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國滅亡後,契丹人哪裡去了,為何今天56民族沒有契丹族

2020年05月11日16:52:06 歷史 1828

1000多年前,在中國的北方活躍著一個強大的民族——契丹。這個族群幾乎個個驍勇彪悍,打起仗似乎不要命一般。五代時,中華大地正處於分裂狀態,而契丹英雄耶律阿保機則憑藉過人的本領統一了契丹各部,並開始向外擴張。也就在這個特殊時期,石敬瑭送上了北方16州重地給契丹,後來遼以此為基業經常南下騷擾中原王朝。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哪裡去了,為何今天56民族沒有契丹族 - 天天要聞

遼人不但勇悍蠻橫,而且貪得無厭。趙匡胤統一中原後,宋王朝得以建立。然而宋在遼面前基本上就像羊面對狼一樣,雙方差距很大。即使楊家將上陣也不過僅僅與遼人勉強打個平手而已。蕭太后時期的遼一度達到了巔峰狀態,而宋在他們面前就只有挨打受氣的份兒。然而有盛就有衰,遼人後來也遇到了自己的掘墓人——女真人。這女真族也就是後來清的前身,這些人在長白山一帶居住,比起契丹人來說更加勇猛。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哪裡去了,為何今天56民族沒有契丹族 - 天天要聞

如果打個比方的話,宋是羊,遼就是狼,那麼金可以稱得上虎了。公元1125年,宋聯合金一起攻打遼國,並趕跑了遼天祚帝,北方的遼國滅亡。不過契丹人不會那麼輕易認輸,皇族耶律大石領著200來遼人一路向西狂奔,結果在西域可敦找到了當年留守當地的2萬契丹精兵,於是西遼國得以建立。這個時候,宋金正打得不亦樂乎,都無暇跑到西域去揍耶律大石,所以西遼還持續了不少的年頭。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哪裡去了,為何今天56民族沒有契丹族 - 天天要聞

然而好景不長,金國得意了沒多久,讓世界為之顫抖的蒙古人又崛起了。宋蒙合作,一口氣把女真金國又給滅了。成吉思汗沒有放過西域的遼國,於是把西遼給滅了。而兩次充當打手的宋朝也沒有好下場,隨後不久就被蒙古給滅了。再後來忽必烈就建立了大元。然而今天中國的56個民族卻沒有契丹族了,那麼遼滅了以後,契丹人都去哪兒了呢?難道已經不存在嗎?看完這些就明白了。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哪裡去了,為何今天56民族沒有契丹族 - 天天要聞

據史料所記,遼滅後,契丹人散居到了不同的地方,其中一部分則選擇居住在我國的南部雲貴地方。而在今天,雲南很多的居民還過著如契丹人一樣的生活,並且在很多習慣上都與古遼人非常相似。因此,專家們推測:他們就是契丹後裔。2004年,專家來到了雲南,並對莽、阿、蔣3大疑似契丹後人進行DNA檢測。

遼國滅亡後,契丹人哪裡去了,為何今天56民族沒有契丹族 - 天天要聞

後來大家驚喜地發現:這些契丹後代與達斡爾族之間的基因十分接近。所以專家們進一步確定:今天的達斡爾人就是昔日的契丹人。我們56個民族是一家,應該守望相助,互相尊敬,互相愛護。就如《天龍八部》里的契丹英雄蕭峰對待中原好漢那樣,大家互相扶持,和平相處,一起共同發展才對。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宋朝後權臣篡位絕跡!6大「封印」讓野心家有賊心沒賊膽? - 天天要聞

宋朝後權臣篡位絕跡!6大「封印」讓野心家有賊心沒賊膽?

公元960年正月初三,陳橋驛的寒風中,趙匡胤身披黃袍高呼「受策點檢為天子」。這場不流血的政變,不僅終結了五代十國的亂局,更悄然埋下一顆種子——自宋朝起,權臣篡位的劇本徹底謝幕。是什麼力量讓曹操、楊堅式的權臣神話不再上演?讓我們翻開史書,揭開
封建王朝的生死難題:重武還是重文?答案寫滿血淚史 - 天天要聞

封建王朝的生死難題:重武還是重文?答案寫滿血淚史

在歷史的長河中,封建王朝的興衰更替如同潮水般起起落落。無數帝王都在苦苦探尋著治國安邦的良方,然而,有一個難題卻始終困擾著他們,如同一個無法破解的死局——該如何平衡文與武的力量?重武,武將容易擁兵自重,威脅皇權;重文,又可能在面對外敵入侵時毫
宣華夫人狀告楊廣非禮她,楊廣上位後,宣華夫人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宣華夫人狀告楊廣非禮她,楊廣上位後,宣華夫人結局如何?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宣華夫人狀告楊廣非禮事件及其結局前言在隋朝宮廷權力的漩渦中,一位名叫陳氏的宮妃因勇敢狀告
晚清留學潮驚現跨國名場面!朝鮮千金留學日本太抓馬 - 天天要聞

晚清留學潮驚現跨國名場面!朝鮮千金留學日本太抓馬

誰懂啊!《人生若如初見》最近劇情直接放大招——朝鮮富商千金李珠姬現身日本留學,不僅攪亂革命黨「拉新」計劃,還和菽紅組成「跨國閨蜜團」,最後導致菽紅被退學!原來百年前留學圈就這麼精彩! 先給沒追劇的小夥伴補課!楊凱之原本想用李珠姬當「誘餌」,
一代廉吏于成龍累死公堂,康熙痛哭,親自為他做悼文! - 天天要聞

一代廉吏于成龍累死公堂,康熙痛哭,親自為他做悼文!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春日的江南,細雨綿綿。兩江總督于成龍正在公堂上審理一起關係民生的複雜案件,突然,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