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2024年06月19日01:43:04 歷史 1912

珍妃,她長相秀美,活潑機智、思想開放,她用自己獨特的性格贏得了光緒帝的深深寵愛。然而,她的命運卻與慈禧太后緊密相連,最終在八國聯軍侵華之際,被慈禧太后下令投入了那口傳說中的十寸井中,其過程之慘烈,讓人心驚膽戰,那麼她到底做了什麼而引起慈禧如此的憤怒,給自己造成這樣悲慘的結局呢?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 天天要聞

珍妃

珍妃,這位清朝末年的宮廷女子,出生在官宦世家,家族顯赫,她是戶部右侍郎長敘的女兒。珍妃有四位嫡母,都出自宗室覺羅名門:第一位嫡母為大學士覺羅寶興之女;第二位嫡母為惠端親王綿愉(嘉慶帝第五子)四女;第三位嫡母為大學士宗室載齡(康熙帝第三子)之女;第四位嫡母為副都統宗室奕貴之女,珍妃的這四位嫡母都沒有長大成人的孩子。因而聰明伶俐,猶如人間精靈般的珍妃,在家中是非常討人喜愛的。

珍妃的母親趙氏雖然為側室,但她為珍妃的父親一連生下三個孩子,長子志錡和瑾妃、珍妃全部出自趙氏之腹。趙氏思想開放,很有遠見,在對孩子的培養上是非常給力的。

這使珍妃的成長背景與宮廷中其他女子是截然不同的。

珍妃並非在紫禁城的深宮大院中長大,而是在父母的支持下,和姐姐瑾妃一起跟隨著二伯父長善(官至廣州將軍)南下廣州,在廣州這片繁華的土地上度過了她們的少女時光。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 天天要聞

瑾妃和珍妃


那時的廣州,作為對外開放的口岸,與西方國家的交流頻繁,思想風氣相對開放。在這樣的環境下,珍妃接觸到了許多西方先進文化,形成了開放的思想觀念,這也為她日後在宮廷中的獨特表現埋下了伏筆。

珍妃的伯父在廣州擔任官職,家境殷實,為她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在廣州的日子裡,珍妃不僅學習了琴棋書畫等傳統文化,還接觸到了西方的科學知識和思想觀念。她閱讀了大量的西方書籍,對西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這些經歷讓珍妃的思想逐漸開放,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宮廷文化。

光緒十四年(1889年)是珍妃命運發生轉折的一年。珍妃和姐姐瑾妃一同被入選宮中,這一消息傳來,珍妃的家族上下都為之歡欣鼓舞,而珍妃本人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期待。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 天天要聞


光緒十五年正月二十六日,13歲的珍妃正式入宮。這一天,整個皇宮都熱鬧非凡,宮女太監們忙碌地穿梭於各個宮殿之間,為皇帝的婚禮做著準備。

珍妃身著華麗的宮裝,頭戴鳳冠,步態輕盈地走進了皇宮。她的美麗和氣質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傾倒,甚至連光緒帝也對她一見鍾情,從此,她的生活便與皇宮緊密相連,與光緒帝的命運緊密相連。

可是,礙於慈禧的壓力,光緒帝不得不選慈禧的親侄女葉赫那拉•靜芬為皇后,她是慈禧安插在光緒帝身邊的眼線。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 天天要聞


在慈禧的授意下光緒帝封13歲的珍妃為珍嬪,封她的姐姐瑾妃為瑾嬪。

珍妃有著開放的思想、獨特的個性和魅力,她聰明伶俐、善解人意,深受光緒帝的寵愛。那時的光緒雖然貴為皇帝,但他也才剛剛成年,渴望有個心儀的人真心陪伴。珍妃無疑是最合適的人選,有了她的陪伴,光緒帝以往精神上的壓抑也得到了安慰。

光緒親政後,滿腔壯志豪情,他想給大清注入新的血液,希望通過變法來改變國家貧窮落後的面貌。珍妃有些想法和觀點跟光緒一拍即合,二人之間便有了更深一層的感情。很快,珍妃成了光緒帝唯一寵愛的皇妃,二人整天形影相隨,如膠似漆。

《國聞備乘》:「惟珍妃生性乖巧、討人歡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與帝共食飲共樂,德宗尤寵愛之」。

珍妃都做了什麼,而被投入井中

光緒二十年(1894年)正月初一,因慈禧太后六旬萬壽加恩珍嬪為珍妃,瑾嬪為瑾妃。

然而,正因為珍妃的思想開放和與光緒帝的親密關係,她逐漸引起了慈禧太后的不滿。慈禧太后作為清朝末年的實際掌權者,對光緒帝的控制欲極強。她不喜歡珍妃在光緒帝面前出謀劃策,更不喜歡珍妃挑戰她的權威。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慈禧太后對珍妃的厭惡日益加深。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 天天要聞


1、珍妃第一次被懲處

到了十月二十九日,這一日,對珍妃與瑾妃而言,是人生中的一道巨大裂痕,她們的命運在這一天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珍妃曾一度在宮中風光無限,卻因忤逆太后以及被認定習尚浮華不尊家法,被一同降為貴人。這不僅是她們身份地位的巨大落差,更是心靈上的一次沉重打擊。

據史書記載,降妃的前一天,光緒帝在請安時遭遇了慈禧的冷漠對待。他跪在地上,苦苦哀求,但慈禧鐵青著臉,不予理睬。光緒帝這一跪,便是兩個多小時。最後,慈禧的話語如刀,她惡狠狠地說:「瑾妃、珍妃的事,你不管,我來管。不能讓她們破壞家法,干預朝政。下去吧!」這段話,不僅是對光緒帝的訓斥,更是對珍妃、瑾妃命運的宣判。

珍妃遭到了「褫衣廷杖」的懲處,這是何等的屈辱與痛苦。在清朝的歷史上,皇妃遭此懲處是極為罕見的。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 天天要聞

翁同龢,這位曾在朝中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大臣,也曾試圖為珍、瑾二妃求情。他在慈禧面前,懇請緩辦此事,但遭到了拒絕。這一結果,不僅讓珍妃遭受了更深的苦難,連瑾妃也受到了妹妹的牽連。這姐妹二人,本是同根生,卻在這場權力鬥爭中共同承受了無法言說的痛苦。

而這場事件的波及範圍,遠不止於此。十一月初二日,慈禧再次降下懿旨,將珍妃手下的太監高萬枝處死。這一舉動,無疑是對珍妃的進一步打擊,也是對整個後宮的一次震懾。在這樁事件中,先後受到株連的珍妃手下的太監還有永祿、宣五、王長泰、聶德平等數十人。他們有的被發配充軍,有的被秘密處死,有的被立斃杖下。這些無辜的生命,在這場權力的漩渦中,成為了犧牲品。

2、珍妃第二次被懲處

光緒帝對珍妃獨寵,對隆裕卻是熟視無睹,甚至冷言相向,遭到隆裕報復。隆裕每看到光緒和珍妃幸福地在一起,就心生嫉恨,忍不住落淚,她無能為力,只得跑向慈禧那告狀,可是卻遭到慈禧的斥責。加上隆裕的性格不討喜,總是給慈禧帶來煩心事,讓慈禧覺得自己這侄女怎麼一點都不像自己,這麼沒出息,真是讓人失望。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 天天要聞


她感到很憋屈,就想法報復。

唐海沂《我的兩位姑母—珍妃、瑾妃》記載「白大姐說,隆裕為了報復,就和李蓮英及珍妃宮內的太監勾結起來,把一隻男人靴子放在珍妃的宮裡,妄圖污衊她有姦情。為了這件事白大姐也受過拷打。後來又因珍妃有一件衣服的料子和經常進宮演戲的一個戲子的衣料一樣(據說戲子的衣料是光緒送的),隆裕抓著這件事又大作文章,致使珍妃遭受廷杖(扒開衣服,用塗有黃油漆的竹竿打)。」

隆裕對於珍妃打擊後來也得到了太后的支持。

3、珍妃第三次遭懲處

而珍妃的一些新潮思想,如照相機事件等也引起了慈禧的反感,終於又一次引發了挨打事件:

小德張曾對自己過繼的孫子張仲忱說過,被記述在《我的祖父小德張》一書。

光緒成年大婚時,老祖宗作主,把她娘家的內侄女隆裕立為皇后。這正是光緒內心最不滿的大事,婚後對隆裕皇后就非常冷淡,對珍妃極為寵愛。……老祖宗看見後特別生氣。光緒經常臨幸珍妃宮,隆裕皇后就氣肚子,向老祖宗訴苦,說珍妃不好。……光緒曾用庫存的珍珠、翡翠為珍妃串制珍珠旗袍一件。有一天,二人在御花園散步,正在玩賞高興時,被老祖宗撞見,珍妃來不及換衣服了,老祖宗大怒道:『好哇!連我都沒捨得用這麼多珍珠串珠袍,你一個妃子竟敢這樣做。想當皇后怎麼著,誰封的?皇帝也太寵你了!』光緒和珍妃馬上跪在地上叩頭,請罪。老祖宗立即叫隨身的崔玉貴二總管給扒下來。回宮後還打了珍妃30竹竿子。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 天天要聞


小德張所談和德齡的《瀛台泣血記》中珍珠串珠袍事件能吻合,有可能是有史可據的珍妃二次獲罪受杖的記載。

伺候珍妃的白姓宮女,遭到牽連,她被驅逐出宮,失去了曾經的生活與依靠。這名宮女曾見證了珍妃的輝煌與落寞,她的離去,也象徵著珍妃在宮中的最後一點溫暖與牽掛的消逝。

4、珍妃第四次被懲處

珍妃生性大方,消費觀超前,花錢如流水,對於宮中的太監們時常有所賞賜。這些太監們得到了小恩小惠,自然對珍妃竭力奉承,都將她捧得高高的。時間一長,珍妃在這樣的環境中漸漸失去了自我節制,開始變得任性妄為,竟然在用錢上栽了個大跟頭。

在清朝的深宮大院,例銀制度如同一把雙刃劍,既為皇室成員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們的消費能力。皇后每年的例銀不過千兩,遞減至妃這一級別,每年僅300兩,嬪為200兩。這樣的例銀對於一位妃子來說,原本應該足夠維持體面的生活,然而,珍妃卻用度不足,又不會節省,導致虧空日甚。

珍妃,做為光緒帝的寵妃,美貌和機智並存,卻也因不善理財而陷入困境。她從小生活在富貴之家,對金錢並無太多概念,進入宮廷後,雖有了例銀的限制,她無法適應節儉的生活。她喜愛奢華的衣物、首飾和點心,喜歡重賞下人以獲得更多的尊崇,她常常花費大量例銀在這些方面。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 天天要聞


隨著虧空的日益嚴重,珍妃開始尋找各種方法來彌補這一缺口,於是,珍妃開始將目光投向了宮廷之外。她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暗中與商人勾結,進行各種非法交易,以此賺取錢財。

為了填補虧空,珍妃還走上了賣官鬻爵的道路。她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響力,在朝中為一些官員謀取職位,收取賄賂。這些官員為了討好珍妃,不惜重金相送,而珍妃也毫不避諱地收下這些賄賂。

然而,紙包不住火。珍妃的賣官鬻爵行為很快就被朝中的大臣們所知悉。他們紛紛向慈禧太后告狀,要求嚴懲珍妃。慈禧太后對珍妃的所作所為早已有所耳聞,但一直隱忍未發。如今見大臣們紛紛上奏,便順水推舟,將珍妃降為貴人,以示懲戒。

她因聰明伶俐、善解人意而得到光緒皇帝的寵愛,卻又因任性妄為、不知節制而走上了不歸路。她的賣官鬻爵行為不僅敗壞了自己的名聲,還連累了家人。

胡思敬《國聞備乘》中寫道:「初太后拷問珍妃,於密室中搜得一簿,內書某月日收入河南巡撫裕長饋金若干。

光緒當年十月二十九日下旨:「朕欽奉慈禧……皇太后懿旨……瑾妃、珍妃承侍掖廷,向稱淑慎……乃近來習尚浮華,屢有乞請之事,皇帝深慮漸不可長。據實面陳,若不量予儆戒,恐左右近侍藉以為夤緣蒙蔽之階,患有不可勝防者。瑾妃、珍妃均著降為貴人(第七等),以示薄懲,而肅內政。」……

最終珍妃遭受了後宮女人前所未有的酷刑——「褫衣廷杖」。這一刑罰,歷來都是針對朝中大臣的嚴懲,而珍妃卻成為了首位受此酷刑的嬪妃。慈禧太后對她下此毒手,不僅是對她個人的懲罰,更是藉此警告光緒帝,讓他明白在宮廷的權力鬥爭中,誰才是真正的掌權者。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 天天要聞

此時,在宮廷內部,光緒帝與慈禧太后之間的權力鬥爭相當激烈。光緒帝渴望掌權,推行變法,以挽救國家的危亡;而慈禧太后則堅守著舊有的權力格局,不願放權,而珍妃是光緒帝的重要支持者,她積极參与變法活動,為光緒帝出謀劃策。

在慈禧看來,珍妃的所作所為不僅破壞了宮廷的規矩,更是對她本人權力的挑戰。因此,她決定對珍妃進行嚴厲的懲罰,對她動用酷刑——「褫衣廷杖」以儆效尤。

據史書記載,當時珍妃被扒去衣物,趴在地上。太監們手持木棍,狠狠地打在她的身上。珍妃痛苦地呻吟著,但無人理睬,這場酷刑持續了整整一個時辰,珍妃幾乎昏死過去。

這場酷刑對珍妃來說,無疑是一場無法言說的噩夢。她的身體在這場殘酷的折磨中遭受了巨大的傷害,每一寸肌膚都彷彿被烈火灼燒,留下了觸目驚心的傷痕。那些傷痕如同一條條扭曲的藤蔓,在她的身體上蔓延開來,無情地侵蝕著她的健康與尊嚴。

珍妃在酷刑中疼痛難忍,她的身體不斷抽搐,汗水與淚水交織在一起,濕透了衣衫。

然而,對於珍妃來說,更讓她痛苦不堪的並非身體上的傷痕,而是精神上的羞辱和打擊。

太醫張仲元脈案對珍妃受傷的記載:

「抽搐氣閉,牙關緊閉」、「人事不醒,周身筋脈顫動」、「惡寒發燒,周身筋脈疼痛」

更為殘酷的是,珍妃遭到廷杖後掉了孩子並從此終身不孕。

此後,珍妃被幽閉於鍾粹宮後的北三所。珍妃曾經風光無限,如今卻成了宮廷中的笑柄和恥辱,從此再無出頭之日。

在《故宮通覽》的記述中,我們得以窺見這位曾經風光一時的妃子在生命最後階段的悲慘生活。

珍妃被囚禁在一個小院內,這裡原本是明代奶媽養老居留的地方,安靜而祥和。然而,當珍妃入住後,這裡卻變成了最黑暗、最痛苦的囚牢。

小院的正門被牢牢關上,打上內務府的十字封條。珍妃住在北房三間最西頭的一間,屋門從外面倒鎖著,吃飯、洗臉等日常所需均由下人從一扇活窗中端進遞出。這種與世隔絕的生活,對於曾經享受榮華富貴的珍妃來說,是巨大的打擊。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 天天要聞

珍妃的日常飲食為普通下人的飯食,粗糙無味,與她曾經的珍饈美味形成鮮明對比。

而且慈禧限制珍妃平時不準與人說話,讓珍妃忍受著常人無法忍受的孤獨和寂寞,讓她在無盡的黑暗和絕望中掙扎。

逢年過節或每月初一、十五,這些本是人們歡聚一堂、共享天倫之樂的日子,卻成了珍妃的受難日。看守她的一位老太監代表著慈禧的威嚴,對她進行訓斥。訓斥在午飯時進行,老太監指著珍妃的鼻子列數她的罪狀,珍妃只得跪著聽訓。

那位老太監,成為她揮之不去的噩夢。

每當午餐時分,老太監便準時出現在她的面前,那冰冷而嚴肅的面容,讓人心生寒意。他指著珍妃的鼻子,一字一句地列數著她的「罪狀」,聲音雖不高亢,卻如同重鎚一般,狠狠地敲打著她的自尊,讓她難以承受的。

訓斥結束後,珍妃還必須向上叩頭謝恩。

珍妃只得默默地跪在地上,聽著那些莫須有的罪名。在這個深宮之中,她已經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每一次的訓斥,都是對她尊嚴的踐踏,每一次的低頭,都是對她曾經尊貴身份的嘲諷。

更令人心痛的是,珍妃每天只許上一次廁所。這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種難以想像的折磨。

珍妃被投入井中,過程凄慘

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兵臨北京城下,國家面臨空前的危機。紫禁城中的慈禧太后,深感大勢已去,決定攜帶光緒皇帝等一干人等西逃西安,以避戰亂。然而,在這國家命運岌岌可危的緊要關頭,宮廷之內卻上演了一出令人扼腕的悲劇——珍妃被投入井中。

八國聯軍侵華之際,慈禧太后決定帶著光緒帝逃難。然而,她並不打算帶上珍妃。她以珍妃腿腳不便為理由,想要將她留在北京城內。珍妃堅決反對這一決定,她認為皇帝應該與紫禁城共存亡,不應該逃避。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慈禧太后,她下令將珍妃帶到樂壽堂的井口旁。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 天天要聞


在井口旁,珍妃與慈禧太后發生了激烈的爭執。她不肯聽從慈禧太后的命令,堅持自己的立場。慈禧太后怒不可遏,說「珍妃年輕貌美,必遭洋人侮辱,愧對列祖列宗」,下令將珍妃投入井中。

參與者崔玉貴描述了當時的場景:

「珍妃接到慈禧召見的懿旨後,由東北三所出來,經一段路才能到頤和軒。我(崔玉貴)在前邊引路,王德環在後邊伺候」。

珍小主進前叩頭,道吉祥,完了,就一直跪在地下,低頭聽訓。這時屋子靜得掉地下一根針都能聽得清楚。

老太后直截了當地說:『洋人要打進城裡來了。外頭亂糟糟,誰也保不定怎麼樣,萬一受到了污辱,那就丟盡了皇家的臉,也對不起列祖列宗,你應當明白。』話說得很堅決。老太后下巴揚著,眼連瞧也不瞧珍妃,靜等回話。

珍妃愣了一下說:『我明白,不曾給祖宗丟人。』

太后說:『你年輕,容易惹事!我們要避一避,帶你走不方便。』珍妃說:『您可以避一避,可以留皇上坐鎮京師,維持大局。』

就這幾句話戳了老太后的心窩子了,老太后馬上把臉一翻,大聲呵斥說:『你死在臨頭,還敢胡說。』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 天天要聞


珍妃說:『我沒有應死的罪!』珍小主的聲音雖然微弱,但卻充滿了堅定。她不相信自己就這樣不明不白地被判處死刑。

老太后卻沒有一絲動容,她的眼神冰冷而殘忍。她看著珍小主,就像看著一個無足輕重的玩物。老太后說:『不管你有罪沒罪,也得死!』

珍妃說:『我要見皇上一面。皇上沒讓我死!』

太后說:『皇上也救不了你。把她扔到井裡頭去。來人哪!』

就在這時,就這樣,崔玉貴和王德環一起連揪帶推,粗魯地抓住珍妃的手臂,將她從地上拖了起來。珍妃掙扎著,試圖掙脫他們的束縛,但她的力量在太監們的面前顯得如此微不足道。最終珍妃推到順貞門內的井裡,她自始至終嚷著要見皇上!最後大聲喊:『皇上,來世再報恩啦!』

傳說,當時的珍妃奮力掙扎,但無奈井口狹窄,太監和宮女們又人多勢眾,她最終被強行塞入了那口十寸井中。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 天天要聞


不過傳說大都不可信,現在「珍妃井」的構造並非珍妃被投入時的樣子。

由於慈禧西逃後來之後,每夜噩夢,慈禧就找高人,希望能通過某種方式驅散心頭的陰霾,就做了這個特殊的石頭件,將井口掩蓋上,還在孔洞間穿上了一根鐵棍。在現在看來,這樣能更好地保護人的安全,防止失足墜落其中,而在當時,這個設計便是為了將珍妃的魂魄鎖在井中。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 天天要聞


因此,珍妃當年被推下去的井口,是遠遠大於10寸的,大小應該與古代常見的水井差不多,足夠容納一個活人。

珍妃身後事

害死珍妃後,慈禧心中惶恐不安,於是命人將珍妃的屍骨打撈出來,以「貞烈殉節」的名義葬於阜成門外恩濟庄的宮女墓地。然而,這不過是慈禧太后自欺欺人的手段罷了,她試圖用這種方式掩蓋自己的罪行,平息珍妃的怨念、掩世人耳口。

到了民國二年。珍妃的姐姐瑾妃,此時已晉陞為兼祧皇考瑾貴妃。她深感瑾妃深知妹妹珍妃在生前備受光緒皇帝的寵愛,然而命運弄人,珍妃在宮廷的權力鬥爭中不幸成為犧牲品,最終落得個悲慘的結局。

看到妹妹的遭遇不公,心中充滿了對妹妹的思念與愧疚,因此決定在光緒皇帝的崇陵妃園寢中為妹妹修建一座陵墓,讓她得以安息。最終將珍妃遷葬至光緒皇帝的崇陵妃園寢,並為她修建了一個小靈堂,供奉珍妃的牌位。靈堂上懸掛的「精衛通誠」紙匾,頌揚了珍妃對光緒皇帝的一片真情。瑾妃每當思念妹妹時,她便會來到靈堂前,默默祈禱著妹妹能夠安息。這個小靈堂成為了她寄託哀思的地方,也是她對妹妹無盡思念的見證。

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慈禧下令將她塞進10寸井中,過程讓人心驚膽戰 - 天天要聞


總結:

珍妃被強行投入井中,這一過程之慘烈,讓人無法想像。一個活生生的女子,就這樣沉沒井底,她的驚恐、絕望和痛苦可想而知,即使現在想起來,也讓人心驚膽戰。

珍妃深受光緒帝的寵愛。然而,她卻不知收斂,恃寵而驕,擅自涉足後宮之外的朝政事務。在那個皇權至上的時代,後宮與外戚的爭鬥尤為激烈,而珍妃卻偏偏要涉足其中,與慈禧太后針鋒相對。她的行為深深觸怒了慈禧太后,也為她日後的悲慘命運埋下了伏筆。

珍妃的錯,不僅在於她的不知收斂,更在於她的無知與傲慢。她未能掂量自己的分量,在皇權鬥爭中與慈禧太后對著干,她以為憑藉光緒帝的寵愛,便可以肆無忌憚地行事,卻未曾想過,皇權之下,無人能倖免。

更為嚴重的是,珍妃還賣官鬻爵,謀取私利。這種行為不僅觸犯了朝廷的律法,更讓她的名聲掃地,也給她的家族帶來了極大的恥辱。在那個男尊女卑的時代,女性本就處於弱勢地位,而珍妃作為一個後宮嬪妃,更是無法擺脫這種束縛。她雖然有著新思想,但更多的受到了那個時代和社會的控制,因而珍妃的悲劇是必然。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 天天要聞

追溯古羅斯歷史,「俄羅斯」之名從哪裡來?

《基輔羅斯:東斯拉夫文明的起源》廣東人民出版社 肖瑜作為鄰國,俄羅斯經常被提及,國人並不陌生;若從革命史看,蘇聯與中國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然而,如果我們再進一步,去追問俄國的歷史,恐怕大多數人只能想到「沙皇」等名詞,缺乏整體性概觀。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 天天要聞

副市長降級2年後,再被查

四川省紀委監委6月26日消息,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許志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許志勛(資料圖)官方簡歷顯示,許志勛曾任資陽市副市長、市政府二級巡視員,2022年7月轉任資陽市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這也是官方首次披露,許志勛曾被降級處理。據介紹,許志勛,男,漢族,...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 天天要聞

聚焦武漢地鐵隧道一線,漢陽市政首獲國家科技進步獎

極目新聞記者 黎先才 通訊員 陳曉玉 袁曉雪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在北京舉行召開。極目新聞記者獲悉,武漢市漢陽市政參與的「隧道重大地質災害源探測評估及處置關鍵技術」科技成果獲評「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榮譽證書該項科技成果是漢陽市政聯合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等高校、科研...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 天天要聞

中央決定,孫志禹、李富民履新!

中央決定,孫志禹履新 6月26日,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領導班子(擴大)會議,宣布了黨中央關於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任職的決定:孫志禹同志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公開信息顯示,孫志禹,男,漢族,1968年5月生,吉林梨樹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著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