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就是王者:鼎、鬲的區別你知道么?

2020年03月31日20:56:50 歷史 1758

美器·青銅器藝術欣賞(一)

調和鼎鼐——青銅器中的烹煮器

文字的出現、青銅器的使用、城市的建立,是認定一種文明的三個條件,這已是世界的共識。青銅器的出現表明人們不僅能從自然中提取物質,而且能夠把兩種不同的物質進行合成,從而產生了另一種新物質。青銅器已不僅是一種器皿,而可以從這種器皿上折射出人們的生活方式、社會的意義以及器皿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價值,它已形成了一種青銅文化,一個漫長的青銅時代。

圖文/美術報 學術主持/撰文:王川(江蘇作家、畫家)

青銅就是王者:鼎、鬲的區別你知道么? - 天天要聞

商代的大禾人面方鼎

中國的青銅器早在馬家窯時代就出現,漢代之後衰落,其間經歷了3000年的歷史。中國的青銅器在世界上具有獨特的意義:一是它是作為禮器而被使用的;二是在青銅器上有銘文;三是它獨特的紋飾。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禮器的作用非常神聖,是供祭祀祖先的,以鼎最重要。鼎是一種深腹而有足的烹煮器,「鼎」字就像是一隻鼎。在中國的青銅器中,擺在第一位置的就是鼎,它不是一種普通的器皿,而是國之重器,非帝王諸侯而不能有。鼎是在祭祀時烹煮犧牲用的鍋,是獻祭祖先的,所以非常神聖。古代宰相的作用就如同「調和鼎鼐」。鼎在龍山文化中就有出現,古人將一種半圓形的陶器下面裝上三隻足,以便架起火來燒煮食物,三足是出於三角形穩定性的考慮,以後成了鼎最重要的特性。

青銅就是王者:鼎、鬲的區別你知道么? - 天天要聞

商代的饕餮紋鬲

一般都說「三足為鼎」,但鼎也有四足,圓鼎三足,方鼎四足。方鼎出現很早,司母戊大方鼎就是一例,它是商王為他的母親而製作的一隻重器。司者祠也,祭祀也;母者媽媽,戊是這位老太太的名字,司母戊大方鼎就是祭祀商王叫戊的媽媽的大型的方鼎。也有人譯「司」為「後」的,叫它後母戊大方鼎。

鼎的大小隨國力和個人的財力和需要而制,目前中國最大的鼎就是這隻司母戊大方鼎,高達133㎝,長110㎝,重875㎏。最小的鼎只有6.3㎝高,是一隻迷你鼎。

古代王者的鼎不止一隻,其數量要根據各人的身份來定,不可隨意亂制,天子或諸侯宮殿前就擺放著這些鼎,叫列鼎,明明白白地告訴人們他的身份是如何?天子應是用九鼎,以下用鼎數遞減: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一套鼎不論大小如何,其造型都是相同的。

鼎上都有耳,供提抬用,這種耳豎立在鼎的口沿之上,叫立耳。春秋之後鼎的體形變矮,上部加了蓋,耳便移到腹壁外伸出,叫附耳。楚國一向和中央鬧對立,自行一套,楚國的鼎耳斜斜向兩旁伸出,既不立也不附,而是叫撇耳,上部沒有蓋,這應算是鼎的第三種形式的耳,也可看做是楚國叫板中央的一種桀驁不馴。

青銅就是王者:鼎、鬲的區別你知道么? - 天天要聞

西周時的大克鼎

鼎身上的紋飾,商代多是饕餮紋,布滿全器。西周之後,多為帶狀的二方連續圖案。春秋戰國之後,鼎身是細密的螭紋和蟠虺紋。中國青銅器上的人像不多,有一隻大禾鼎卻是例外,這隻鼎出土於湖南寧鄉,是只方鼎。它一反常規地在鼎的四個面上以巨大的人面做紋飾,四個人面都是一個模樣,只具臉形,沒有鬚髮和頭飾,他們表情冷峻,顯示出一種威嚴,滿滿地充實著鼎的上下空間。鼎上稜角鑄造得異常鋒利,鼎體和四足上都有異常突出的扉棱,鋒芒畢露,咄咄逼人。這人面究竟是誰?帝王,還是神鬼?鼎上刻有「大禾」的銘文,似乎鑄造它的目的是為了祈求田裡的禾苗長得旺盛,那就是禾神嗎?給後代留下了一個千古之謎。

由於鼎的重要,鼎上多有銘,或是說明鑄鼎的目的,或是刻記某種事件,或者僅僅鐫有鑄造者或主人的名字。這些銘文有鑄在器外的,有鑄在器內的,也有鑄在人所難見的器物一角的。銘文最多的一隻鼎是毛公鼎,是西周晚期的青銅器,出土於陝西歧山的周原遺址,鼎的內腹里竟然鐫有499個字,這是中國單件器皿中的銘文最長者。

與鼎相似的,是鬲。鬲也是一種烹煮用具,是煮粥飯的。它的形狀與鼎相似,但兩者最大的區別是鬲是款足。「款足謂之鬲」、「空足曰鬲」。所謂款足或空足,就是指鬲的足是一種袋形,中間是空的,液體可以從鬲腹中流入到足中去。這樣在鬲下架火加熱,則鬲的受熱面積增大,易於燒熟。鬲早在陶器中出現,是受到動物下垂乳房的啟示,以後移用到青銅器中去,在西周中期很流行,足見周人農業生產的比重增加,糧食多了,鬲的數量就多了。

有一隻在陝西扶風出土的刖刑奴守門銅鬲。這只不足18㎝高的器皿既獨特又精緻,它是方形的,兩側有雙耳聳起,每耳的兩側都有兩條龍從下部爬攀在上,作回首還望狀。鬲的下部,原應是款足的地方,卻是做成了一隻箱式的結構,有四條螭龍做了足。在四足的中間的箱式結構正中,開有兩扇門,可以自由開啟。門的正中裝有一門閂,閂上的鈕是一個小小的奴隸,卻是只有一條腿。顯然,這是一個受了刖刑後的人。刖刑就是被砍去腿,是古代最殘忍的刑罰之一。一個奴隸在受了刖刑之後,失去了一條腿,還要被罰為主人守門,令人髮指!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宣華夫人狀告楊廣非禮她,楊廣上位後,宣華夫人結局如何? - 天天要聞

宣華夫人狀告楊廣非禮她,楊廣上位後,宣華夫人結局如何?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宣華夫人狀告楊廣非禮事件及其結局前言在隋朝宮廷權力的漩渦中,一位名叫陳氏的宮妃因勇敢狀告
晚清留學潮驚現跨國名場面!朝鮮千金留學日本太抓馬 - 天天要聞

晚清留學潮驚現跨國名場面!朝鮮千金留學日本太抓馬

誰懂啊!《人生若如初見》最近劇情直接放大招——朝鮮富商千金李珠姬現身日本留學,不僅攪亂革命黨「拉新」計劃,還和菽紅組成「跨國閨蜜團」,最後導致菽紅被退學!原來百年前留學圈就這麼精彩! 先給沒追劇的小夥伴補課!楊凱之原本想用李珠姬當「誘餌」,
一代廉吏于成龍累死公堂,康熙痛哭,親自為他做悼文! - 天天要聞

一代廉吏于成龍累死公堂,康熙痛哭,親自為他做悼文!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春日的江南,細雨綿綿。兩江總督于成龍正在公堂上審理一起關係民生的複雜案件,突然,他面
陳後主:擺爛界的祖師爺,憑啥比隋文帝楊堅活得還滋潤? - 天天要聞

陳後主:擺爛界的祖師爺,憑啥比隋文帝楊堅活得還滋潤?

前言今天咱們來聊一個堪稱「史上最強躺平學大師」——南陳後主陳叔寶。要說這位爺,那可真是把「擺爛」這門藝術玩到了極致,憑一己之力,硬生生把一個本就搖搖欲墜的王朝,加速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但最騷的操作是啥?是他亡國之後,居然比雄才大略的隋文帝
抗戰影像記憶|正義的審判 - 天天要聞

抗戰影像記憶|正義的審判

1956年6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特別軍事法庭在瀋陽首次開庭,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審判了36名日本侵華戰犯。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在中國自己的土地上,由中國人擔任審判官,獨立地審判外國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