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韓信背負胯下之辱的屠夫,最後是什麼下場?韓信的做法太高明

2020年05月23日19:32:26 歷史 1513

讓韓信背負胯下之辱的屠夫,最後是什麼下場?韓信的做法太高明 - 天天要聞

秦朝末年,諸侯混戰,群雄並起,當時六國殘餘勢力紛紛反撲,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揭竿而起,提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後來項羽,劉邦也成立了起義軍,亂世之中,要想獲得天下人才最重要,而當時首屈一指的兵家奇才就是韓信,韓信是漢朝著名的開國功臣,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被後人奉為兵仙,戰神,其謀戰派的理論引領中國2000多年兵家思想。

讓韓信背負胯下之辱的屠夫,最後是什麼下場?韓信的做法太高明 - 天天要聞

韓信,出生於公元前231年,他少年時期日子過得非常苦,常常靠別人救濟才能度日,就連他的母親死後都沒有錢辦喪事,當時下鄉南昌亭亭長看韓信非常可憐,經常接濟他,沒事就讓他來家裡蹭飯吃,而亭長的妻子卻不高興了,每次在韓信來之前就將飯給吃完了,等到韓信過來的時候啥都沒有,從此韓信一怒之下就再也沒有來蹭飯。

讓韓信背負胯下之辱的屠夫,最後是什麼下場?韓信的做法太高明 - 天天要聞

有一次韓信餓得沒辦法就去河裡釣魚,一個浣紗的大娘看見韓信餓的皮包骨頭,就將自己的飯菜給韓信吃,這樣一年過了幾十天,韓信也非常感激,他對大娘說:我以後會用金子報答你的施飯之恩,大娘卻生氣的說,大丈夫連自己都養不活,我是可憐你才給你飯吃,並不是希望你以後的報答。

讓韓信背負胯下之辱的屠夫,最後是什麼下場?韓信的做法太高明 - 天天要聞

當時淮陰城有一個屠夫,他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得很高大,而且還喜歡佩戴刀劍,其實不過是個膽小鬼,你要是不怕死,就拿你的劍來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的胯下爬過去,這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奇恥大辱,堂堂七尺男兒,怎麼能從別人的胯下爬過去?但韓信卻忍辱負重,真的從屠夫的胯下鑽爬過,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為他是膽小之輩。

讓韓信背負胯下之辱的屠夫,最後是什麼下場?韓信的做法太高明 - 天天要聞

後來陳勝吳廣揭竿而起,韓信也投靠了項羽麾下,可是項羽只讓他做了一個郎中,並沒有對他予以重用,韓信無奈之下就投靠劉邦,後來經過蕭何的舉薦,韓信逐漸執掌兵權,他滅趙,降燕,伐齊,攻楚,就連西楚霸王也敗在韓信手中,漢朝建立後,韓信被封為楚王,這時候他再次回到家鄉,見到了當年的屠夫。

讓韓信背負胯下之辱的屠夫,最後是什麼下場?韓信的做法太高明 - 天天要聞

韓信在富貴後並沒有殺了那個屠夫,而是讓他做了自己的護軍衛,他還對屠夫說,如果沒有當年的胯下之辱,也就沒有今天的韓信,韓信之所以不殺屠夫,一方面是因為自己已經功成名就,殺了他也於事無補,反而顯得自己是個小人,第2個原因是因為韓信已經封為楚王,這時候位高權重,這已經洗刷了他當年的胯下之辱,所以只要一個人足夠強大,那麼他曾經的經歷也會成為過眼雲煙。

讓韓信背負胯下之辱的屠夫,最後是什麼下場?韓信的做法太高明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 天天要聞

銘記歷史記憶,凝聚民族復興力量 | 新京報社論

▲資料圖:北京盧溝橋上的石獅。圖/新華社「我們是善戰的前鋒,我們是民眾的武裝,從無畏懼,決不屈服,永遠抵抗,直到把日寇逐出國境,自由的旗幟高高飄揚。」1939年,29歲的河北青年張松如離開正定省立七中,進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這一年,他以「公木」的筆名與音樂指導鄭律成合作創作了這一組《八路軍大合唱》。此前兩...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 天天要聞

誰能想到,一次無禮竟為秦國的崛起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眾所周知,分封制是周王朝的核心,而禮制則是其核心中的核心。那時候講的「禮」,跟現在的「禮」有很大的不同,但也有些相同之處。我們可以理解周「禮」為現在的「禮貌」,周朝貴族才講「禮貌」,普通國人、野人、蠻夷戎狄是不講的,或者說他們根本不知道這東
什麼是勝利? - 天天要聞

什麼是勝利?

戰爭的最終目標當然是取得勝利。 人們總是期望看到勝利的場景:扛著紅旗,將旗幟插到對方陣地上,歡呼雀躍,國與國開戰,誰都希望勝利。 但是,近年來的三場戰爭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現象....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辦法回現代,不料差點丟了小命! - 天天要聞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辦法回現代,不料差點丟了小命!

劇名《我的神使大人》04。穿越女偷偷鑽進一口大水缸里,她準備從這水缸里穿越回去。因為前幾天她就是從這水缸來到古代的,好不容易再找到這口大缸,穿越女高興壞了,畢竟在古代的每一天都太難熬了。晚上和一大堆太監住在一起,沒有風扇,沒有蚊香,呼嚕聲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