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日前,徐匯區斜土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親鄰劇場內笑聲與驚嘆聲此起彼伏。防詐騙主題宣傳演出活動——《騙術現形記》首場上演,用「曲藝+反詐」的創新模式為社區治理注入文化動能。演齣劇照來自上海滑稽劇團的國家一級演員陳思清、曹毅等本土笑星依次登場,以地道的各地方言、生動詼諧的表演,把觀眾帶到生活化的情境當中,將快...
07月19日
6847
歷史
中新社昆明7月19日電 題:河泊所遺址:解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歷史敘事 中新社記者 韓帥南 「我們在河泊所遺址發現一條『T』字道路,路旁分布著建築區、水井等遺迹,根據道路指向找到了魏晉時期的城牆……」近日,在考古發掘現場,隨著河泊所遺址項目組成員(現場發掘)謝霍敏的介紹,一座兩千多年前的古代城市鮮活了起來。...
07月19日
4018
歷史
中新網北京7月19日電(徐婧 陳小雨)位於北京西城的妙應寺(也稱白塔寺)白塔,由尼泊爾工藝家阿尼哥主持設計與修建,已矗立京城700餘年。如今,一封「白塔手書」正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展出,這件曾藏在塔頂41年的抗戰文物再次和公眾見面。7月18日,北京白塔寺的阿尼哥塑像。徐婧 攝 「一處寺廟,和抗戰有何關聯?」盛夏的...
07月19日
4811
歷史
如果沒有他,我國不會有如今這960萬的國土;如果沒有他,我國將會損失160多萬的土地;如果沒有他,我國的西北屏障將不復存在。他是晚清的重臣,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他是誰?他究竟做了什麼?為何說沒有他,我國可能連800萬國土都沒有?大器晚成他就是
07月19日
1634
歷史
想像一下:你開墾的荒地剛長出麥苗,一群披著貂皮的貴族老爺策馬而來,插上旗幟高喊:「這地歸我家了!以後你種的糧食,得分我一半!」更氣人的是,他們轉頭立下家規:「這地永遠只能傳給長子,其他兒子餓死也別想分走一粒土!」——這就是中世紀歐洲農民的真
07月19日
1700
歷史
【揭陽文脈·聚焦】揭陽惠來:依海而生向海而興 濱海古邑揚帆深藍 【揭陽文脈·風物】「一化一海」雙擎驅動 十年重塑產業基因 【揭陽文脈·博覽】精雕細琢鏤萬象 惠來刀筆刻春秋【揭陽文脈·博覽】惠來海防遺址中的海洋文化密碼揭陽文脈·花地榕江(2025年第2期)...
07月19日
1644
歷史
每次看到網上又有人為「誰才是我們真正的國父」爭得面紅耳赤,我就有點哭笑不得。這都2025年了,互聯網信息爆炸成什麼樣了,怎麼還能在這個點上卡殼呢?其實吧,仔細想想,這種爭論之所以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對「國父」這個詞的理解,本身就帶著不
07月19日
1116
歷史
文/歷史勘探社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從 1894 年登基到 1917 年退位,尼古拉二世的統治如同一場註定失敗的航行,在革命的驚濤駭浪中撞向毀滅的礁石,最終連同他的家族一起,被歷史的洪流吞噬。
07月19日
1228
歷史
1825年的冬夜,湖南湘鄉荷葉塘的一間農舍里,一個十四歲的少年正在伏案苦讀。然而,大半宿的時間過去了,一篇《岳陽樓記》卻遲遲背不下來。這時,躲在房樑上的小偷都聽煩了,跳下來嘲諷他 「這麼笨還讀書」,然後把文章背了一遍揚長而去。
07月19日
1821
歷史
中國共產黨始終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了許多偉大的實踐成就,極大改變了社會面貌、促進了社會生產和人的全面發展,有力推動了中國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
07月19日
1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