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和親:僅有2位公主出嫁,卻達成3個目的,性價比高不高?

2020年07月03日21:08:03 歷史 1243

「和親」一詞,最早見於《周禮》、《禮記》與《左傳》等書。其意義被解釋為「和睦相親愛」。

因和親而締結為姻親關係,即「下嫁公主」,最早為漢高祖採用劉敬的策略。和親政策到了唐朝,開始盛行起來。唐高祖李淵未定關中前,曾欲行和親之策懷柔突厥。李淵曾曰:

「我當用長策以馭之,和親而使之……」

遺憾的是,此計未見實施。根據史料記載,在這之後,唐高祖數次許婚,但未見下嫁公主。

唐太宗和親:僅有2位公主出嫁,卻達成3個目的,性價比高不高? - 天天要聞

唐高祖李淵劇照

漢唐「和親」不盡相同

就戰略目標而言,和親可達拉攏、排擠、離間,甚至分化敵國。此外,在軍事目標上,借和親亦可達成「軍事同盟」的效果。

如貞觀二十三年(649),太宗去世、高宗繼位時,吐蕃贊普弄贊給長孫無忌寫了一封信,信中說道:「下有不忠者,願勒兵赴國討之。」故當年太宗嫁文成公主的效果,由此可見。

和親政策在漢代,僅是一種短效的「止痛劑」——其效果有限。然而,在隋唐時期,尤其唐初,和親乃是一種正式的對外策略。

唐太宗和親:僅有2位公主出嫁,卻達成3個目的,性價比高不高? - 天天要聞

唐太宗劇照

唐朝真正對外和親,始自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太宗以宗室女弘化公主,下嫁吐谷渾烏地也拔勒豆汗慕容諾曷缽。

唐初,突厥已分為東、西兩部。唐朝之所以與西突厥和親,實在是因為天下初定,在國內亟需安養生民。

至於與吐谷渾和親,是因為吐谷渾位置特殊,介於唐與吐蕃兩大國之間,所以唐朝特別想拉攏他們,以孤立並削弱突厥勢力。

所以在當時,和親一舉達成了三個目的:「遠交近攻」、「以夷制夷」、「拉攏(西)牽制(東)」。

總之,唐朝對外和親,乃恩威並施,是以堅強的武力作後盾。請婚同意與否,主導權都在唐朝廷,不像漢代是在受脅迫狀況下而不得不和親。

唐太宗和親:僅有2位公主出嫁,卻達成3個目的,性價比高不高? - 天天要聞

漢高祖劉邦劇照

貞觀時期,因和親而出嫁的公主,僅有2人

唐代17次對外和親,幾乎均由外蕃主動提出請求,而且當時雙方均處友好狀態。在太宗貞觀時期,實際出嫁公主,僅有2人——弘化公主和文成公主。

弘化公主嫁給了吐谷渾慕容諾曷缽。吐谷渾於隋代經常犯邊,在太宗時期則時附時叛。貞觀九年(635),太宗遣李靖與侯君集等率大軍討伐,吐谷渾大敗,其子慕容順立為可汗,稱臣內附於唐。

沒過多久,慕容順被臣下所弒,其子慕容諾曷缽即位,《舊唐書》載:

「諾曷缽入朝請婚……太宗以弘化公主妻之,資送甚厚。」

唐太宗和親:僅有2位公主出嫁,卻達成3個目的,性價比高不高? - 天天要聞

唐太宗劇照

這是太宗,也是唐初第一次正式嫁公主。從史料可見,唐朝在當時處於上位,而吐谷渾主動向太宗提出和親,且臣服於唐。

文成公主嫁給了吐蕃贊普弄贊。這是一次效果明顯且影響後世深遠的和親。《新唐書》載:

「(弄贊)為人慷慨才雄,長驅野馬、氂牛,馳刺之以為樂,西域諸國共臣之。」

由此可見,吐蕃以游牧為生,民風強悍,且生活條件與戰鬥條件相結合,文化雖較低落,但戰鬥力卻極為強大。

貞觀八年(634),弄贊派出使者朝貢,太宗派人撫慰之;弄贊接著奉表求婚,然而太宗未許之。

唐太宗和親:僅有2位公主出嫁,卻達成3個目的,性價比高不高? - 天天要聞

文成公主劇照

誰也沒有想到,弄贊竟發兵擊吐谷渾,掠其人畜,並率眾二十餘萬,停留在邊境。太宗遂派侯君集率兵出擊,弄贊因此退兵,遣使謝罪,並復請婚。這一次,太宗見弄贊態度誠懇,便答應了。

由此可見,哪怕吐蕃兵強馬壯,但此次「弄贊求婚之事」,唐朝並不是在屈辱之下達成和親,反是力戰而勝之後,方允和親之事。

因此,唐朝和親的作用與目的,並非僅是暫時「止痛」之用。

「和親」的性價比高不高?

唐與吐蕃聯姻後,雙邊關係頗為融洽,使唐朝有餘力經營西域。

如貞觀二十一年(647),唐即獲吐蕃之助,得以取龜茲;次年,王玄策發吐蕃及泥婆羅之兵以討中天竺,奠定了唐朝在西域的聲威。

唐太宗和親:僅有2位公主出嫁,卻達成3個目的,性價比高不高? - 天天要聞

唐太宗劇照

唐代和親的目的,雖不盡相同,但可以確認:它不僅可以建立和穩固君藩之間的關係,也促成了民族的融合、經濟的交流、文化的開拓。尤其在軍事上,它化解了西北邊防的威脅與壓力。

文成公主出嫁後,吐蕃曾遣使入唐請求蠶種、釀酒、製紙、墨等工匠之事;更由於通婚後,借交通之發展,中原的絲綢、茶葉及許多工藝、農耕技術得以傳入吐蕃;吐蕃的特產如馬、牛、羊、駱駝、金器、銀器與玉器等,都得以大量輸入中原。

太宗時期唐軍力強盛,雖可征討四方,卻勞師動眾且損耗國力,而和親,實不失是一種「性價比極高」的緩衝措施。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 天天要聞

北京「回南天」,東北下「梅雨」?因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時許,北京大興天宮院。尹亞飛/新京報/視覺中國2025年7月,北京彷彿進入廣東「回南天」,地鐵通道的牆壁上甚至掛上水珠。東北地區也連日陰雨綿綿,彷彿進入江淮「梅雨」季。潮濕、悶熱、黏膩的空氣,讓北方人感到陌生。「我們家現在講粵語。」有人如是調侃。還有人說:「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鄉的感覺。」另...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聞

痛別!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時15分,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現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原院長、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現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歲。王祖耆1927年出生於江蘇省無錫市;1945至1948年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電機系;1952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電機系碩士學位後於美國西北大學任助教;1955年9月與錢學森同船回國...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 天天要聞

沈從文婚外情長達8年,期間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談談

1936年北平一個冬夜,大作家沈從文失魂落魄地敲響了總布衚衕三號的大門。開門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著門外這位文壇好友,只見他一米六幾的個子在寒風中微微發抖,臉上滿是淚痕。能讓寫出《邊城》這般純凈文字的男人,哭成這樣,一定是天塌下來了。林徽因
外國船隻插五星紅旗避禍,國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 天天要聞

外國船隻插五星紅旗避禍,國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最近中東海域上演了一出"換旗求生"的戲碼,在霍爾木茲海峽這片火藥桶般的水域,外國商船們突然集體玩起了"變裝秀"——清一色掛上中國五星紅旗。 (在霍爾木茲海峽,大量外國船隻懸掛五星紅旗以避免....
郭永紅任天津市委組織部部長 - 天天要聞

郭永紅任天津市委組織部部長

7月9日,天津市委組織部領導幹部會議召開。市委書記陳敏爾主持會議,宣布中央有關任職通知和市委關於市委組織部主要負責同志任職的決定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關於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踐行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以嚴的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