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殿英把慈禧墓盜掠一空,為何被俘時僅剩兩件寶貝,其它的去哪了

2020年04月16日11:36:19 歷史 1559

如果不是掘盜清朝東陵慈禧墓,孫殿英這個民國軍閥的名字,可能並不會這麼響亮,因為他既無顯赫的身世,也沒有驕人的戰功。能讓後人記起的,唯有這次盜墓行為,時時遭到世人的唾罵。

據知情人透露,當年孫殿英打開東陵墓後,所擄掠的寶物多達三十幾車,數量相當龐大。

但是,到1947年春天,孫殿英在湯陰被俘時,身邊卻只剩下兩件寶物。這不禁讓人疑惑,其它寶貝到哪兒去了呢?

孫殿英把慈禧墓盜掠一空,為何被俘時僅剩兩件寶貝,其它的去哪了 - 天天要聞

(孫殿英掘開慈禧墓)

一、內部私分售賣

1928年,孫殿英以軍事演習為名,駐兵東陵,炸開了慈禧和乾隆陵墓,將兩座墓中的寶物劫掠一空。僅從當地老鄉處徵用的運寶車,就多達三十多輛,可見盜取的寶貝之多。

分贓的時候,除了留下大部分,孫殿英拿出10箱寶貝,由下屬官兵們瓜分,當時孫手下一個師長譚溫江,分到了很多寶貝,他把它們賣給了北平的一些商號,這事曝光後,這些寶貝或不知所終,或被軍管會追回,又不知落到了誰人的手上。

孫殿英還安排軍需處長李德䘵,帶著一部分,前往上海售賣,不過事後李德䘵自稱被坑,不僅錢沒收到,寶貝也被人騙走。

孫殿英把慈禧墓盜掠一空,為何被俘時僅剩兩件寶貝,其它的去哪了 - 天天要聞

(民國軍閥孫殿英)

二、四處賄賂逃避處罰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很快,這事傳到被馮玉祥趕出宮的溥儀耳朵里,末代皇帝勃然大怒,當著一幫哭成淚人的滿清遺老發誓:一定要親手宰了孫殿英,否則就不配做愛新覺羅的子孫。

滿清遺老遺少商議之後,由溥儀寫了訴狀,交到當時的民國政府蔣委員長手中,要求法辦孫殿英。

為了逃避處罰,孫殿英拿著盜來的珍寶,四處打點賄賂,他首先找到自己的頂頭上司,第六軍總司令徐源泉,將盜墓所得27件寶貝雙手奉上,只求徐替自己打通關節,但徐由於擔心軍事法庭查了此事受牽連,將寶物交給了軍事法庭。

孫殿英把慈禧墓盜掠一空,為何被俘時僅剩兩件寶貝,其它的去哪了 - 天天要聞

(慈禧墓的寶藏)

後來孫殿英逍遙法外,還得意地到處顯擺留下的寶貝,讓徐源泉捶胸頓足了好久,後悔把寶貝交了出去。

另外一個賄賂群體就是南京政府的要員們,孫殿英首先找到戴笠,把乾隆脖子所掛朝珠中最大的兩顆朱紅珠子,送給了戴笠,並委託他將一隻大個的翡翠西瓜送給了宋子文。

然後通過宋子文向宋美齡求情,將慈禧口中取出的一顆夜明珠和一包珍珠送給宋美齡,這顆無價之寶的夜明珠起到了關鍵的作用,宋美齡關照調查人員,拖延東陵盜寶案審判。

孫殿英把慈禧墓盜掠一空,為何被俘時僅剩兩件寶貝,其它的去哪了 - 天天要聞

(被趕出皇宮的溥儀)

孫殿英還將一把乾隆墓中的九龍寶劍,托戴笠送給蔣公,但戴笠並沒有守信轉送,而是留在了自己手中。後來,這把劍在戴笠墜機事件中損毀。

不止於此,凡是能說上話的地方和南京政府大員,孫殿英本著寧可送錯,絕不錯過的原則,見人就送。商震、閻錫山、王仲廉、朱綬光等數十人都收到過他送的寶貝。

三、換購武器軍備

上下關係打通後,孫殿英在法庭上慷慨陳詞,聲稱父親當年就是被旗人害死,自己掘墓並非只為盜寶,而是欲斬草除根,斷掉大清龍脈。

孫殿英把慈禧墓盜掠一空,為何被俘時僅剩兩件寶貝,其它的去哪了 - 天天要聞

(慈禧墓中的玉石西瓜)

孫殿英這一套歪理說出來,竟然得到了法庭的支持,尤其是馮玉祥,拉著孫殿英的手使勁搖,口裡只道:我倆的革命精神和目標一致,我幹活的,把末代皇帝趕出去了,你比我牛,你敢幹死的!

就這樣,在獻出了很大一部分盜取的寶貝後,孫殿英成功逃過了處罰,而繪製誅殺孫殿英圖,發誓手刃仇人的溥儀,無權無勢,並沒有人把他的話當回事,干吼吼幾聲後,也只能不了了之。

孫殿英把慈禧墓盜掠一空,為何被俘時僅剩兩件寶貝,其它的去哪了 - 天天要聞

(慈禧墓中的青釭劍)

盜墓事件風平浪靜後,武器軍需均要自給自足的雜牌軍閥孫殿英,找到外國軍火商,將餘下的寶貝一股腦換成了新式武器,其中包括528挺機槍、145門小炮、5000多支步槍,這些武器足夠裝備一個團,由此可見他所盜寶貝之多。

不過,有兩件寶物他既沒捨得送人,也沒換購武器,而是留給了自己,一件是當年外藩進貢給乾隆的玉石西瓜,另一件則是三國時期,常山趙子龍長坂坡七進七出,誅殺背劍將軍夏候恩後,所奪曹操的青釭劍。

孫殿英被俘以後,僅有的兩件寶貝被沒收充公,由於他並非罪大惡極,在關押期間受到了優待,但他對關押生活極不適應,不久病發身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 天天要聞

嚴守黨的組織紀律《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

老八路的底氣——趙予征點擊收聽:撰  稿:段  裕、葉  剛配  音:周  莉    1951年9月,中央軍委決定從駐新疆的一兵團六軍選調幹部組建西北軍區空軍司令部,那個時候人民解放軍進疆部隊正準備集體就地轉業,很多指戰員對新組建的人民空軍心馳神往。六軍十七師四十九團政委趙予征就是其中之一。趙予征趁著趙予征來...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 天天要聞

一批不同年代金銀錠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據新華社消息,中國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行唐末—五代、清、民國金銀錠入藏儀式。左為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右上為清代「湖北鹽厘局薛永陞」五十兩銀錠,右下為民國時期官方造幣廠生產的金錠。(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唐末—五代「紹」字五十兩銀錠,保留了船形錠的原始狀態,使今人可以直觀了解此歷史階段大宗商業交易的...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 天天要聞

中國海警5年來海上繳獲毒品超8噸、制毒物品超2噸

新京報訊 據中國海警消息,作為海上禁毒的主力軍,近年來,中國海警局以「凈海」「凈邊」「禁毒兩打兩控」等緝毒專項行動為有力抓手,以遏制毒品和制毒物品海上走私通道為主攻方向,重拳打擊懲治涉海毒品犯罪活動。2019年6月至今,各級海警機構海上繳獲毒品8.729噸(冰毒3.066噸、氯胺酮2.136噸、可卡因2.322噸、大麻0.778...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 天天要聞

董卓,曾經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 並沒有演義中那麼無能

董卓,作為東漢末年的一位重要政治軍事人物,其形象在後世的文學和歷史記載中往往被賦予了諸多負面標籤。然而,如果我們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尤其是《後漢書》和《三國志》等史書,可以發現董卓早年的形象與性格並非如《三國演義》中那般單一和極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