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後一位鐵帽子王,揮霍完家產淪為窮人,晚年靠拉車維持生活

2020年12月11日22:55:18 歷史 1330

清朝共有12位鐵帽子王,其中有8位是清朝開國時立下赫赫戰功的皇親宗室,鐵帽子王甚至要比一般的親王的待遇和特權還要好,其封爵可是世襲罔替永遠不變,同時還能享有配饗太廟的特殊榮譽。還有4位鐵帽子王屬於後來恩封,他們在清朝中後期穩固江山而受封。從嚴格意義來講,戴鐵帽子的人其實一點都不「鐵」,人是可以隨時替換的,清朝對宗室諸王的管理也是非常嚴格,可以參考禮親王代善家族。鐵帽子王除了能夠世襲罔替,其俸祿也是非常優厚,歲俸銀一萬兩,祿米1萬斛,賜予世襲罔替王府,也稱鐵帽子王府。

清朝最後一位鐵帽子王,揮霍完家產淪為窮人,晚年靠拉車維持生活 - 天天要聞

清朝開國之初,皇室宗親的確為國家的穩定發展立下不少功勞,可是在國家的發展軌跡趨於穩定後,他們卻變成王朝的「寄生蟲」,八旗子弟和皇室貴族平日里只知道享樂,國語騎射本為八旗之根本,不知何時遭到捨棄。八旗人的後代稱為八旗子弟,如今多代指仗著祖上有功於國家而自己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清王朝中後期的腐敗觸目驚心,可統治者一直沉浸於天朝上國的美夢,最終將王朝推向深淵。清朝末年,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用堅船利炮轟開中國的大門,清政府只知道自保,不斷出賣國家主權,而清朝皇室仍然不知醒悟。

清朝最後一位鐵帽子王,揮霍完家產淪為窮人,晚年靠拉車維持生活 - 天天要聞

面對外國訓練有素的軍隊,八旗子弟顯得弱不禁風,他們早已經被鴉片掏空身體,上戰場也要背一桿煙槍。與清軍入關時相比,清朝後期的八旗子弟完全淪為王朝的「寄生蟲」。清朝不斷對外割地賠款,同時還要撥巨款來養活滿清皇室成員,如此怎能不滅亡。清朝滅亡後,其皇室成員的日子並不好過,有的王爺甚至還變賣府邸,為了生活而不得不外出務工。平日里大手大腳慣了,如今沒有清王朝作為支柱,他們都顯得有些不知所措。

清朝最後一位鐵帽子王晏森,他在清朝瀕臨滅亡時承襲克勤郡王爵,年輕時尚且還有鐵帽子王府作為最後的依靠,後來卻在建國前揮霍完所有家產,寧願淪為窮人,心態良好的晏森還主動上街頭拉車維持生活。從封建社會時期過來的人,還作為曾經清王朝的克勤郡王,其身份地位自然是非常尊貴的,能夠放下身段去拉車為生,也是很了不起的改變。

清朝最後一位鐵帽子王,揮霍完家產淪為窮人,晚年靠拉車維持生活 - 天天要聞

晏森的祖上是愛新覺羅·岳托,滿洲鑲紅旗人,清王朝的開國元勛,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孫子,皇太極後來念及其功績,追封克勤郡王。清乾隆年間,克勤郡王爵位成為世襲罔替,乃清初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爵位傳至晏森這一代人時,清王朝已經是瀕臨崩塌,各大鐵帽子王家族也早已是人才凋敝,只能是保全自己。由於生在特殊的年代,晏森還是得以機會繼承克勤郡王爵位,他也因此成為清朝最後一位鐵帽子王。

儘管清朝已經滅亡,晏森家族的財產還是非常充裕的,足夠幾代人穩定生活。可是晏森不願省吃儉用,以往如何花錢,後面還是繼續大手大腳花錢。除晏森以外,其他清朝皇室成員有的早已經揮霍完家產,最終只能流落街頭,戰亂使得清朝貴族失去尊貴的地位,甚至有很多人無法生存下去。晏森作為鐵帽子王,他還是過得蠻舒適的,凡是與政治有關的事情,他一概不參與,只過好自己的生活即可。

清朝最後一位鐵帽子王,揮霍完家產淪為窮人,晚年靠拉車維持生活 - 天天要聞

建國前夕,晏森已經將先祖留下的遺產揮霍殆盡,他為了能夠生存下去,於是放低姿態前往大街上拉車。通過自己的辛苦勞動來維持生活,晏森是非常值得尊重的。有的皇室成員認為自己身份尊貴,寧願餓死也不願工作討生,這也是晏森能夠活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原因之一。不得不說,晏森是一個思想開明的人,晚年時期他的生活雖然非常窘迫,但他並沒有因此放棄生活。拉車雖然辛苦點,但也是一份正經的工作,每當有人坐他的車,他總會笑臉相迎。

清朝最後一位鐵帽子王,揮霍完家產淪為窮人,晚年靠拉車維持生活 - 天天要聞

相比那些不願意接受思想改造的滿清遺老,這位最後的鐵帽子王算是非常「開竅」的人。有關清朝的歷史還有很多,有點人覺得看文字類歷史書非常乏味,百曉生為各位讀者推薦一本書籍,點擊下方的鏈接可以查看詳情,本書通過漫畫圖片的形式來展示歷史,非常適合青少年閱讀,幫助他們了解更多的歷史故事,感謝大家的支持。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 天天要聞

德國建歐洲最大軍隊,歷史重演的第一步?

6月27日,據媒體得到的一份法律草案顯示,德國政府計劃加快國防採購,以便使軍隊做好戰鬥準備。該文件稱,德國軍事實力的快速提升「絕不能因過於複雜的採購程序或冗長的授權流程而失敗」,同時警告稱,俄羅斯的軍事目標可能不僅僅是烏克蘭。此前德國總理在6月24日批准了一項預算框架,預計德國的軍事總開支將從2025年的950...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特朗普該看到什麼?

無論特朗普是否會出現在9月3日的閱兵儀式上,就全世界來看,正義必勝!文 | 海上客「中方是否計劃邀請特朗普參加九三閱兵儀式?」在昨天(6月30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日本共同社記者如此問道。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上周國新辦介紹了關於抗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邀請外國領導人的情況和安排。你的具體問題,我目前沒...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 天天要聞

和中國分庭抗禮?日本要開採海底稀土

在中國收緊稀土產品對外出口的背景下,作為資源貧國的日本決定「出道成為稀土生產國」,而他們的目光則聚焦于海底資源。據日經亞洲7月1日報道,日本計劃於明年1月正式啟動首個從近海礦床開採稀土礦物的試點項目。但不知是無意還是有心,在日本的相關報道中,似乎連篇累牘地都在強調有望解決「有無」,卻無人在意「成本」。...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 天天要聞

我們的1945|付瑞芝:「一切服從黨安排!」

今年11月,曾經的八路軍女戰士付瑞芝將迎來百歲生日。此刻再次回眸革命戰鬥中的烽火硝煙,抗戰歲月無疑是濃墨重彩且令人銘記的篇章。1925年11月,付瑞芝出生在山東臨沂蒼山縣(今蘭陵縣)湧泉村。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 天天要聞

原來它與荔枝是早有世仇啊

都在說長安的荔枝,我大吳越的楊梅表示不服。 當真不服。明朝的李東陽稱楊梅「價比隋珠」,因為在京城想吃到它實在不易——荔枝運到京城,不過是「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
你早,河北|一堂特殊的青春思政課;河北「獨角獸」再增一家;緊盯國企領域「逃逸式辭職」;關稅大限將至,誰是膽小鬼 - 天天要聞

你早,河北|一堂特殊的青春思政課;河北「獨角獸」再增一家;緊盯國企領域「逃逸式辭職」;關稅大限將至,誰是膽小鬼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30日召開會議,審議《黨中央決策議事協調機構工作條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習近平6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堅持從抓作風入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把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要求進一步落實到位。【10027.1萬名】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10027.1萬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