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16歲女子稱作「破瓜之年」,「破瓜」什麼意思?說來你別不信

2025年05月12日13:22:04 歷史 1728

我們在常看的古代背景文學作品裡可以看到,每當出現形容女子年齡的片段,就會出現「破瓜之年」用於告訴觀眾當前角色的年齡。

一般被「破瓜之年」形容的女子都是16歲的少女,這與「豆蔻年華」所形容的十三四歲的女孩還不一樣。

古代16歲女子稱作「破瓜之年」,「破瓜」什麼意思?說來你別不信 - 天天要聞

可是為什麼古人會引用「破瓜」二字用來形容女子年齡,「破瓜」的原本含義又是什麼呢?

一、「破瓜」的由來及衍生

想要具體探究「破瓜」的由來,就要將注意力集中到這個「瓜」字上。

古代16歲女子稱作「破瓜之年」,「破瓜」什麼意思?說來你別不信 - 天天要聞

古人豐富的想像力為我們的文字增添了無限趣味,這個「瓜」字也是如此。在早期的隸書和魏碑體中,「瓜」字可以被拆分為兩個「八」字。

且古人在形容年齡時常採用「乘法」計算,也就是「二八年華」指的不是二十八而是二八一十六,指女生十六歲。

所以「瓜」字因為自帶兩個「八」字被用指代十六,至於「破」字就是「到達,突破」的含義。

古代16歲女子稱作「破瓜之年」,「破瓜」什麼意思?說來你別不信 - 天天要聞

因此「破瓜」最初的含義是指女子已經到十六歲的年紀。早在南朝詩歌《碧玉歌》里就有「碧玉破瓜時,郎為情顛倒」,使用「破瓜」形容女子到了十六歲情竇初開的描寫方法。

當然詞語的含義並非一成不變的,「破瓜」一詞被沿用至唐朝也被增添更加豐富的內容。

因為瓜果的形象是青翠水嫩,再加上「破瓜」被用於描述剛剛成年的少女,所以許多唐朝詩人擅用「破瓜」形容女子正處於少女的青春年華階段。

古代16歲女子稱作「破瓜之年」,「破瓜」什麼意思?說來你別不信 - 天天要聞

與十六歲的含義相比要更加豐富,不過「十六歲」依舊是「破瓜」在眾多文學作品中的主要含義。

只是到了明清時期大量民俗小說被創作,其中也少不了對女子的描寫。

在這類民間作品中女子成年就意味著出嫁面對被破身的處境,因而「破瓜」與「破身」常常被一起使用。

古代16歲女子稱作「破瓜之年」,「破瓜」什麼意思?說來你別不信 - 天天要聞

又因為相似的詞語構成,所以在民間文學當中「破瓜」逐漸延伸出「破身」的含義,並被廣泛應用,甚至超越了它原本的意義。

針對這個現象清代學者瞿灝就在《通俗編》中批評,「破瓜」並沒有「破身」之意。

只是這也擋不住民間的應用,甚至被引申出了性暗示,與女子初婚或者初次性行為相聯繫。

古代16歲女子稱作「破瓜之年」,「破瓜」什麼意思?說來你別不信 - 天天要聞

不過拋去以上這些常見的寓意,「破瓜」其實還有一層十分罕見的意義。當初在滿人入關清朝被建立之初,因為要學習漢人文化但是出現誤差。

在少數文本中可以看到「破瓜」被拆分為八八六十四,用於形容六十四歲男子的用法。但是因為應用稀少,並未被民間認可。

二、男女的特殊年齡稱謂

無論男女在每個特殊的年齡階段都有自己專屬的年齡稱謂,這些不同的稱謂一般都是應用於幼年至少年時期。

古代16歲女子稱作「破瓜之年」,「破瓜」什麼意思?說來你別不信 - 天天要聞

自中年以後由於古代高齡人群稀少,所以男女對於高齡者的稱呼逐漸統一。

幼年時期對於男女孩童的年齡稱呼多是和對應年紀時期的特徵用作年齡代稱。剛出生的嬰兒被被稱為襁褓,2-3歲的孩子被統稱為孩提。

女子7-8歲,男子7-14歲因為其髮型是自然下垂的,所以用垂髫指代這個年齡的孩子。

古代16歲女子稱作「破瓜之年」,「破瓜」什麼意思?說來你別不信 - 天天要聞

再往上男女年紀稱呼就有明顯區分,女子一般用禮法婚嫁等詞語代稱,而男子則使用功名、社會責任來用作指代。

女子在12歲時佩戴金釵和在15歲時行及笄禮插上發簪,所以女子的12歲和15歲會使用金釵之年和及笄來做代稱。

而男子的13-15歲需要學習文舞禮儀,所以舞勺之年就是13-15男子的統稱。

古代16歲女子稱作「破瓜之年」,「破瓜」什麼意思?說來你別不信 - 天天要聞

不過男子在15歲會像女子一樣行束髮禮標誌著進入了青年時期,在20歲行加冠禮。所以男子就有了束髮和弱冠之年來描述15歲和20歲。

與男子不同,由於女子在古代通常承擔著生育責任,所以在20歲以後就有更多用於催婚的詞語來稱呼女子年齡,如摽梅之年或標梅之期。

在女子婚嫁或是超齡未嫁時也有相應的稱謂,夭桃被用於形容新娘年輕貌美。未嫁少女是用待字閨中描述,而怨女就是用來暗喻那些超齡未婚的女子。

古代16歲女子稱作「破瓜之年」,「破瓜」什麼意思?說來你別不信 - 天天要聞

三、統一的中老年稱呼

古代平均年齡較低,針對中老年等高齡人群的稱呼也不再區分男女,而是更多了一層責任和祝願。

古人對於三十歲以上的人群稱呼多是來自於《論語》中對不同年齡的描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描寫,也是古人最常用的年齡稱呼。

古代16歲女子稱作「破瓜之年」,「破瓜」什麼意思?說來你別不信 - 天天要聞

六十歲的老人被稱為花甲之年,取自六十年一花甲子的紀年規則。等老人到了七十歲就已經可以被稱為古稀之年,形容老人長壽。

而80-90歲的年紀則是耄耋之年,100歲是期頤之年都是以老人到達年紀後的狀態用作稱呼。

在這期間也不乏老人遇到特殊年紀時而衍生的奇特稱呼。繁體字「喜」字像是兩個「七」字疊加,就有了「喜壽」用來恭喜老人77歲高壽。

古代16歲女子稱作「破瓜之年」,「破瓜」什麼意思?說來你別不信 - 天天要聞

和「喜壽」一詞由來相同的詞語還有「米壽」,也是因為「米」字拆開是「八十八」而被稱呼88歲的老人,以及108歲被人稱呼為「茶壽」也是同理。

至於99歲的老人被人稱呼為「白壽」,是由於還差一歲就是百歲,所以「百」字缺少一橫就是「白」字而得出的稱呼。

古代16歲女子稱作「破瓜之年」,「破瓜」什麼意思?說來你別不信 - 天天要聞

很多時候這些高齡稱謂大部分會被用於形容男子高壽者,這是因為古代女子高壽者數量稀少。為此女子到了一定特殊年齡也有不同的稱呼。

常見的就是30-40歲女子被人稱誒半老徐娘,50歲的「知命」稱呼與男子通用。

等到了60歲以上就會被稱為耆艾,但是在民間大多是被稱為老嫗或是媼。

古代16歲女子稱作「破瓜之年」,「破瓜」什麼意思?說來你別不信 - 天天要聞

古代對於不同年紀的人的稱呼各不相同,但都是根據周圍環境例如在禮法、社會習慣尋找代稱詞。

這是古人精簡文字的智慧,也不乏拆字的趣味。也能從中看出古代文化變遷史和文字的演變。

參考資料

公共基礎知識備考:我國不同年齡的稱謂-敦化華圖 | 2023-12-30 08:10

年齡稱謂-古代指代年齡的稱呼-搜狗百科

破瓜的解釋|破瓜的意思|漢典「破瓜」詞語的解釋
-漢典

年齡稱謂-百度百科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76年醫學生涯、99年人生歷程!這個基地在嘉定落成,沉浸式回顧吳孟超一生 - 天天要聞

76年醫學生涯、99年人生歷程!這個基地在嘉定落成,沉浸式回顧吳孟超一生

今天,記者從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獲悉,該院科學家(吳孟超)精神教育基地落成,基地建築面積約830平方米,展陳實物400餘件,通過沉浸式展陳、實物展示和數字技術,全方位呈現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之父吳孟超的科學家精神。在展廳中央高懸直徑7.6米的小行星造型,這是國際第17606號小...
開國少將被救43年後,終於找到恩人,見面後抱頭大哭 - 天天要聞

開國少將被救43年後,終於找到恩人,見面後抱頭大哭

1940年,18歲的郭瑞蘭,為了救下落難的蔡永,假扮成他的妻子。後來,她父親病逝,於是孤身一人漂泊。蔡永後來成了開國少將,43年來一直尋找恩人。1983年,蔡永終於找到已成老農婦的郭瑞蘭,四目相對,滄海桑田,兩人抱頭痛哭。1983年冬天的時
貴州「殺妻滅子案」唯一目擊證人已離世 - 天天要聞

貴州「殺妻滅子案」唯一目擊證人已離世

6月12日,貴州李玉前「殺妻滅子案」重審二審的庭審進入到第三天,現代快報記者從被告李玉前的代理律師周兆成處了解到,該案唯一目擊證人已離世。李玉前(右)及其代理律師周兆成(左)2001年3月,貴州省六盤水市發生一起「殺妻滅子案」。現場沒有屍體,警方通過對殘留的血跡進行DNA鑒定,發現這些血跡屬於李玉前的妻子謝初...
「我是旗人,可我得說句公道話,這大清國啊,該亡。」 - 天天要聞

「我是旗人,可我得說句公道話,這大清國啊,該亡。」

大清國啊,曾經多風光,滿人靠著八旗制度打下江山,坐穩龍椅。可到了清朝末年,這國家就像個病秧子,喘口氣都費勁。我是旗人,祖上跟著太祖爺南征北戰,按理說該對大清感恩戴德,可我得說句公道話,這大清國啊,實在是爛透了,該亡。八旗制度是滿人老祖宗努爾
義烏李祖村,有了「新名字」! - 天天要聞

義烏李祖村,有了「新名字」!

你知道嗎?李祖村有了「新名字」現在你也可以叫它「小紅村」近日,「小紅村大會×瓶行宇宙創新節」正式啟幕。活動中,義烏後宅街道李祖村正式成為由小紅書發起的全國首批50餘個「小紅村」之一。今年3月,小紅書正式宣布推出「小紅村點亮計劃」,充分發揮平台數字能力,促進鄉村文旅發展。該計劃通過打造新地標、挖掘個性化...
卡米拉曾外祖母愛麗絲:做國王12年情婦,除丈夫外皆可交往 - 天天要聞

卡米拉曾外祖母愛麗絲:做國王12年情婦,除丈夫外皆可交往

在英國王室的輝煌歷史中,隱藏著無數不為人知的故事。卡米拉的曾外祖母愛麗絲·凱佩爾,以她的美貌與手腕,在維多利亞時代末的倫敦社交圈掀起波瀾。她從普通富商之女躍升為國王情婦,12年的風流歲月背後,是貴族社會的縱容與權力的博弈。她的故事究竟如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