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河南官二代,也是最倒霉的詩人,一生窮困潦倒,晚年死於凄涼

2025年06月14日06:42:10 歷史 1866

杜甫公元712年出生在河南鞏縣,家裡祖上是做官的。爺爺杜審言是初唐有名的詩人,父親當過縣令,小時候他跟著姑姑長大。姑姑對他特別好,後來他寫文章說小時候生病,姑姑為了救他把自己的孩子換了位置,最後他活下來了,姑姑的孩子沒挺過去。

他是河南官二代,也是最倒霉的詩人,一生窮困潦倒,晚年死於凄涼 - 天天要聞

二十歲那年開始到處玩,去了江南看風景,又到山東泰山。寫下「會當凌絕頂」的詩句。那時候日子還過得去,但父親35歲那年突然去世,家道中落。他去長安考公務員,結果考了十來年都沒考上。因為當時的宰相李林甫故意不讓考生通過考試。

他是河南官二代,也是最倒霉的詩人,一生窮困潦倒,晚年死於凄涼 - 天天要聞

杜甫在長安混了十年,天天給人寫詩求推薦,吃了不少閉門羹。後來寫了三篇賦獻給皇帝才被注意到,可還是沒考上。43歲才當上個小官,管倉庫的。回家發現小兒子餓死了,心裡很難過。這時候安史之亂爆發,長安打仗,他帶著家人到處逃難。

他是河南官二代,也是最倒霉的詩人,一生窮困潦倒,晚年死於凄涼 - 天天要聞

757年他跑去見新皇帝唐肅宗,路上被抓去關在長安。後來逃出來當了小官,但給朋友說情犯了錯,被貶到華州。路上看到戰爭帶來的慘狀,寫了《石壕吏》這些詩。759年實在受不了官場,辭了職去成都,靠朋友幫忙建了個草屋。

他是河南官二代,也是最倒霉的詩人,一生窮困潦倒,晚年死於凄涼 - 天天要聞

草屋後來被大風吹爛,他寫了「安得廣廈千萬間」的詩。765年朋友去世,他又開始流浪。最後幾年在四川夔州待著,寫了好多詩,包括有名的《登高》。770年冬天,杜甫在湖南湘江的船上去世,享年59歲。他的詩至今還在課本里,大家念著「安得廣廈千萬間」的時候,可能很少有人知道他當年過得多麼不容易。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學改名致敬英烈 - 天天要聞

中學改名致敬英烈

2014年9月30日是第一個中國烈士紀念日。在首個烈士紀念日到來的前一天,北京市丰台區南頂中學正式更名為北京市佟麟閣中學,以此紀念在抗日戰爭中以身殉國的第一位高級將領佟麟閣將軍。學校的更名背後,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這個故事還得從佟麟閣將
宗馥莉全拿未必穩?見證遺囑埋的雷 - 天天要聞

宗馥莉全拿未必穩?見證遺囑埋的雷

嘗試通過遺囑訂立的方式,猜一下宗老當時是怎麼想的? 按照網路披露的對宗馥莉最有利的是,宗慶後於 2020 年簽署遺囑,明確指出「所有境外資產由獨女宗馥莉繼承」。 依據現有的....
日本2025年大阪世博會中國館月壤同款來上海了! - 天天要聞

日本2025年大阪世博會中國館月壤同款來上海了!

在正舉辦的日本2025年大阪世博會上,月球正面、背面土壤樣品的零距離對比展示,在中國國家館內一經展出便引起觀眾大排長龍。如今,同一批月壤來到了上海世博會博物館。今年暑期的重磅展覽「九天攬月——中國探月工程20年」昨天在這裡啟幕。從一曲《東方紅》響徹太空,到嫦娥奔月書寫傳奇,中國探月工程將神話寫進了現實。「...
三代人默默守護新四軍無名女戰士墓81年,他們有個心愿 - 天天要聞

三代人默默守護新四軍無名女戰士墓81年,他們有個心愿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石怡鋒 楊朝波 藍震 實習生 梁毓馨 徐逸樂「也許我們永遠不知道她是誰,但我們知道她為了誰。」這是湖州市長興縣泗安鎮長潮岕村村民胡學健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這個「她」,和胡家並沒有交情,但因其父胡阿新的一句承諾,自1944年至今81年間,胡家三代一直默默守護著這座無名女戰士墓。得知潮新聞聯合...
為滇緬公路「正名」 - 天天要聞

為滇緬公路「正名」

盛夏時分,記者走進雲南省漾濞彝族自治縣(下稱「漾濞縣」)蒼山西鎮秀嶺村大山深處,一條車路宛如飄帶纏繞山間,從山腳盤旋而上直至山頂,這裡就是被譽為「中國抗戰的生命線」的滇緬公路的一段。「這一段滇緬公路現在還保留著彈石路面,汽車行駛在上面嗡嗡作
【尋訪抗戰印跡 傳承復興力量】歲月流轉,紅色記憶永存——尋訪大別山下的抗戰烽火 - 天天要聞

【尋訪抗戰印跡 傳承復興力量】歲月流轉,紅色記憶永存——尋訪大別山下的抗戰烽火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大別山,南依長江,北抵淮河,橫亘鄂豫皖三省交界。這是一座紅色的山,革命的山,英雄的山,精神的山,浸染烈士鮮血的山。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作為大別山主脈的延伸,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革命戰爭年代,岳西縣有4萬英雄兒女獻出寶貴生命,占當時全縣人口的四分之一。歲月崢嶸,青山巍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