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遲要割上千刀,那要如何保證受刑之人不斷氣?古人有一特殊辦法

2020年08月12日23:44:15 歷史 1735

死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罰之一,早在文明開始之初便有死刑了,但是現如今世界已經有近一半的國家廢除了死刑,而保留死刑的國家,也是在罪犯犯有重大犯罪,耍手段極其殘忍,對社會影響極為惡劣的情況下才會執行的,而執行死刑的方式主要分為兩種,一個是注射死刑,另一個就是槍斃。

凌遲要割上千刀,那要如何保證受刑之人不斷氣?古人有一特殊辦法 - 天天要聞

而在古代執行死刑的方式可就多種多樣了,而且很多還極為的血腥和殘忍,首先主要執行死刑的方式為斬首,這種是相對於沒有犯重大犯罪的罪犯,而又構成了死罪的犯人而執行的。

一般來說這些犯人都要等到秋後才會問斬,在歷史上多有「秋冬行刑」的記載,漢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寫道:「王者配天,謂其道。天有四時,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時,通類也。天人所同有也。慶為春,賞為夏,罰為秋,刑為冬。」

凌遲要割上千刀,那要如何保證受刑之人不斷氣?古人有一特殊辦法 - 天天要聞

而除了斬首以外,在古代其他更殘酷的執行死刑方式大多都是立即執行的,比如說車裂、油涥等等,但是要說最慘無人道的絕對是凌遲了,凌遲也就是俗稱的「千刀萬剮」,即使是在古代這一刑罰也是不被列入正刑的,只用於極少數的罪犯。

凌遲這個詞語最早見於《荀子·宥坐篇》中:「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而作為刑罰出現則最早起源於遼代,《遼史·刑法志》記載:「死刑有絞、斬、凌遲之屬。」

凌遲要割上千刀,那要如何保證受刑之人不斷氣?古人有一特殊辦法 - 天天要聞

不過在遼代時期還沒有對犯人割那麼多刀,到了明朝時期對數量上的把控卻有極大的要求了,至少要割上千刀,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千刀萬剮」,而在歷史上受刑者被割數量最多的記錄也是在明朝,此人正是宦官劉瑾。

1510年(正德五年)劉瑾被明武宗朱厚照下令以「反逆」罪凌遲處死,朱厚照要求劊子手必須割滿三千三百刀,傳聞劉瑾被整整割了三天三夜,第一天執刑的時候還把劉瑾放回了大牢,給了他一碗白粥喝,補充體力第二天繼續割。

凌遲要割上千刀,那要如何保證受刑之人不斷氣?古人有一特殊辦法 - 天天要聞

沒想到這一次劊子手破了一個記錄,他超額完成了朱厚照交代的3300刀的任務,整整割了3600刀劉瑾才斷氣。很多人可能會感到好奇,劉瑾被割了這麼多刀劊子手是如何保證他不斷氣的呢?

原來,一般劊子手會從對致命部位造成影響比較小的地方割起,比如說大腿和胸膛上等肌肉組織比較多的地方,在受刑者因忍受不了疼痛而陷入昏迷的時候,劊子手還會在耳邊大聲的吆喝,以保證受刑者在保持清醒的時候受刑。

凌遲要割上千刀,那要如何保證受刑之人不斷氣?古人有一特殊辦法 - 天天要聞

這種殘酷的刑罰一直到延續得到清末戊戌變法之後,清朝因受到了各種矛盾的衝擊,修訂法律大臣沈家本趁時在光緒三十一年(1905)上奏請求刪除凌遲等重刑,從此以後凌遲這種酷刑才從法典上徹底的消失了,而現如今的我們哪怕僅僅是聽聞便覺不寒而慄了,可想而知受刑者要遭受多大的痛苦。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從皇商到破落戶:《紅樓夢》中薛家「商業帝國」崩塌之謎 - 天天要聞

從皇商到破落戶:《紅樓夢》中薛家「商業帝國」崩塌之謎

「豐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鐵。」在《紅樓夢》構建的那個繁華與衰落交織的世界裡,薛家,作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曾經以皇商身份坐擁巨富,其財富之盛,令人咋舌。然而,令人唏噓的是,這個曾經輝煌無比的商業家族卻逐漸走向了衰敗,從富可敵國的皇商淪為了破
巴勒斯坦的悲劇告訴我們,即便富士山炸了也不能收留日本人! - 天天要聞

巴勒斯坦的悲劇告訴我們,即便富士山炸了也不能收留日本人!

巴勒斯坦的悲劇:從家園到流離失所在中東那片飽經風霜的土地上,巴勒斯坦曾是橄欖樹搖曳的家園。然而,20世紀初,歷史的車輪碾碎了這裡的寧靜。1917年,英國發表《貝爾福宣言》,承諾支持猶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之家」。一戰後,英國接管巴勒斯坦,
安徽銅陵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何田被「雙開」 - 天天要聞

安徽銅陵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何田被「雙開」

根據安徽省紀委監委消息,日前,經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紀委監委對銅陵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務副市長何田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經查,何田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辜負組織培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接受旅遊活動安排,在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工作中不擔當、不作為;違背組織要求,在組織函詢...
1963年,巴鐵歸還我國5310平方公里,喀喇走廊有多重要? - 天天要聞

1963年,巴鐵歸還我國5310平方公里,喀喇走廊有多重要?

1963年3月2日,《中巴邊界協定》簽署,巴基斯坦將約5310平方公里的喀喇崑崙走廊土地歸還中國。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在和平談判中實現的領土回歸。這片土地不大不小,但它的位置非同尋常。它是古絲綢之路西出崑崙的咽喉,是新疆直通克什米爾、聯通
皇帝的女兒也愁嫁?揭秘古代公主婚姻背後的權力困局 - 天天要聞

皇帝的女兒也愁嫁?揭秘古代公主婚姻背後的權力困局

在古代,「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這句話幾乎是金科玉律。然而,真實的歷史卻揭開了這層華麗的面紗:從東晉到明清,無數金枝玉葉在婚姻中嘗盡苦澀。她們或是被政治聯姻捆綁,或是因制度缺陷淪為犧牲品,甚至有人至死未能體會夫妻之愛。這些故事背後,折射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