋有沒有血緣關係?司馬遷又為何要用「春秋筆法」故意混淆視聽呢?
呂不韋劇照
呂不韋出生於河南安陽,早年來到邯鄲經商,邯鄲則是趙國都城。戰國與春秋時期,各個大國之間都有交換質子的習慣。所謂交換質子,就是兩個國家先締結友好邦交,然空口無憑,雙方國君都將自己的兒子或者直系親屬送往對方都城當作交換,這與後世的聯姻差不多。
就在呂不韋來到邯鄲經商期間,他結識了秦國質子異人。據《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呂不韋覺得秦異人頗有利用價值,奇貨可居,故意結交這位頗受冷落的秦國王孫,接著呂不韋又是以重金讓秦異人拜華陽夫人為母。公元前257年,呂不韋與秦異人逃出邯鄲,又過了六年,秦昭王去世,華陽夫人的丈夫安國君繼位為王,是為秦孝文王。
秦始皇之父秦莊襄王
在此期間,通過呂不韋從中斡旋,秦異人得到華陽夫人寵愛,秦孝文王也將其立為太子。公元前249年,秦異人登基即位,是為秦莊襄王,他任命呂不韋為丞相,授予文信侯爵位。又過了兩年秦莊襄王突染重病,一命嗚呼,13歲的嬴政被立為秦王,走上政治舞台。
直至公元前235年,羽翼豐滿的嬴政徹底剷除呂不韋、嫪毐這兩伙貴族集團勢力,隨後嬴政重用李斯,王翦攻佔其他六國,耗時十餘年完成統一大業。以上就是呂不韋與贏氏家族的種種糾葛。然而,翻看《史記·呂不韋列傳》卻有這樣一段記載:「呂不韋取邯鄲趙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這段話意思非常明顯,呂不韋搶在秦異人前面同趙姬發生關係並使其懷孕,而後這個女人隱瞞了自己懷孕的事實,嫁給秦異人生下了嬴政,嬴政妥妥的就是呂不韋的私生子,與秦莊襄王無任何血緣關係。但是《史記·秦始皇本紀》又有這樣一段記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之子也。庄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鄲。及生,名為政,姓趙氏。」
千百年來,不少文史專家與文博愛好者被《史記》這兩種說法弄得暈頭轉向。司馬遷一會兒說呂不韋是嬴政便宜父親,一會兒又說秦異人乃嬴政親生父親,嬴政登基為王,從血緣還有政治關係上無任何問題。若按照時間順序來分析,司馬遷認為呂不韋先使趙姬懷孕,再將這位美人送給秦異人,那麼當時趙姬已懷有身孕,且懷孕時間不會低於兩個月。
2000多年前無任何科學儀器,且醫療水平非常落後,秦異人或許並不清楚懷中這位美女藏有他人骨肉。然而筆者卻注意到,各方正史資料中均記載:「趙姬歸於秦異人後,至大期時,生子政。」這句話的意思是,趙姬足月足日生下始皇嬴政。可以假設趙姬嫁給秦異人之前已經懷孕,她便不可能等到「大期」,也就是十個月才生下孩子,這樣已經違背了醫學的常識。
再者說,當時秦趙兩國關係緊張,秦異人壓力非常大,這位質子或許也沒有精力去思考那些兒女情長的小事。單從嬴政出生年月來看,其實《史記》的記載無任何貓膩。退一步論,嬴政肯定不是早產兒。
此外,清代學者梁玉繩所著《史記志疑》中也有這樣一段記載:「婦人大期」。乃十月之期,不作十二月解。即如《史》注十二月曰大期,夫不及期,可疑也;過期,尚何疑?若謂始皇之生,本不及期,隱之至大期,而乃以生子告,則子楚絕無不知之理,豈非欲蓋彌彰乎?」
趙姬劇照
趙姬投入秦異人懷抱時,她應該不可能懷有身孕,這點《史記》也有明確記載,無任何爭議。明確了嬴政就是秦異人的親生兒子,再來著重分析,為何司馬遷要故意混淆嬴政的血緣關係?按照郭沫若先生的看法,《史記》取材料範圍極大,與古希臘《荷馬史詩》題材相近,也可稱作「歷史故事小說集」。
從唐代直至清朝,多位學者不約而同認為,《史記》中不少故事都是孤證,並無任何確鑿依據。更直白點來說,司馬遷編纂這本書時,他一方面參考了戰國與春秋時期的各種正史典籍,另一方面又深入民間,以市井傳聞為藍本,摻雜諸多個人思想寫了不少模稜兩可,且無法自圓其說歷史細節。
總之,由於古今各位歷史大拿都給出確切定論,秦始皇與呂不韋無任何血緣關係,他就是秦莊襄王的兒子。司馬遷之所以在《呂不韋列傳》還有《秦始皇本紀》寫下兩種完全不同的論調,主要還是司馬遷本人都沒有弄清楚嬴政從何而來。
況且,秦異人身居趙國邯鄲多年,即便他能得到華陽夫人寵愛,走捷徑成為秦王。但秦國國內還有諸多老牌貴族,他們勢必早已通過各種手段,詳細了解秦異人在趙國境內一舉一動,包括嬴政出身經過。何人當王,對於那些秦國貴族來說或許關係不大,但若真如司馬遷所著那般,嬴政乃呂不韋的私生子,我想那幫秦國貴族也不可能將未來押在一個身份血緣不明的嬴政身上。
戰國諸雄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秦國老牌貴族依靠強大的關係還有間諜網,想要弄清楚秦異人和嬴政生活軌跡還是易如反掌。既然連秦國貴族勢力都沒有懷疑嬴政身份,司馬遷這種說法更顯得站不住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