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團大戰」最慘烈的一仗,彭德懷怒斥劉伯承:打不下我撤你的編

2020年12月26日11:05:25 歷史 1631

關家堖戰鬥」,是發生在「百團大戰」第三階段最大的一場由八路軍主動進攻的戰役,此次戰役八路軍共調度以一二九師為核心的三個旅,外加山西決死縱隊和若干縣的地方武裝共約5000人參戰。在戰事膠著之時,時任八路軍副總指揮的彭德懷親自到前線督戰。經過兩晝夜的浴血奮戰,八路軍對岡崎大隊600人基本消滅殆盡,但由於日軍援軍到來,有少量日軍僥倖逃脫。這也是電視劇熱播經典《亮劍》中李雲龍率領「獨立團」擊潰「山崎大隊」的故事原型。

一、「關家堖戰鬥」的發生背景:

1940年,是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的第一年,這也標誌著主要由國民黨主導的正面戰場為主轉換為以共產黨為主導的敵後為主。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為鼓舞全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八路軍總部奉中共中央軍委的命令,在以山西、河北兩省為主的範圍內,向被日軍控制的各大樞紐交通線開展了持續時間長、覆蓋範圍廣的破襲戰。經過幾個月的戰鬥,八路軍聯合各地方武裝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使得華北日軍遭受了重大殺傷。在統計戰果時,八路軍總參謀部發現參戰部隊達到一百零五個團,八路軍副總指揮彭德懷和副總參謀長左權當即拍板—「百團大戰」的名號應運而生。

「百團大戰」最慘烈的一仗,彭德懷怒斥劉伯承:打不下我撤你的編 - 天天要聞

(八路軍的實際領導者—彭德懷)

不過在取得了「百團大戰」前兩個階段的勝利之後,由於各參戰部隊十分疲勞,加之日軍源源不斷的增兵時刻準備反撲,八路軍各部很難在繼續擴大戰果。正基於此,八路軍總部決定提前結束「百團大戰」第二個階段的作戰計劃,並要求各參戰部隊在結束目前軍事行動後立即進行休整:統計傷亡數字、補充兵員和總結作戰經驗,從而為之後的作戰奠定基礎。

「百團大戰」最慘烈的一仗,彭德懷怒斥劉伯承:打不下我撤你的編 - 天天要聞

(八路軍負責日常工作的副總參謀長—左權)

自1940年秋冬以來,日軍調動數十萬兵力對中國共產黨在華北地區的根據地展開史無前例的「大掃蕩」,日軍華北方面軍最高軍事長官多田駿誓言要報「百團大戰」的一箭之仇並最終達到消滅華北地區八路軍勢力的最終目標。正基於此,以彭德懷和左權等人為核心的八路軍總部把「掃蕩」與「反掃蕩」作為「百團大戰」第三階段作戰任務的主要內容。

二、「關家堖戰鬥」的戰前部署

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和日軍「陸軍大本營」的戰後記載,1940年10月11日,原駐紮于山西的岡崎大隊按照計劃開始沿著「沁縣—西營—王家峪」的路線進行掃蕩,他們見人即殺,見屋即燒,見到牲畜和糧食即搶或焚毀,甚至水井也一律封埋或下毒,就連平民百姓吃飯和日常生產的鍋碗和農具也都被砸碎、砸爛。由於地處太行山腹地,秋冬季節山中天氣多變,20日,岡崎大隊偏離了預定路線,誤打誤撞的進入了黃崖洞兵工廠的所在地(值得一提的是,黃崖洞兵工廠是共產黨八路軍在華北地區建立的最大的兵工廠,每月生產的武器可裝備兩個正規團,如果被日軍發現,則整個八路軍的軍工系統則會遭受滅頂之災)。

「百團大戰」最慘烈的一仗,彭德懷怒斥劉伯承:打不下我撤你的編 - 天天要聞

(影視劇《亮劍》中的「山崎大隊」,即「關家堖戰鬥」中的岡崎大隊。)

岡崎大隊事先並不知道黃崖洞兵工廠的所在地,但在與兵工廠外圍的八路軍交火後才明白過來自己已經處在八路軍根據地的核心位置,於是岡崎大隊邊打邊撤至關家堖,以期在等待援軍的同時一鼓作氣消滅在此地的八路軍主力。無獨有偶,剛在「百團大戰」中退回修整的一二九師也在關家堖附近的蟠龍鎮停留,因此在彭德懷的命令下,八路軍總部決定由一二九師為主力,消滅來犯的岡崎大隊。

10月29日傍晚,彭德懷和左權由駐紮黎城的八路軍總部趕來武鄉蟠龍鎮,與在那裡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和政委鄧小平會合,並在晚上召開了一二九師師、旅兩級幹部開會,商討和下達作戰命令。會後決定:由劉伯承和鄧小平為總指揮,派陳賡的三八六旅負責圍殲岡崎大隊的主力,由新編第十旅和山西決死第一縱隊二十五和三十八團負責外圍打援。同時抽調總部特務團等部隊待命,時刻準備迎接來犯的援軍。

10月29日23時,八路軍各部按照戰前部署向岡崎大隊從東北、東南和西北三個方向開始合圍日軍,在這個過程中,日軍連夜佔領了關家堖,他們依靠這樣一個群山環繞的山崗來進行抵抗,並把周圍地區用地道聯繫起來,把房屋挖通架起機槍構築火力點,眾多的隱蔽火力點編製成一張火力網,時刻等待著八路軍的到來。

「百團大戰」最慘烈的一仗,彭德懷怒斥劉伯承:打不下我撤你的編 - 天天要聞

(「關家堖戰鬥」中的日軍的防守部隊)

三、「彭德懷怒斥劉伯承:打不下我撤你的編」

10月30日凌晨4時,總攻正式開始。按照戰前部署,左權把特務團連以上的軍官召集在一起開會,並做戰前動員:他命令為配合三八六旅的主攻方向,要趁著日軍在疲憊入睡之時除掉山頂上額日軍機槍陣地並掃清外圍火力點,為大部隊爭取時間。但在實際進攻中發現,由於敵人早已把老百姓的窯洞打穿並挖好地道、架設機槍,因此隊伍傷亡很大。而且機槍陣地上還有地雷和環形防禦工事,對部隊開拔和衝鋒都有很大困難。

「百團大戰」最慘烈的一仗,彭德懷怒斥劉伯承:打不下我撤你的編 - 天天要聞

(八路軍一二九師三八六旅旅長陳賡)

與此同時,負擔主要進攻任務的三八六旅也遭到了很大困難,由於關家堖地勢險要,拔地而起的平台只有幾條不足寬度半米的小路來往,因此三八六旅七七二團發動了幾次衝鋒都沒有成功,七七二團的一營原本70多人的一連只剩下三個人、五十多人的三連只剩下指導員和兩名傷員、60多人的四連陣亡50多人。待天亮之後,日軍戰機開始進行轟炸,由於附近屬於山谷丘陵地帶,炸彈威力可以有更大發揮,加之八路軍過於集中,因此給部隊的衝鋒帶來極大威脅和傷亡,以至於決死一縱隊三十八團和二十五團付出巨大犧牲換來柳樹堖陣地也被有飛機掩護下的日軍強佔,戰鬥陷入了僵局。

「百團大戰」最慘烈的一仗,彭德懷怒斥劉伯承:打不下我撤你的編 - 天天要聞

(圖為彭德懷、左權、劉伯承等在關家堖前線展開考察)

在八路軍前線指揮部里也出現了很大分歧,負責主攻的三八六旅旅長陳賡面對部隊的極大傷亡產生了猶豫,他向彭德懷闡述了自己的想法:「咱們的部隊是仰攻,也缺少攻堅用的重炮,因此衝鋒戰術的效果很難有很好的發揮,是不是可以把岡崎大隊逼迫到山下,或者另外選擇有利地形展開伏擊?」彭德懷說到:「不可以,如果咱們把這股日軍放走,就很難在進行打擊,務必要把他們消滅在關家堖。」陳賡再次請求說:「咱們的部隊傷亡太大,幾個主力團都已經傷亡過半,再打下去怕出問題。」彭德懷大聲說道:「就算是打光了,也要把關家堖給我拿下來。」陳賡十分不贊成,彭德懷生氣的說道:「你有意見可以保留,但是關家堖必須拿下來。」放下電話後,彭德懷立即來到了關家堖的前沿指揮陣地,他看到一批批的戰士衝鋒,然後伴著機槍的火舌一片片的倒下,其實在他心中也是十分著急,因為根本美歐想到關家堖小小的一片地方竟然這麼難拿下來。

「百團大戰」最慘烈的一仗,彭德懷怒斥劉伯承:打不下我撤你的編 - 天天要聞

(影視劇《亮劍》中有關於「關家堖戰鬥」的藝術性描寫)

在彭德懷陷入沉思之際,一二九師師長劉伯承和政委鄧小平也來到了前線指揮所,他們的意見也是建議部隊先撤下來,另外尋找機會圍殲。但彭德懷心裡也清楚,部隊傷亡很大,不過按照中央指示要集中優勢兵力打幾個漂亮的殲滅戰的主張,打破外界謠傳八路軍「游擊游擊、游而不擊」的中傷,因此彭德懷越加堅定了要和岡崎大隊死磕的決心。

於是彭德懷對劉伯承說:「岡崎大隊經過我們的幾次衝鋒已經傷亡很大,不能給他們喘氣的機會,要不我們就前功盡棄了。」但劉伯承勸道:「彭老總,我們的部隊缺少殲滅戰的經驗,不能發揮我們的優勢,這樣打下去我們真的賠不起。」彭德懷憋著脾氣說道:「伯承,根據可靠情報,至少有五千多日軍從不同方向往關家堖逼近,我們一旦放虎歸山,日軍就立馬就能內外接應,從而給我們來一個反包圍,進而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劉伯承說:「那咱們可以以後再收拾他呀,這樣的地形真的不容易展開攻堅,我們的部隊真的快拼光了。」

在看到彭德懷一言不發的時候,劉伯承終於憋不住心中的怒火,大聲說道:「你這是賭氣,是蠻幹,關家堖,我堅決不同意再打下去。」彭德懷一聽也忍耐不住早已積蓄已久的怒火,把桌子拍的很響,說到:「黨指揮槍,我做為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命令你必須拿下關家堖;作為八路軍副總指揮,也命令你必須給我幹掉岡崎大隊。如果你敢不聽命令,我立馬撤銷一二九師的番號,殺頭不論大小。」而劉伯承在聽到這番話後也沒有說什麼,在鄧小平的勸解下與陳賡一起去負責主攻的七六九團指揮所商量對策。

「百團大戰」最慘烈的一仗,彭德懷怒斥劉伯承:打不下我撤你的編 - 天天要聞

(彭德懷在「百團大戰」中的經典照片正是拍攝於「關家堖戰鬥」)

在七六九團,劉伯承聽著彙報,當聽到參謀說連接關家堖西北方向的斜坡上是黃土材質時,突然靈機一動,對陳賡和七六九團團長鄭國仲說:「如果這些斜坡是黃土材質的,那麼咱們是否可以通過土工作業的方式挖暗道來進行兵力投送,在減少傷亡的同時也極大的縮短了攻擊距離。」於是鄭國仲便下令戰士們開始按照劉伯承的想法開始挖暗道,同時為了避免暴露也加強了火力的佯攻。

經過幾小時的挖掘,終於在10月30日下午,八路軍的進攻有了起色。不過雖然依靠挖地道的方式佔領了一部分日軍防守陣地,但是關家堖主要的核心陣地依然在日軍手中。與此同時,由於從不同方向趕來的日本援軍先頭部隊抵達關家堖附近,負責外圍掩護的一二九師三八五旅和新編第十旅的戰鬥也日趨激烈,在激戰中,第十旅旅長范子俠身負重傷,而且部隊阻擊的情況也是在不斷惡化。

「百團大戰」最慘烈的一仗,彭德懷怒斥劉伯承:打不下我撤你的編 - 天天要聞

(《亮劍》中的土工作業原型就是「關家堖戰鬥」中的挖暗道)

在這種情況下,劉伯承決定藉助夜色在進行衝鋒,並在抽調一個團來擔任衝鋒任務,同時,彭德懷電令附近所有的八路軍要不惜一切代價,全部投入阻擊增援敵人的戰鬥中。力爭在天亮之前把岡崎大隊全部吃掉。

戰鬥一直持續到31日拂曉,在岡崎大隊傷亡近百分之九十的情況下,八路軍基本拿下了關家堖上的主要陣地,但就要在全殲岡崎大隊之時,日軍增援部隊的大部隊趕到,八路軍為避免更大的傷亡不得不選擇撤退。

四、「關家堖戰鬥」的結果以及評價

戰後統計「關家堖戰鬥」的傷亡情況,以八路軍一二九師為主力的攻堅部隊共傷亡1500多人,岡崎大隊陣亡500餘人,剩餘100多人僥倖逃脫。八路軍共繳獲步槍300多支、輕重機槍二十餘挺、迫擊炮若干門、電台兩部,擊斃岡崎大隊長。整個關家堖陣地彈殼遍地,十月份的土地都被炸的鬆散。

「百團大戰」最慘烈的一仗,彭德懷怒斥劉伯承:打不下我撤你的編 - 天天要聞

(「關家堖戰鬥」的八路軍戰士)

幾天過後,在彭德懷的帶領下。左權、劉伯承、鄧小平和陳賡等「關家堖戰鬥」的指揮者再次回到了關家堖陣地,十分仔細的查看了當時日軍的火力構置、環形工事、暗堡掩體、地道暗門和炮兵陣地。在陣地上,劉伯承對日軍開挖的許多「貓耳洞」十分感興趣,這種只能容納一兩人藏身的小洞對於躲避敵人射擊和炮彈爆炸十分有用,並且貓耳洞都相連,每鄰幾個就有一個可以容納四五人和存放彈藥德大「貓耳洞」。這對於堅守陣地和反殲滅戰來說十分有用。彭德懷也說:「別看這小小的『貓耳洞』,我們的戰士衝上來不仔細看還真的看不出來,人坐在裡面十分安全,這也十分實用,要是沒有好的武器還真的不太好處理。」陳賡也在後來回憶中說:「日本軍隊十分善於利用地形展開戰鬥,他們也擅於依託不同地勢地貌來構築不同的工事,加上合理的輕重火力配置和良好的單兵素養,給八路軍造成了很大的殺傷,尤其是在八路軍擴充兵員速度很快的時期,很多都沒有經過長時間的專業訓練就派往戰場,因此單兵素質較低,進而在與日軍的戰鬥中往往付出了很大犧牲,與此同時,在『關家堖戰鬥』後,八路軍加強了對殲滅戰的訓練,強化了各兵種之間的配合,同時也讓很多八路軍將領在之後面對複雜條件下的攻堅戰有了更多的經驗。」

「百團大戰」最慘烈的一仗,彭德懷怒斥劉伯承:打不下我撤你的編 - 天天要聞

(八路軍在「關家堖戰鬥」後繳獲的日軍步槍和機槍)

結語:

1940年的抗戰正是處於由「戰略防禦」到「戰略相持」的重要轉圜點,也是由「正面戰場」向「敵後戰場」的重要轉換期。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就明確指示,要集中優勢兵力打幾次有特色的殲滅戰,一是鼓舞全國軍民的抗戰信心,二是樹立八路軍的軍威,打破外界謠傳的八路軍「游擊,游擊,游而不擊」的中傷之言。『關家堖戰鬥』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展開的。

「百團大戰」最慘烈的一仗,彭德懷怒斥劉伯承:打不下我撤你的編 - 天天要聞

(「百團大戰」後正在休整的八路軍戰士)

『關家堖戰鬥』是「百團大戰」第三階段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攻堅戰,雖然造成了八路軍各部,尤其是一二九師的大量傷亡,但是由八路軍主動發起攻擊,並基本全殲日軍滿額編製的大隊則創造了一個成功的案例,樹立了八路軍的威名。同時,也為八路軍在山地作戰、多兵種協同攻擊以及工事構築、火力配置等方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大鵬所城南門東側城牆小範圍坍塌,坍塌部分為40年前重建 - 天天要聞

大鵬所城南門東側城牆小範圍坍塌,坍塌部分為40年前重建

坍塌現場。南都記者 曾海城 攝  大鵬所城。(資料圖)  6月15日,深圳普降暴雨,平均雨量80.1毫米,相當於一天就下了4個深圳水庫的水量(深圳水庫庫容4577萬立方米)。  據氣象部門統計,截至6月16日0時,今年深圳各區平均累計雨量均已突破1000毫米!其中,以深汕特別合作區最多(1426.6毫米),以南山區最少(1008.2毫米...
三國之中,死於刺殺的14位歷史人物! - 天天要聞

三國之中,死於刺殺的14位歷史人物!

三國之中要麼將領戰死沙場,要麼俘虜被殺,要麼國亡被屠,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死的很特別,死於刺殺,死於有謀劃的刺殺,他們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都是有影響力的人物,所以才會受到刺殺的「眷顧」,他們的死足以改變歷史的走向。1.何進何進何大將軍手中有兵,
534|從1.0到4.0,草原與中原關係的四次升級 - 天天要聞

534|從1.0到4.0,草原與中原關係的四次升級

矛盾的雙方,要麼戰爭,要麼吸引,要麼形勢統一,要麼徹底融合。這就是建立在大歷史觀上的營養精華。2024年6月17日 第534篇幾千年的中他民族史,其中一條主線便是草原民族與中原民族的鬥爭史。
系統解讀《毛選》第一卷,1《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 天天要聞

系統解讀《毛選》第一卷,1《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

文章中提到的名言「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不僅是主席對於當時中國社會各階級關係分析的重要出發點,也是主席思想中革命理論的核心觀點之一。這句話直接指出了在複雜的階級社會中,正確區分敵我關係的重要性,是革命成功的關鍵。
烈士緊握82年女子照片被網友認親,DNA比對結果出來了…… - 天天要聞

烈士緊握82年女子照片被網友認親,DNA比對結果出來了……

今年4月,一張被烈士緊握82年的年輕女子照片牽動著全國網友的心。為了幫助烈士後人尋親,全國多家媒體為82年前懷抱照片的烈士尋親。6月14日,記者就烈士身份認定等有關工作,向復旦大學分子考古實驗室了解了最新進展。復旦大學分子考古實驗室負責人文少卿副教授表示,之前有山西網友聲稱31號烈士及烈士手中照片上的年輕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