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拉熱窩事件——為什麼塞爾維亞人要刺殺斐迪南大公

初中學歷史的人都知道一戰的導火索薩拉熱窩事件,一個塞爾維亞青年刺殺了奧匈帝國的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和他的老婆。為什麼塞爾維亞人要殺他呢,我們的歷史書上並沒有講,但要知道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更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下面就說說刺殺的原因。

起因要提前到100年前,原本巴爾幹地區都是奧斯曼帝國的領土,19世紀開始,當地人民開始進行獨立鬥爭,1817年塞爾維亞率先取得自治權,1878年則完全獨立;希臘、保加利亞和摩爾達維亞等國也先後取得獨立。

儘管如此,巴爾幹地區仍有一大片領土處於奧斯曼帝國的控制之下,但奧斯曼帝國的日益衰落,導致其成為各國瓜分的目標。於是1912年爆發了以保加利亞、塞爾維亞、希臘、黑山等國組成的巴爾幹同盟反對奧斯曼帝國的第一次巴爾幹戰爭。

戰前巴爾幹地區

奧斯曼帝國完全不是對手,於年底和同盟中各國簽訂停戰協定,原屬奧斯曼的馬其頓地區被塞爾維亞、保加利亞和希臘瓜分,賽薩洛尼亞被併入希臘,阿爾巴尼亞原被塞爾維亞佔領,但因奧匈帝國不想讓塞爾維亞過於強大,強行介入使其自行獨立成立一個新的國家,這與原塞爾維亞的設想背道而馳,自此雙方開始結下了梁子。

戰爭後的地圖

停戰協定墨跡未乾,不久巴爾幹同盟內部就起了紛爭,保加利亞覺得自己出的力最大,但得到的不夠多,在奧匈帝國的唆使下,自認為軍隊實力最強,決定動用武力驅趕塞爾維亞和希臘的軍隊,妄圖獨佔整個馬其頓,1913年6月保加利亞派兵對馬其頓境內的塞爾維亞軍隊發動進攻,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爆發。

但對於保加利亞的先發制人式的進攻,同盟內其它幾國早有準備,再加上開戰後羅馬尼亞也加入進來進攻保加利亞,奧斯曼帝國也捲土重來進攻保加利亞的色雷斯。導致保加利亞腹背受敵,一個月內全線崩潰,不得不求和割地,不但丟了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得到的全部土地,還失掉了一部分自己的領土。

塞爾維亞則靠這兩次戰爭領土擴大了一倍,野心大大增加,夢想建立一個包括塞爾維亞、黑山、波斯尼亞、黑塞可維那、馬其頓和阿爾巴尼亞的大賽爾維亞。而奧匈帝國則下定決心,不能再讓塞爾維亞贏得進一步利益。雙方的國家利益和民族矛盾變得異常尖銳。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以帝國軍隊總檢查官的身份對奧匈帝國最南端的領土波斯尼亞省薩拉熱窩進行官方視察。

大公年輕時照片

當天有6個年輕刺客在歡迎的人群中準備刺殺大公,他們都是波斯尼亞青年會成員,該青年會的幕後金主則是塞爾維亞民族主義組織「統一或死亡會」,該組織的目標就是將波斯尼亞從奧匈帝國中分離出來併入塞爾維亞。

刺殺時刻

斐迪南大公其實一直是帝國中的鴿派,反對戰爭且一直主張對王國中的斯拉夫民族予以優待,增加自主權和話語權,曾設想把帝國變成一個聯邦制國家,為此和國王及軍隊的關係不太融洽,以至遇刺後國王和軍方還有些幸災樂禍。而其最終被塞爾維亞人刺殺也頗具諷刺意味。

PS: 斐迪南大公不是國王的兒子而是他侄子;國王的兒子自殺了,按家族排位改斐迪南為王位繼承人,國王一直不喜歡他。另當時奧匈帝國的國王弗蘭茨.約瑟夫就是電影「茜茜公主「里的國王原型。

斐迪南大公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