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不是發達國家:名牌包包撐不住面子、服務業撐不起發達國家

2025年05月22日06:22:06 歷史 1653

校尉出品、必屬精品!

本號為公眾號《校尉講武堂》在頭條的主賬號,此外別無分號。

周六晚繼續在視頻號與西瓜視頻同步直播,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過去看看。

寫作長文是很累,寫成長文也很爽。我寫長文爽且累,希望大家讀得爽!

人類社會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真正的豪門養移體、居移氣,自帶上位者氣場,沒必要裝更不喜歡裝,底層民眾忙於一日三餐,沒條件裝更沒心情裝,唯有不上不下的中產、小資,往往熱衷於打腫臉充胖子沒事裝屄。

尤其是那些節衣縮食買名牌包包,可以食無肉、不可出無包的精緻女,更是把裝屄二字演繹得入木三分。

中國是不是發達國家:名牌包包撐不住面子、服務業撐不起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靠奢侈提包來支撐社會地位,人未必窮,但心是真窮

中國是不是發達國家:名牌包包撐不住面子、服務業撐不起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在這點上,姚安娜與王思聰就是最好的例子,因為人家用不著裝

國際社會同樣如此。

窮國的人民,從來不否認自己是發展中國家,富裕國家的人民,也對自己的發達國家身份無感。生活不如意時,富國子民往往會發出靈魂拷問:到底誰才是發達國家?

唯有那些想發達又不夠資格的奇葩,才會將發達國家四個字鑲了金邊、掛在嘴邊,如同祥林嫂一般不停地念叨。

比如我們東北角上的宇宙國,自從得了那塊發達國家的金字招牌,就恨不得將其釘在腦門上昭告天下,生怕別人不知道。

再比如我們西南角上的蜥蜴國,因為始終得不到別人的承認,索性就自己把自己認證為發達國家,另外還加掛了第二軍事強國、世界第三強國兩塊牌子。

中國是不是發達國家:名牌包包撐不住面子、服務業撐不起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豪哥哥的視頻是不太厚道,但蜥蜴國的心理承受能力確實也不高

相比他們兩位奇葩鄰居,中國人的表現,就淡定從容了許多。

對於西方國家追著送上門的發達國家招牌,中國人從來都是微微一笑:我們還有很多人月薪三千、甚至都沒時間操心國家大事,我們還不符合發達國家的標準、只是純粹的發展中國家。

但這種淡定從容,卻是最近十來年才培養起來的。在此之前,面對國際社會的嘲笑,其實我們也很玻璃心。

比如2008年北京奧運會,幾位美國運動員戴口罩的行為,就引發了國內輿論的強烈批評,認為這是對中國的公開羞辱。

中國是不是發達國家:名牌包包撐不住面子、服務業撐不起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霧霾之中的北京CBD

可回過頭看,當時中國的環境污染確實很嚴重。外來者戴上口罩,只是必要的保護。

包括後來美國大使館率先發布北京的懸浮物污染指數,固然有攻擊、抹黑中國的嫌疑,但首先是問題確實存在,人家才有借題發揮的空間。

這種不算善意但卻基於客觀現實的批評,我們也不能接受,說明當時的我們,確實缺乏大國公民該有的心態。

物質決定意識

王思聰、姚安娜可以無視別人的眼光,是因為有家族底蘊。

像校尉這種出身寒微的普通農家子弟,就總是過於在意外界的評價,很難通透地活成自己希望的樣子。在自尊與自卑之間稍微一蹉跎,就發覺過去了大半輩子。

同理,中國人的大國心態不會憑空產生,同樣需要大國地位的支撐、培育。

相比急於通過2008年奧運會證明自己的中國人,今天的我們,可以對發達國家地位淡然處之,不是因為修鍊了老莊之術、達到了超然物外的聖人境界,而是因為,在國家綜合實力與民眾生活水平等方面,我們已經擁有了平視甚至俯視發達國家的底氣與自信!

就跟王思聰、姚安娜一樣,現在的我們,已經用不著證明自己。因為不管是攆著美軍航母編隊跑的055大驅,還是天涯六比零的J10C,都已經給出了最完美的邏輯推理過程。

槍杆子裡面出政權,槍杆子裡面還出大國地位、出大國心態!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大國心態,就是上層建築的一部分。

孔夫子說過,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

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國心態的建立,就是典型的文事,因而它們都離不開武備的支撐。而文事也罷、武備也罷,它們共同的基礎,就是以工業化為核心支柱的經濟建設。

關於什麼是發達國家,根據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制定的標準,包括了人均GDP超過2萬美元,人均國民總收入超過1.3萬美元,服務業國民經濟佔比超過60%,以及社會發展指數、人均預期壽命、科技研發投入、社會保障體系等一系列複雜的指標。

但在校尉看來,上面的指標,其實是典型的因人設崗,屬於先有人再定標準,與蘿蔔招聘沒有本質區別。

因為這些指標,就是根據西方發達國家量身定做的。

這就好比,博爾特是公認的百米飛人,同時天賦異稟尿得很遠。

因此,體育界就將尿得遠確定為飛人的標準之一,並且大力推廣。

可是不是尿得遠,跟百米飛人有個蛋的關係啊!

標準之爭,其實就是文化之爭,其實就是國際社會主導權之爭。

符合西方標準的,西方才會賜予發達國家地位。如果西方將一個跟西方國家截然不同的國家定義為發達國家,那不等於是在否定自己嗎?

關於這點,所謂的諾貝爾和平獎、文學獎,所謂的奧斯卡,所謂的國際時裝大賽,所有這些缺乏客觀標準的文科獎項,其底層邏輯都是相通的,就是一種高級的PUA話術、一種高級的服從性測試、一種高級的宗教洗腦。

校尉記得,早在中學階段,校尉就產生了一個疑問:我們有自己的世界觀、審美觀、價值觀,憑什麼什麼都要按照西方的規則來玩?

這個疑問,後來逐漸得到了解答。

我們要通過融入西方主導的國際社會發展自己,所以必須承認並接受他們制定的遊戲規則。

可當我們成長起來之後,我們也必將基於自己的文化體系,來修訂這套充滿盎撒海盜文化、隱性殖民文化的遊戲規則。

普通中國人開始無視所謂的發達國家身份,其實就是文化自信復甦後很自然的大國精神外溢。

我們不僅無視西方定義的發達國家,我們還將重新定義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發達國家。

具體說說現行發達國家評價標準。

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以美元計價的方式與主要指標,比如人均GDP、人均國民總收入,其實並不能真實反映人們的生活水平。

按照現在的匯率,人民幣與美元的比價大約為7.2:1,也即一百美元可以兌換720元人民幣。

可一百美元在美國的購買力,能夠跟720元人民幣在中國的購買力比擬嗎?

有人可能還會狡辯,說人家掙的是美元。

但別忘了,發達國家指標並不考慮你掙的是什麼貨幣、在什麼地方消費,而是統一折算為美元進行計價。

你掙一萬美元、花一萬美元就算髮達國家,我掙7.2萬人民幣、花7.2萬人民幣才算髮達國家,那我倆到底誰的生活水平高?

正因貨幣的實際購買力與匯率存在巨大的差異,因此,很多權威的統計機構,都不再把GDP當成衡量經濟總量的第一指標,而是將其轉化為購買力平價GDP。

即便如此,各國的統計方法千差萬別。

比如美國不僅金融、法律方面的服務業GDP虛高,甚至把家庭主婦的勞動、自住房屋理論上的租金都折算到GDP中,印度更是連牛糞都計入了GDP。

基於這樣的數據來認證發達國家,結果不可能準確。

既然計價基準就出現了嚴重的偏差,發達國家這塊金字招牌,自然也就失去了權威性,所以蜥蜴國都敢自封發達國家。

除了計價基準,有些具體的指標,其實也設定得不夠科學。

比如服務業佔比超過60%,就是因為,西方發達國家已經過了工業化的高峰期,實體產業佔比開始下降,因而服務業的佔比必然會上升。

但在校尉看來,過高的服務業佔比,其實屬於反向指標,反而預示著國家的衰落。

以美國獨步天下的1945年為例,其三大產業的GDP佔比分別為農業17%,工業48%,服務業只有35%。

這是戰時經濟,只能作為特例,我們再來看美國如日中天的七十年代。1975年,美國三大產業的內GDP佔比分別為農業3.2%、工業28.4%、服務業高達68.4%。

一天之中,中午12點的陽光最強烈,但卻是下午兩三點氣溫最高。一年之中,夏至太陽威力最大,但卻是夏至後二十來天的三伏最熱。

註:根據天干地支曆法,夏至後三庚入伏,也即夏至節氣後的第三個庚日入伏。因此,三伏天與夏至的時間間隔並不固定,理論上從21天到30天都有可能。

同理,美國的七十年代,就相當於他的下午兩三點和三伏天。

這個時候,接近70%的服務業,其實已經屬於超高指標,只不過它的惡果還不會很快呈現。

既然說服務業佔比太高不好,那麼,到底怎樣的比例才合適呢?

以中國為例,最近十來年,自改革開放初期的粗放型快速發展之後,中國經濟產業結構逐漸進入成熟期,同時工業化成果開始集中展現,因此,這個階段中國的產業結構,就很能說明問題。

十年前的2014年,三大產業國內GDP佔比分別為第一產業9.2%、產值5.8萬億元,第二產業42.6%、產值27.1萬億元,第三產業48.2%、產值30.7萬億元。

五年前的2019年,三大產業國內GDP佔比分別為第一產業7.1%、產值7萬億元,第二產業39.0%、產值38.6萬億元,第三產業53.9%、產值53.4萬億元。

2024年,中國三大產業國內GDP佔比分別為第一產業6.8%、產值9.1萬億元,第二產業36.5%、產值49.2萬億元,第三產業56.7%、產值76.6萬億元。

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雖然我們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依然在穩步增長,但增長速度遠不如第三產業,因此,第三產業的比重逐漸從48.2%攀升到56.7%,第二產業的佔比卻從42.6%多下降到36.5%。

可喜的是,我們的第一產業也即農林牧漁跟上了發展節奏,始終保持在9%左右,遠超美國等發達國家。

前面說了,1975年的美國,農業佔比就只剩下了3.2%。

再看一下美國2024年的數據,其三大產業產值分別為0.25萬億、5.06萬億、24.13萬億美元,GDP佔比分別為0.85%、17.19%、81.96%。

以2024年平均匯率計算,當年中國的農業產值相當於1.28萬億美元,是美國的5倍。

看到這個數據時,校尉都嚇了一跳,因為這與我們腦子裡的概念完全不同。

不是說美國的農業最先進、最發達,同時還是中國最重要的農產品進口國嗎?

不是說中美貿易戰包括本輪關稅戰,中國就特別針對美國的農產品發起反擊嗎?

中國是不是發達國家:名牌包包撐不住面子、服務業撐不起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搞來搞去,對中國的農業產值來說,美國的農產品,原來就是個無足輕重的添頭!

由於中美兩國的統計口徑不同,中國將食品加工計入了第一產業,美國則將食品加工計入了第二產業。因此,單純對比第一產業,可能對美國有點不公平。

但即便是把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合併到一起,中國的實體產業產值和GDP佔比也徹底碾壓美國——不僅碾壓現在的美國,同時也碾壓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美國。

不管是1975年的美國還是2024年的美國,中國的產業結構明顯更健康、更有發展潛力。

校尉認為,要確保國家的發展潛力,服務業的GDP佔比最好不要超過60%,保持在55%左右最好,65%是警戒線,70%是紅線,意味著產業結構進入了難以逆轉的去工業化進程。

同時,第二產業也即工業的佔比,保持在35%-40%最佳。

也就是說,實體產業與服務業的比例,最理想的狀態,就是四六開。

太低,實體產業生產的商品難以通過服務業充分轉化,國家提供的服務業工作崗位太少,導致就業不夠充分,人民的生活水平難以提高。

太高,則有去工業化的危險,看似國民經濟尤其是服務業蒸蒸日上,但長期風險卻在不斷積累。

正因發達國家標準是根據已經步入工業化黃昏期的西方發達國家制定的,這套膠柱鼓瑟的指標用在中國身上,根本就無法自圓其說。

說中國屬於發達國家?

對不起,上述指標,尤其是人均GDP、人均國民總收入,以及服務業佔比,中國全部不達標,並且差距還挺大。

說中國不是發達國家?

西方國家自己都不幹:一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社會治理水平甩美國幾條街的國家,怎麼可能不是發達國家?

中國是不是發達國家:名牌包包撐不住面子、服務業撐不起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那麼,到底滿足怎樣的條件,才能算真正的發達國家?

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應該很自然地得出一個結論,發達國家最重要的參考標準,就是工業化水平,以及建立在工業化之上的社會治理水平。

在校尉看來,只有實現了全面工業化的國家,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發達國家,只有將工業化成果惠及民生,形成普惠性、均等性的社會治理模式,才算是真正的發達國家。

如果一個國家,連最基本的毒品問題都治理不好,你非要說他是發達國家,甚至還要說他是人類文明燈塔,這個邏輯,也許可以說服別人,但絕對說服不了校尉。

中國是不是發達國家:名牌包包撐不住面子、服務業撐不起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美國街頭的吸毒人群

相比現在吸毒者如同喪屍圍城一樣的美國,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美歐日,拋開第二產業佔比下降帶來的長期隱憂,單純從人民生活水平來說,可以算真正的發達國家,也是發達國家的巔峰。

因為他們不僅擁有中高端實體產業,還培育了以產業工人為主體的中產階級,進而通過中產階級的消費能力帶動服務業、輻射全社會,把工業化的成果體現到了絕大多數人身上。

而今天的中國,已經超水平完成了全面工業化,在民生兜底方面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比如廉價高效的公共交通設施、覆蓋每一個人的基本醫療保障、世界一流的社會治安、性價比和公平性都達到了極高水準的公立教育體系……

但在縮小貧富差距、培育中產上,相比盛期的西方發達國家,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

再說具體點,就是在公共產品方面,中國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發達國家水平,但在家庭財富積累上,中國離真正的發達國家還有差距。

這也可以從側面印證前面關於產業結構的對比分析。

產業結構好,代表的是發展勢頭、發展潛力,反過來說,就是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依然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因為我們的工業能力還沒有充分轉化為個人財富,財富分配方式還需進一步完善。

這個缺陷,既有內部治理的因素,也有外部國際產業鏈控制權的因素。因為國際產業鏈控制權的重要體現,就是產品定價權,這個權力,直接影響我們的工業利潤。參見《印巴空戰與對越自衛反擊戰:相似的戰略環境、相同的戰略構想、不同的戰術結果》

在拿到產品定價權之前,我們的相對生活水平,尤其是勞動的性價比,很難追上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歐美髮達國家。

但如果橫向對比現在被去工業化掏空了身體的美國,我們就會發現,在很多方面,其實中國更像發達國家。

出現這種反邏輯的現象,是因為美國已經分裂。

歷史文章中說過很多次,在猶撒利益集團精心設置的分層體系中,美國已經一分為二,一個是由普通美國人組成的表層美國,一個是由猶撒利益集團組成的深層美國。

以上世紀七十年代為代表的中產美國,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中國是不是發達國家:名牌包包撐不住面子、服務業撐不起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這是上世紀美國的中產家庭,富足、安逸、自信的表情,很自然地浮現在他們臉上

到現在,如果拿中國跟普通美國人生活的表層美國比,那中國才是發達國家。

因為中國人享受到的社會公共產品,比如九年制義務教育、公立大學、低息甚至是免息的助學貸款、公共交通、高鐵、醫療、治安、菜籃子工程、快遞外賣服務,無一不在吊打美國。

在給普通人提供的公共產品方面,中國唯一不如美國的地方,大概就是毒品了,因為中國根本就不提供這樣的服務,反而動不動就給毒販子判處死刑。

但如果拿中國跟猶撒利益集團生活的深層美國比,那中國就只能是發展中國家。

因為美國權貴所享受的奢侈生活,比如私立學校、推薦制升學與就職、合法的政商旋轉門、蘿莉島與吹牛老爹派對,別說普通中國人,中國權貴也享受不到。

這就是中國富豪對美國趨之若鶩的根本原因,吸引他們的,不是賣血、打三份工都還不完的高等教育貸款,而是超脫於道德、法律之外的蘿莉島。

相反,董小姐的4+4,固然暴露了我們社會治理方面的漏洞,但也從反面證明,我們的高考制度、公考制度,確實起到了防火牆的作用,堵住了絕大多數婆羅門學渣,逼得他們只能繞道海外、曲線救國。

可以想像,如果在美國,類似董小姐這樣的出身,直接找這院士、那教授寫幾封推薦信,就合理合法、毫無後患地搞定了一輩子的榮華富貴,哪裡用得著費盡心機留洋海外,甚至還要通過舞弊造假層層闖關!

董小姐能夠一路闖關固然觸目驚心,但至少我們還有關口。對美國的權貴來說,制度性的關口根本就不存在。

除了權貴階層刻意為之,美國之所以分裂,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現在的工業生產能力,既無法為普通美國人提供足夠的工作崗位,也無法為普通美國人提供質優價廉的產品。

依靠霸權慣性、部分高科技產業和金融產業,美國可以維持權貴集團的蘿莉島生活,但面對數億既沒有接受過良好基礎教育、又對曾經的中產生活念念不忘的美國民眾,其實並沒有什麼太好的解決辦法。

我們知道,懂王與陰王相性相衝,幾乎所有的政策,他們都針鋒相對。

但在吸引產業迴流上,他倆高度一致。

因為實體產業才是國家的根基,才是發達國家地位真正的基礎。

工業化國家未必一定是發達國家,但發達國家一定是工業化國家。

也就是說,美國現在的發達國家地位,其實只是霸權慣性加持之下的幻象,是根本就沒穿衣服的國王。

結語:

就跟金融只是實體產業的潤滑劑一樣,服務業也只是實體產業的附生物。

在實體產業凋零的前提下,服務業的發達只是迴光返照。

在校尉看來,服務業佔比超過60%,非但不是什麼發達國家標準,反而已經由正向指標變成反向指標。

過高的服務業佔比,只說明工業化的巔峰時期已經過去,社會的活力正在下降。

中國是不是發達國家:名牌包包撐不住面子、服務業撐不起發達國家 - 天天要聞

服務業撐不起發達國家,就跟名牌包包撐不住面子一樣。

工業沒了,發達國家地位也就沒了,這個歷史教訓,我們必須謹記!

反之,只要有了工業,有沒有發達國家這個名牌包包,其實無毬所謂。

提示:

校尉並非經濟方面的專業人士,關於三大產業佔比的關係,尤其是服務業佔比到底多少才合適,如果讀者之中有專業人士,歡迎留言指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 天天要聞

「美女書記」林虹被逮捕!

5月21日,據最高人民檢察院消息,浙江省台州市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林虹(副廳級)涉嫌受賄一案,由浙江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浙江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對林虹作出逮捕決定。公開簡歷顯示,1967年6月出生的林虹是浙江溫嶺人,參加工作後長期在浙江台州任職。林虹2011年7月起任浙江...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 天天要聞

如果梁鄉是反派,將會是納蘭元述、閻孝國之後的另一個經典角色

最近電視劇《人生若如初見》經歷種種風波後在今年重新開播,講述了在晚清動蕩時期,幾位中國青年在時代的背景下代表不同的群體在革命浪潮中經歷的成長與犧牲。電視劇主角梁鄉,皇族宗室、父親早亡、留學日本、主張立憲,種種經歷都在說明此人的歷史原型是清末
大明 開國六公之一--李文忠墓 後 有一 神秘的墓 - 天天要聞

大明 開國六公之一--李文忠墓 後 有一 神秘的墓

前兩天,抓住了機會,終於看到了大明 開國六公之一的李文忠墓,李文忠墓平時不開放,平時去時,陵園都是關閉的。李文忠是朱元璋的親外甥,是朱元璋二姐的兒子。李文忠也是一個英勇善戰的將領、統帥,為大明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今天主要說的不是李文忠,而是
晉綏八分區: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 天天要聞

晉綏八分區:永不褪色的紅色記憶

古交市岔口鄉關頭村的晉綏八分區(專署)舊址。牛利敏 攝  古交市岔口鄉關頭村,位於呂梁山深處,曾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交通關隘。抗日戰爭時期,晉綏八分區黨政軍機關(以下簡稱「八分區」)在此駐紮,譜寫了氣壯山河的抗戰史詩。
【三國季漢秘史265】樊伷:武陵煙雲中的叛者悲歌 - 天天要聞

【三國季漢秘史265】樊伷:武陵煙雲中的叛者悲歌

【烽火初燃·南陽子弟的野心】建安二十四年冬,樊伷獨自立於武陵城頭,寒風吹得他衣袍獵獵作響。這位南陽世家出身的武陵從事,此刻正凝視著手中那封自益州輾轉而來的密信——"關將軍敗亡,荊州易主,然漢中王必不棄忠義之士。"竹簡邊緣的毛刺扎入掌心,他卻
在近現代軍史上,有支以個人命名的部隊所向披靡,知道是誰嗎 - 天天要聞

在近現代軍史上,有支以個人命名的部隊所向披靡,知道是誰嗎

在世界近現代軍事史上,曾經有一些以個人命名的部隊,不僅是榮譽的象徵,更承載著新的歷史使命。這種現象不僅外軍隊有,我軍也有。而我軍以個人命名的部隊,還蘊含著人民軍隊的紅色基因與戰鬥精神。這些部隊從護國戰爭到抗日戰爭,再到解放戰爭,始終是戰場上
魏晉人有多潮?把哲學玩成了「玄學脫口秀」! - 天天要聞

魏晉人有多潮?把哲學玩成了「玄學脫口秀」!

在咱們今天聊5G、刷短視頻的時代,一千多年前的魏晉人也沒閑著!他們搞出的「魏晉玄學」,堪稱古代哲學界的「文藝復興」,把老莊思想玩出了新花樣,活脫脫一場超有梗的「哲學脫口秀」!要說這「玄學」,和咱們現在說的「玄學」可不是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