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執政時遺留下來的錯誤,嘉慶為何不予糾正?是他能力不足嗎?

2020年07月29日14:52:19 歷史 1179

現在比較公認的是清朝自乾隆中晚期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但我認為,清朝的下坡路不是乾隆單獨造成的,而是乾隆和嘉慶兩代皇帝共同的不作為把清朝拖入到深淵中。

乾隆執政時遺留下來的錯誤,嘉慶為何不予糾正?是他能力不足嗎? - 天天要聞

乾隆因為自己的好大喜功和奢靡生活,讓清朝的財政和民生陷入危機,結果就是清朝的國庫沒錢了,民間也爆發了如川陝白蓮教大起義這樣席捲整個西南地區的反清鬥爭。

但乾隆去世後,清朝是否有機會把下滑的局勢往上拉一拉?應該還是有機會的,當時的清朝只有內部問題,不像清末,因為國門的洞開,還面臨外部的壓力,所以,乾隆死後的清朝,問題雖然多,可面臨的局勢遠比清末內、外都亂要好得多。

乾隆晚期的清朝,所面臨的最大困難無非也就是兩點,財政和吏治,雍正給乾隆留下的家底很早就被折騰光了,為了緩解財政壓力,並順手給自己撈錢享受,乾隆制定了所謂的議罪銀制度,鼓勵犯罪的官員用錢贖罪。

這種議罪銀制度得來的錢大部分進入到乾隆的私庫中,供其享樂,結果就是,不但清朝的財政困難沒解決,反而助長了官員的貪腐之風,反正貪得再多,也可以花錢贖罪,總的來說還是賺錢的,只不過,老百姓就更苦了,被加倍的壓榨,川陝白蓮教起義就是這麼出現的。

乾隆執政時遺留下來的錯誤,嘉慶為何不予糾正?是他能力不足嗎? - 天天要聞

康熙加雍正的模式可以解決乾隆時期清朝走下坡路的危機

乾隆晚期面臨的財政和吏治上的困難,其實和康熙晚年差不多,康熙皇帝因為執政早、中期的三藩之亂、收復台灣、葛爾丹叛亂,包括末期的羅卜藏丹津叛亂等規模比較大的戰爭,同樣因戰爭成本的支出導致了朝廷財政上的虧空。

且清朝在康熙執政末期,也因為江山的穩固,以及康熙為了自己的聲譽,不忍對昔日功臣下狠手,貪腐的情況也很嚴重,吏治問題相當嚴重。

但康熙對此有很深刻的認識,麻煩總歸要解決,否則清朝的江山長不了,康熙在自己無力解決問題時,很聰明的選擇了剛硬的雍正皇帝作為繼承人幫助清朝回血。

乾隆執政時遺留下來的錯誤,嘉慶為何不予糾正?是他能力不足嗎? - 天天要聞

就像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康熙臨終前對雍正說的話:「把千鈞重擔託付於你」,康熙很明白自己遺留下來的困難是什麼?後繼之君應該承擔什麼?就是要把自己執政期間敗壞的財政和吏治問題解決,而選擇一個合適的繼承人就是康熙作為負責任聖君要做的事。

雍正果然也不負康熙之望,在位期間,頂著士紳們的罵名,努力糾正清朝在財政、稅收和吏治上的錯誤,勤勤懇懇的完成康熙交給他的任務和作為清朝皇帝的使命。

正是因為有康熙認錯選對繼承人在先,雍正糾錯能力強在後,才一舉扭轉了康熙執政末期顯現的頹勢,才有了乾隆登基之初,國庫豐盈,官員踏實,國無內亂,百姓安居的大好局面。

乾隆執政時遺留下來的錯誤,嘉慶為何不予糾正?是他能力不足嗎? - 天天要聞

因為乾隆的圈養,他的繼承人嘉慶沒有雍正的能力和魄力,無法解決面臨的困局

有雍正的先例在前,乾隆之後的嘉慶皇帝完全可以照貓畫虎,學習雍正就完事,可嘉慶卻沒能做到這一點,在位期間,也只是乾隆剛逝世時殺了一個和珅,甚至連和珅的黨羽都沒有過多追究。

嘉慶給出的信號就是,除了貪腐的首惡,一切照舊,他在執政時的行為也正是如此,並沒有對乾隆時期遺留下來的頑症進行如雍正對康熙那樣大刀闊斧的糾錯。

這才是乾隆時期清朝開始走下坡路,但沒有挽救回來,導致清朝持續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嘉慶承接了使命,但沒有做好,而他沒有做好的根本原因是能力不足,這個因也是乾隆種下的。

乾隆皇帝在位期間,因為有感於康熙晚年,各位皇子為爭奪皇位繼承權導致的血腥爭鬥,在繼續落實雍正皇帝密詔立儲的基礎上,開始對皇子們進行圈養。

康熙晚年,各位皇子都是有各自兼管的差事,康熙也允許皇子的學習理政和上戰場,以幫助自己治國。

所以,康熙的兒子們因為長期的理政實踐,以及爭奪皇位的殘酷性,個個都有著豐富的政治經驗,可以說,即使不是雍正,任意一個挑出來,治國都沒有大問題。

乾隆執政時遺留下來的錯誤,嘉慶為何不予糾正?是他能力不足嗎? - 天天要聞

到雍正時,為了杜絕這種皇族之間殘酷的爭鬥,雍正不但搞出密詔立儲這種制度,還主動出手,幫助乾隆消除了兄長弘時的威脅。

而乾隆就更進一步,他的兒子也多,於是乾脆的把皇子們集中在一起教育,而且,不允許他們主動參與國事,以免他們因為過多的獲得權力而升起爭奪皇位之心。

這樣一來,如康熙晚年皇子之間殘酷的鬥爭是沒有了,可皇子們也幾乎全部被培養成廢物,沒有爭鬥就沒有競爭力,沒有理政的經驗又何談治國?

乾隆自己活得又夠長,他的大多數兒子們在乾隆的長壽麵前,都對皇位繼承失去了信心,甘心做個混吃等死的親王貝勒,毫無上進之心。

乾隆執政時遺留下來的錯誤,嘉慶為何不予糾正?是他能力不足嗎? - 天天要聞

嘉慶皇帝也是這樣培養出來的,即使他的能力在乾隆諸皇子之間屬於上游,但因為鬥爭經驗和政治經驗的缺乏,能力是遠遠比不上康熙時期的皇子們,他之後的清朝皇帝也是一代比一代差,清朝最後甚至淪落到要靠一個女人來續命。

因此,在面對乾隆逝世後清朝的諸多困難時,能力差的嘉慶毫無解決的辦法,他沒有雍正的膽略和果決,也沒有雍正的冷酷,沒有敢得罪天下士紳的心,自然也就沒有變革的可能。

嘉慶唯一能和雍正相比的,大概就是「崇儉勤事」了,《清史稿》總結嘉慶「而吁咈之風,未遽睹焉,是可嘅已」,不就是在說他對清朝的困局放棄治療或採取保守治療?

嘉慶的不作為確實沒有讓他背負祖父雍正皇帝那般的罵名,還給自己混到個「仁宗」的謚號,可得到一個好謚號的後果就是讓乾隆末期遺留下的弊病繼續發展,清朝最終無可挽救。

乾隆執政時遺留下來的錯誤,嘉慶為何不予糾正?是他能力不足嗎? - 天天要聞

因此,綜上所述,清朝的下坡路是乾隆時期出現的,但完整的下坡路卻是嘉慶時期鑄就的,乾隆的揮霍無度加上嘉慶的糾錯能力差和不作為,這兩代皇帝的行為加在一起,才是清朝徹底走向下坡路而無法回頭的根本原因。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

新華社香港7月7日電 記者手記:夜泊維多利亞灣新華社記者黎雲1942年的一個夜晚,一條小船從維多利亞灣悄然駛出。船上乘坐的,有國民黨左派領袖何香凝、著名詩人柳亞子。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聞

跨越時空的歷史迴響:長沙醫學院學子走進何叔衡故居

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紅網時刻新聞7月7日訊(記者 任曄 實習生 周子怡 通訊員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長沙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同心振鄉,同心燃夢」團隊來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參觀學習。團隊參觀何叔衡故居。走進何叔衡故居,團隊成員們彷彿穿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 天天要聞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電 題:盧溝橋上,「90後」接棒「90後」抗戰親歷者 作者 杜燕 周錦麒 烈日下,盧溝橋上,已不見那位戴著草帽、向世界各地遊客講述抗戰歷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著藍色志願者馬甲的「90後」——鄭然。 接過93歲爺爺鄭福來的「歷史接力棒」,鄭然站在橋頭,向過往遊客講述銘刻於古橋的抗戰歷史與不屈精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 天天要聞

新聞8點見丨一位敵後劇團老兵的抗戰記憶

新聞8點見,多一點洞見。每天早晚8點與你準時相約,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戲劇,主人公黃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歲,頭髮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終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兩個月,每天晚上7點到9點,趁著這段最安靜,也是頭腦最清醒的時候,黃石文坐在養老院5樓的房間里,一字一字講出過往人生,面前的電腦將他...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 天天要聞

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在鹽城舉行

中國日報7月7日電,以"本土根基與人類情懷"為主題的"水鄉生態 文學點亮"國際安徒生獎得主分享會近日在鹽城草房子文學館舉行,標誌著"我心中的樂園——世界兒童文學草房子之旅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由生命樹文化促進中心、中共鹽城市鹽都區委宣傳部主辦,江蘇大縱湖文旅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鹽都,這片位於長三...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 天天要聞

明明黃河比長江短,為何卻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黃河明明比長江短,為何被稱為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像中國一樣,獨佔兩條河流究竟有多難?黃河vs長江數據顯示,黃河全長5464公里,比6300公里的長江短了836公里,更扎心的是,長江年徑流量9600億立方米,是黃河574億立方米的16.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 天天要聞

平型關大捷: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不可一世的日軍進逼山西「七七事變」爆發後,日本帝國主義挑起了全面侵華戰爭。平型關之戰是八路軍出征抗日的第一仗,意義十分重大。1937年9月23日凌晨,八路軍指揮部向115師下達了作戰命令。於是,朱德電令第115師「向平型關、靈丘間出動,機動側擊向平型關進攻之敵」。八路軍第115師主力由紅一軍改編,在平型關戰鬥中投入...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 天天要聞

「80後」縣長戴吉國,主動投案!他曾要求下屬不當反面案例「主角」

據云南玉溪市紀委監委7月7日消息:玉溪市華寧縣委副書記、縣長戴吉國涉嫌嚴重違紀違法,主動投案,目前正接受玉溪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戴吉國(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戴吉國,男,漢族,1982年8月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國共產黨黨員。戴吉國歷任江川縣委政研室主任,共青團江川縣委副書記、書記、青聯主席,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