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最大的懸案: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失蹤40年,他究竟去了哪

「我往東去找水井」,

簡簡單單七個字,

背後包含的是建國以來最大的懸案,

寫下這七個字的人,

從此在羅布泊風吹沙動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

四十多年過去了,

光是國家就組織了4次大規模搜索,

民間探險搜救隊更是不計其數,

上個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彭加木,

到今天依然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

四十多年來流傳著諸多揣測:

譬如叛逃說、謀殺說、意外說、自殺說、

雙魚玉佩說、外星人說、等等。

那麼他當年到底遭遇了什麼?

羅布泊一聽這個名字,

大家就應該知道,

這是一個湖泊,不錯,

一百年前這裡的確是湖泊,

而且是中國第二大內陸湖,

因為水資源豐富,

所以這裡孕育了多個古文明,

最富盛名的便是神秘的樓蘭古國。

但是上個世紀二十年代開始,

這個湖泊的主要補給河流,

塔里木河流量越來越小,

所以羅布泊的面積迅速萎縮,

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時幾乎全部荒漠了。

為什麼羅布泊這個地方如此之神秘呢?

在彭加木失蹤案之前,

這裡就已經發生多次神秘的「靈異事件」了,

1949年,一架從重慶飛往烏魯木齊的飛機離奇失蹤,

可是在1958年的時候,

卻又突然驚現於充滿神秘的羅布泊,

但是飛機上的所有人員卻全部死亡,

飛機是怎麼出現在這個鳥無人煙的地方?

飛機上的人是怎麼死的?

這一切都不值得而知,

而後便是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

帶來了三樣東西,

除了阿波羅號沉沒的地圖,

和美國登月帶回來的月球岩石以外,

最後就是羅布泊的衛星圖,

從此對羅布泊的考察上升到了國家層面,

彭加木的失蹤案更是為神秘的羅布泊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之後更有人說羅布泊是平行時空的入口,

異世界的大門就在此處,

被譽為地球之耳又被稱為死亡之海或生命禁區,

各種怪力神說,天文奇談都在這裡發酵,

清楚羅布泊的背景後,

我們言歸正傳,

將時間調整到1980年的初夏,

這是彭加木第三次攜調查組進入羅布泊。

通過前兩次深入羅布泊,

對流入羅布泊的三條河床進行了水、土壤和礦物質的研究,

取得了重大收穫,

他們發現擁有大量鉀含量的土壤,

羅布泊可以說是一塊礦產寶地,

第三次的考察也是非常順利,

在6月7日一行人便成功穿越羅布泊,

提前完成了任務,

到達南疆小鎮米蘭後,

原計劃便是考察隊原路返回至烏魯木齊,

可是這時彭加木提議,

走羅布泊東線繼續進行考察,

這個提議根本不在原計劃中,

所以在補給物品上沒有充足的準備,

最重要的是飲用水已經儲備不多了,

彭加木提出的路線長達九百多公里,

已經進入夏季的羅布泊氣候非常惡劣,

提議一經提出就遭到了隊員們的強烈反對。

固執是科學家們的通性,

彭加木不顧反對執意要前往羅布泊深處,

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野外調研人員,

他比誰都清楚,

當下的情況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多麼兇險,

那是什麼讓彭加木如此急於求成呢?

其實此時的彭加木已經患癌23年,

他深知自己時日無多,

能為國家做貢獻的機會和時間有限,

他必須盡自己所能去抓住每一次機會。

隊內雖然出現分歧,

但是還是隨彭加木一起前往了羅布泊東線,

預料之中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科考隊在達到庫木庫都克時,

缺水缺油缺食物等問題相繼伴隨而來,

已經有隊員出現反抗情緒,

車隊里有一輛車開始故意掉隊,

作為隊長的彭加木數次組織車隊停下,

等待最後掉隊的卡車,

「你們不想前進了就往回開,原路返回去。」

「已經走了三天的路程了,路又難走,物資也所剩無幾,

現在讓我往回走就是一個死,我就是死也要跟大家死在一起。」

等到故意掉隊的車後彭加木和隊員爭論起來。

就這樣堅持支撐到挺近大漠深處的第九天,

離庫木庫都克還剩十八公里的地方,

羅布泊的氣溫已經到達了地表溫度七十度,

最多再堅持兩天科考隊就真的彈盡糧絕了,

此時整個科考隊陷入進退維谷的處境,

在隊員多次強烈要求下,

彭加木終於同意向最近的解放軍基地,

發電報請求物資補給,

但是一次軍隊補給前後資金就要花費七千元人民幣,

在當時的確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彭加木雖同意向解放軍求助,

但是依然帶著是地質學家汪文先,

前往駐營周邊尋找水源。

因為一來通過前蘇聯對羅布泊的考察地圖來看,

庫木庫都克周邊有大量的泉水井,

二來彭加木說:「這天價水送來,渴是解了,可是喝到心裡疼。」

令人失望的是汪文先多次外出尋找都以失敗告終,

6月16日就在尋找泉水的過程中,

科考隊發現了一群野駱駝

食物緊缺的科考隊已經幾天沒有吃上過肉了,

當即決定圍捕野駱駝,

也是在當晚彭加木放棄最後掙扎,

馬蘭基地發電報請求資源,

電報發出又飽餐一頓的隊員們當晚興緻非常高昂,

只有彭加木沉默不語,

一直默默地給大家烤駱駝肉。

據後來科考隊副隊長回憶,

彭加木當晚一直沒有回帳篷,

他在營地外的地上躺了一晚,

第二天早上副隊長收到馬蘭基地的電報回復,

同意請求,並要求大家停止前進原地待命,

彭加木看了電報內容,

顯得愈加的悶悶不樂,

就在大家靜靜地在帳篷等待救援時,

副隊長發現彭加木不見了,

開始以為他可能是到營地周圍解手去了,

可是始終沒見人回來,

讓大家警覺起來,

副隊長在車裡發現了彭加木留下的一張紙條,

「我往東去找水井」

彭,6月17號。

看到紙條的整個科考隊都慌了,

副隊長當即立下兵分兩路,

一部分人開車尋找彭加木,

剩下的人在營地等候,

避免到時候彭加木回來營地沒人通知接應,

據當時隊里的司機回憶,

他們一路往東走出沒多久,

就看見沙地上出現一串鞋印,

下車後他們確定這就是彭加木的腳印,

大家迅速上車沿著腳印一路疾馳,

按常理彭加木出走至多三四個小時的路程來算,

大家樂觀的認為本很快就能追上他,

可是前進沒多久柔軟的沙地過度到堅硬的鹽鹼地,

腳印越來越淡直至逐漸消失了,

這讓隊員們著急萬分,

因為按照此時沙漠中的天氣,

彭加木離開已經數個小時很有可能脫水,

如果不及時找到他,

他極有可能脫水而死。

就這樣又沿著沙地開出了十多公里,

他們發現了一片紅柳包,

沿紅柳包周圍找了許久也沒有發現彭加木的蹤跡,

汪文先感到越來越害怕,

怕猛獸叼走了彭加木,

怕彭加木脫水暈倒,

怕他迷失方向找不到迴路,

情急之下他拿出僅有的兩支槍,

對著紅柳包的四個面分別鳴槍,

希望能夠引起彭加木的注意,

天色越來越暗眼看著最後一點白都要淡掉,

一行人被迫往回走,

他們寄希望於彭加木已經回營地,

到達營地時,

大家沒有看到彭加木的身影。

營地的隊員們也寄希望於他們能夠帶回好消息,

回去後副隊長仔細地對彭加木的行李進行查看,

發現他只帶走了兩個水桶,

以及裝有兩公斤水的水壺,

還有兩個照相機、一個地質錘,

和那份標有水源的地圖,

他每天都要食用的抗癌藥卻沒有一起帶走,

隨後在留下的紙條上發現,

彭加木寫下的日期有改過的痕迹,

6月17日蓋住了原本寫的6月16日,

也就是說這張紙條很有可能是彭加木6月16日就已經寫好,

聯想到16日晚彭加木的種種行為,

科考隊員認為他極有可能16日晚就想獨自去找水源了。

因為種種原因延後了他原本的計劃,

繼續等待至晚上十點後彭加木依然未歸,

事關重大副隊長汪文先決定,

向馬蘭基地發電報,

向上級稟告彭加木失蹤的消息,

18號一早軍地的直升飛機到了,

送達物資後汪文先帶領直升機超低空飛行,

繼續尋找彭加木,

另一名隊員則沿著東北部方向再次搜尋,

這時大家對找到彭加木仍有信心,

只過了一晚,

還活著的希望還是非常大的,

加上有直升機的幫助效率會更高。

汽車沿著昨天腳印消失地方的東北方向,

再次找到了彭加木的腳印,

跟隨腳印在一個乾草地上找到了彭加木坐下休息的印記,

旁邊的乾草上還發現一張彭加木,

最喜歡吃的椰子糖果汁,

不過彭加木的腳印在沙地上轉了一圈後就再次不見了,

隊員們認為彭加木很可能就在離這裡不遠的地方,

從彭加木留下印記的地方,

大家繼續開始尋找,

在接近黃昏的時候他們發現了一片雅丹地貌,

這讓大家非常驚喜,

因為雅丹地貌下有很多空洞,

這裡白天高溫雅丹包里卻很陰涼,

彭加木極有可能在裡面休息。

大家下車站在高處大聲呼喊著彭加木的名字,

在雅丹包里四處尋找,

一直到天黑也沒有找的彭加木的身影,

得到彭加木的回應,

當天直升機在力所能及的地方進行搜尋,

連地上的兔子都能夠看清楚的情況下,

居然一點都找到彭加木的任何蹤跡,

晚上回到營地後,

沙漠開始颳起狂風,

沙塵暴幾乎要把營帳給掀起,

而在這樣的天氣狀況下彭加木活下來的機率,

幾乎降到了冰點。

此事迅速地得到了中央的高度關注,

6月22號下午新華社向全社會發布,

著名科學家彭加木失蹤的消息,

一石激起千層浪,

舉國上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羅布泊,

國家領導人親自下令,

指示新疆軍區立即派出軍隊、飛機,

對羅布泊進行地毯式搜索,

據搜尋人員回憶,

他們幾乎都數清了附近野兔的數量,

可是近十天的搜尋始終沒有找到想要的結果,

搜尋工作的總負責人在會上宣布,

「我們的搜尋以失敗告終,距離彭加木失蹤已經整整十天,

我不敢做任何樂觀的假設。」

考察隊員也將跟隨部隊離開營地,

他們走之前向彭加木失蹤的方向鳴槍致意,

就在此時香港一封報紙,

讓整個世界都炸開了鍋,

報紙的題目是《彭加木現已逃亡美國》,

文章的提供者聲稱,

自己是彭加木的昔日老友,

在華盛頓的餐廳用餐時,

看到彭加木與幾位美國人一起進入餐廳,

而他上前詢問情況時,

彭加木表示自己不認識他,

一時之間彭加木從羅布泊逃亡美國的消息,

成為了世界的焦點,

不過這個消息馬上得到了中方的否認,

此時在烏魯木齊參與第二次搜尋計劃的,

彭加木的妻子和女兒分別表示不認識這位昔日老友,

連名字都沒聽說過。

其次便是調查小組成員,

分別表示且不談彭加木的為人,

當時他們根本沒有發現飛機的蹤跡,

如果有飛機到來他們一路追蹤,

茫茫荒漠不可能一點動靜也沒有,

連一點聲音都未曾聽都過,

更不要說彭加木走出羅布泊去往美國的可能性,

這簡直就是無稽之談,

中國老一輩的科學家對於祖國的赤誠之心,

根本無需懷疑,

逃亡美國的謠言很快被打破。

這時又有人說,

彭加木發現了雙魚玉佩

此玉佩能夠複製和克隆人是遠古神物,

當時已經有隊員被克隆,

彭加木便拿著雙魚玉佩遠走消失了,

還有人說彭加木在羅布泊得到了重大發現,

但是調查小組裡出現了敵特,

彭加木是被敵特所殺害,

還有甚者說羅布泊是平行時空入口,

彭加木穿越了,

各種說法不計其數。

但根據調查小組和專家們的回應,

他們推測沒有找到彭加木的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種便是彭加木在第一次腳印消失的地方,

便已經脫水暈倒,

之所以沒有找到腳印很有可能是被流沙帶走,

第二種可能傾向的人更多,機率也更大,

彭加木很可能跟著發現的線索,

一路走到了雅丹地貌處,

並進入了雅丹包休息,

但是雅丹包很多砂質疏鬆,

很容易就發生坍塌,

如果當時彭加木被埋在雅丹包下,

就很難別找到。

再加上沙漠流動性很大,

即便埋在雅丹包下不及時被找到,

過一段時間也不在原來的位置了。

副隊長汪文先還說:

「當我發現他改變方向往北走時,

我就知道他不會再回來了,

他根本不想再回來了。

他是一個及嚴謹的人說往東就不會往北,

他往北走,就說明他不會再回來了。」

沒人知道出走的前一晚彭加木想了些什麼,

但是我想也許那個時候他就在做最後的決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