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2020年12月17日03:10:25 歷史 1901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橫掃山東六國(韓、趙、魏、楚、燕、齊),一統華夏,建立強大的秦朝。秦朝建立前後,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就是秦朝丞相李斯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是楚國上蔡人,秦朝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李斯在秦國攻滅六國統一中國的過程中貢獻巨大。他不僅勸說秦始皇攻滅六國成帝業,而且出謀劃策離間六國君臣。秦朝建立後,李斯主張郡縣制,並參與制定了秦朝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等工作。李斯還親自作《倉頡篇》七章作為課本,供人臨摹。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李斯

李斯可以說是秦國的第一開國功臣,而且可以說是建立了千秋偉業,澤被後世。然而李斯卻不得善終,人生結局極其悲慘,被趙高陷害,不僅自己被腰斬,而且被夷滅三族,令人唏噓不已。

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秦朝丞相,李斯為什麼最終鬥不過宦官趙高。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秦始皇與李斯

1.私心太重,把個人前途置於帝國命運之上

李斯出身貧寒,因此對權利和富貴尤為看重,生怕失去。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記載,李斯年輕時做了管理糧倉的小吏,看見廁所里的老鼠,吃的不幹凈,見了人和狗就落荒而逃,而偷吃糧倉糧食的老鼠,吃的好,不怕人和狗的打擾。由此李斯悟出他自己的人生哲理:一個人的成就主要由環境決定。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李斯

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李斯做出了人生的重大決定。他決定跟隨先秦最後一位儒家大師荀子修「帝王之術」,與韓非子是同學。學成後,由於秦國重視人才,李斯決定去秦國試試運氣。當時韓非子也在秦國向秦王獻策,但最終還是被李斯陷害致死。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荀子

李斯最終得到秦始皇重用,做了秦朝丞相。秦始皇第五次巡視時,在沙丘突然駕崩,駕崩前秦始皇下旨讓扶蘇回咸陽給自己辦喪事,意思很明顯就是讓扶蘇即位。

當時知道秦始皇死亡的人就是趙高,胡亥和李斯。趙高看到了機會,想篡改遺詔改立胡亥,但沒有李斯的同意,這件事辦不成。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秦始皇

李斯一開始還義正辭嚴,說不想背叛秦始皇。但最終趙高說扶蘇即位,你的相位就會被蒙恬取代,你也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李斯想起自己從小好不容易奮鬥到現在的帝國丞相的地位,不想失去手中的權力和富貴,因此被迫與趙高篡改遺詔改立胡亥為秦二世。這次選擇,是李斯命運的轉折點。

2.誤判秦二世的智商和理想,以為誰當皇帝自己都有用武之地

李斯遇雄主秦始皇,自己的才華和法家思想可以得到充分施展,自己的人生價值和追求也得以實現。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秦二世

李斯自認為秦二世雖然沒有秦始皇那麼雄才偉略,但念及自己幫他上位,以及自己對秦朝的功勞和自己的才華,應該還是可以穩坐丞相之位,保住自己的權力和榮華富貴的。

李斯誤以為秦二世也崇尚法家思想,因此自己對他還有價值。如果秦二世智商正常,希望秦朝穩定,應該還會重用自己。沒想到秦二世智商有問題,個人理想也是吃喝玩樂,認為賢明之君應該拿天下的一切來滿足自己,治理天下應該是臣下的事情。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秦二世

李斯為了討好秦二世,甚至寫了一篇《論督責書》拍馬屁,建議秦二世行督責之術,縱情玩樂,這樣才能顯示帝王的尊貴。秦二世為此高興不已,加緊大興土木,縱情聲色,天下為此苦之。

但自從陳勝吳廣起義,天下局勢越來越亂,再這樣下去,秦朝就完了。李斯為此聯合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上書勸秦二世停止修建阿房宮,免得民怨沸騰,沒想到最終三人被打入大牢。

馮去疾和馮劫都不堪屈辱自殺了。李斯自認為功勞大,更以為秦二世是智商正常的君王,便寫了《獄中上書》給秦二世,用反語曆數自己的七項「罪過」,實際上是自己對秦朝的七項豐功偉績。幻想著秦二世能像秦始皇或其他秦國先祖一樣,能納諫如流,認識到自己的功勞和價值,從而官復原職。諷刺的是,這封信被趙高截了下來,根本就沒到秦二世手裡。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李斯

秦二世專心於享樂,把所有政務幾乎都交給了趙高處理,李斯的案子也交給了趙高。這樣智商的秦二世,李斯縱有再大的功勞和能言善辯之才,命運也只能抓在趙高手裡。

3.誤判趙高,低估了趙高對權力的野心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趙高

李斯被趙高說服篡改秦始皇遺詔,改立胡亥為皇帝時,只想著保住自己的權力。他以為趙高立胡亥為帝,也是為了保住趙高自己繼續受寵的待遇,畢竟趙高是胡亥的老師。

本以為趙高與自己不會有太大的利益衝突,畢竟自己的功勞和才華在那放著呢。但李斯可能就是太自信了,不僅低估了趙高對權力的野心,更是小看了趙高的陰險。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趙高

趙高是玩弄權術的高手和陰謀家。他為了獨攬大權,建議秦二世盡量不要和百官見面,這樣不僅增加神秘性,而且也減少由於年輕犯錯被臣下看不起,從而影響皇帝威嚴和聖明的事情發生。秦二世居然認為正合朕意。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趙高指鹿為馬

李斯畢竟是秦朝的締造者之一,絕不願意看到秦朝被推翻。但天下已大亂,自己內心更是心急如焚。但秦二世躲在宮中享樂,自己無法覲見,正苦惱著。

影帝趙高找到李斯,說自己人微言輕,不好說秦二世的胡鬧享樂,您李斯是丞相,應該去勸勸秦二世不要光顧享受,要不秦朝就危險了。李斯說我沒辦法見到皇帝呢。趙高說皇帝有空了,我通知您過去。李斯為此還感激不已。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李斯

趙高準備的好戲上場了。趙高專挑秦二世縱情聲色玩得正嗨的時候,讓李斯過去給秦二世提意見。一次倒罷了,連著三次都是這樣,秦二世龍顏大怒。

秦二世對李斯提意見打攪自己享樂的事尤為不滿。《史記•李斯列傳》記載,二世怒曰:「吾常多閑日,丞相不來。吾方燕私,丞相輒來請事。丞相豈少我哉?且固我哉?」

大意就是,我平時很多閑的日子,丞相你不來,我現在玩得正嗨,丞相你就來請示搞事情,丞相你是看我年輕,看不起我嗎?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秦二世

趙高趁機說了醞釀已久的一些台詞,落井下石。趙高對秦二世說了李斯三條罪狀。首先,李斯認為對您有擁立之功,但沒有被封王,對您秦二世不滿呢。其次,李斯的兒子李由與陳勝吳廣有來往,恐怕要謀反,李斯脫不了關係。最後,李斯在朝中勢力龐大,在皇宮裡您說了算,出了皇宮就是李斯說了算

缺少思考力的秦二世瞬間感受到李斯對自己玩樂的威脅,下令要徹查李斯造反的事情。李斯知道後,開始反擊趙高,上書給秦二世說趙高獨攬朝政,野心很大,不處理趙高,皇上皇位可能不保。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趙高

但秦二世不僅對李斯的上書不以為然,而且居然把李斯的上書給趙高看了。這直接導致趙高與李斯的矛盾再也無法調和。

最終李斯被趙高屈打成招,承認謀反。聰明一世的李斯最終落得被腰斬於市並夷三族的下場。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李斯被殺

4.誤判公子扶蘇登基給自己的前途造成的影響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秦始皇長子扶蘇的評價是:「扶蘇為人仁」以及「剛毅而武勇, 信人而奮士"。

公子扶蘇由於勸諫秦始皇不要坑殺四百六十名術士,秦始皇大怒,將他發配到上郡,監督蒙恬大將軍修長城,抵禦匈奴。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公子扶蘇

如果公子扶蘇正常即位,以扶蘇的為人,李斯哪怕得不到重用,也大不了貶職或貶為平民,也不至於最終落得被腰斬和夷滅三族的悲慘下場。

李斯之所以要矯詔讓扶蘇自殺,無非怕扶蘇與自己政見不同,而蒙恬又與扶蘇關係密切,怕扶蘇不重用自己,也怕蒙恬搶了自己的相位。

但李斯選擇讓扶蘇即位,最終的結局肯定比選胡亥要好得多。

秦始皇駕崩後,丞相李斯為什麼鬥不過宦官趙高?一顆私心三個誤判 - 天天要聞

李斯

李斯從一介平民,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鬥,最終學有所成,輔佐秦始皇建立了千秋偉業,一直影響至今。但最終還是由於自己的私心太重,害死了扶蘇,錯選了秦二世,輕視了趙高,最終自己也不得善終。

看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李斯的私心加上誤判,毀了其一世英名,也最終毀了秦朝萬世基業。

秦二世何嘗不是為了一人享受,置萬民利益於不顧,最終身死國滅呢。

對於李斯的結局,大家還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本文由綠水青山歷史鏡原創。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7年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致敬重生 - 天天要聞

17年了,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致敬重生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汶川,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撕裂了土地、摧毀了山川,讓千萬個幸福家庭支離破碎,無數生命在災難中戛然而止。17年過去了,我們依然清晰地記得瓦礫堆中伸出的求援之手,記得八方馳援的感人身影,記得廢墟上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光。今天的汶川,早已在傷痛中涅槃重生,一棟棟嶄新的建築拔地而起,一...
馬廷賢撤離甘肅天水後的悲慘下場 - 天天要聞

馬廷賢撤離甘肅天水後的悲慘下場

1931年秋,馬廷賢憑藉「隴南綏靖指揮」頭銜穩固了對天水等14縣的控制,但其統治根基始終脆弱。一方面,轄區內賦稅繁重引發民怨,1932年初爆發「禮縣民團抗糧事件」,數千百姓圍攻縣城,雖被鎮壓卻動搖了基層統治;另一方面,四川、陝西地方軍閥對隴
神秘凈土拉達克:曾是中國藏區之一,今為印控克什米爾的一部分 - 天天要聞

神秘凈土拉達克:曾是中國藏區之一,今為印控克什米爾的一部分

中國西部邊陲,其實面臨著諸多挑戰。比較強勢的對手,自然是印度。印度這些年,不僅侵佔著藏南大片領土,在克什米爾地區,同樣咄咄逼人,大有當年英屬印度的氣勢。除了印度以外,巴基斯坦也是中國西部非常重要的一個鄰居。幸運的是,中巴關係不錯,因此雙方很
張效廉被決定逮捕!曾被批「官迷心竅、利令智昏」 - 天天要聞

張效廉被決定逮捕!曾被批「官迷心竅、利令智昏」

檢察日報正義網消息,正義網記者5月12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效廉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張效廉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張效廉 資料圖曾任省會城市市長公開簡歷顯示,張效廉1964年4月生,...
金朝「大定盛世」:被低估的輝煌時代 - 天天要聞

金朝「大定盛世」:被低估的輝煌時代

亂世開篇:危機四伏的金朝初期在 12 世紀的中華大地上,金朝,這個由女真族建立的王朝,宛如一顆崛起的新星,迅速在北方大地嶄露頭角。1115 年,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諸部後在上京會寧府立國,國號金 ,建元 「收國」。
張效廉被決定逮捕!卸任1年落馬,曾被批「官迷心竅、利令智昏」 - 天天要聞

張效廉被決定逮捕!卸任1年落馬,曾被批「官迷心竅、利令智昏」

正義網記者5月12日從最高人民檢察院獲悉,十三屆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效廉涉嫌受賄一案,由國家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張效廉作出逮捕決定。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中。張效廉 資料圖曾任省會城市市長公開簡歷顯示,張效廉1964年4月生,山東梁山人,1986年7月...
從2500人到滅遼:完顏阿骨打的傳奇逆襲 - 天天要聞

從2500人到滅遼:完顏阿骨打的傳奇逆襲

女真的蟄伏與覺醒在古老的華夏大地上,東北的白山黑水間,生活著一個古老的民族 —— 女真。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女真族在遼朝的統治下,艱難求生。遼朝統治者對女真族進行著殘酷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不僅索要大量的貢品,還時常欺辱女真百姓和各部落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