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第一次聽說小鳳仙這個名字,都是在某個民間傳說、舊書雜誌或者電視劇里。風塵女子、紅顏知己、革命助手……這些標籤她一個都沒逃掉。
她愛過蔡鍔,毫無保留。可蔡鍔呢?
這個問題,就算問一千遍,她自己也沒答案。但她一直相信他是真的動了情。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她還攥著那張褪色的照片,眼神像是在說:「你看,我一直都記得你。」
可讓人唏噓的是,蔡鍔的後人,卻對她的這段情深不屑一顧:「我父親從沒愛過她。」
風塵未染前,她只是個孩子
小鳳仙的真名叫朱筱芬,出生在清朝末年的杭州。父親是個靠祖蔭混飯吃的小官,母親是妾室,身份低微。家道中落後,她們母女的處境一落千丈。
她母親常年被大房刁難,活得小心翼翼,最後積勞成疾,孤零零地離世。那一年,小鳳仙才七八歲。沒人真正在意她這個孩子,她成了個負擔,被親戚踢來踢去。後來,是她的奶媽——一個忠厚的舊僕人,把她接了回去。
奶媽儘力了,但一個老婦人又能供她多久?兩年不到,生活就走投無路。最終,奶媽無奈把她送去給一個胡藝人學唱戲、學演出。這不是送她去圓夢,而是送她進風塵的第一站。
從十三歲開始,她就進入了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是清末民初北京最有名的風月場所,說白了,就是高級妓院集中的地方。但那裡的女子也分三六九等,有的只陪酒,有的只唱曲,有的什麼都做。
小鳳仙在衚衕里,很快就成了焦點。她長得好,性格也不軟不硬,說話得體,唱功也有一手,再加上會點詩文,很快就被捧成「名妓」。但別誤會,所謂「名妓」,不是榮譽,而是一個時代對女人最諷刺的褒獎。
她也見過太多男人,說好聽點是「才子佳人」的夢,實際大多是「圖一時之快」。可她沒變俗氣,也沒變麻木,總覺得自己的命不是就該這樣。她還是會偷偷藏點錢買書、抄詩,夢想著能遇見一個真心人。
然後她遇見了蔡鍔。
那個夜晚,她命運改變了
1914年,蔡鍔因反對袁世凱稱帝,被調回北京「就近監察」,其實就是軟禁。袁世凱怕他搞事,就想把他看死。
可蔡鍔也不是省油的燈。他佯裝風流富紳,出入妓館,醉生夢死,實則掩人耳目,等待脫身時機。
在八大胡同的「水雲樓」里,他第一次見到了小鳳仙。
不同於他以往見過的女子,小鳳仙談吐不俗,舉止有度,還能與他談詩講史。她有一種壓不住的聰明和清醒,蔡鍔一下子就被吸引了。是不是愛情?那時他或許說不清。但她確實讓他覺得舒服,放心。
更重要的是,她不是個花瓶。
兩人很快打得火熱,幾乎每日都見。外人看,是蔡鍔沉迷美色,袁世凱看了也樂:這麼一位「將才」,竟成了風月場中的常客,警惕也就鬆了。
實際上,這正是蔡鍔的計劃——製造他已經「廢掉」的假象,好爭取逃脫的機會。
小鳳仙是不是知道?她知道。但她沒走,也沒揭穿,反而成了蔡鍔最穩的「同盟」。
蔡鍔要逃走的時候,小鳳仙是關鍵人物。
他需要一個理由「外出」,一個可以拖住袁世凱注意力的人,也需要一個熟悉路線、會偽裝的幫手。
她沒有猶豫,甚至沒問一句:「你走了,我怎麼辦?」
兩人一起「南遊」,從北京一路走到天津,途中換裝、改身份、托關係,最終讓蔡鍔成功逃脫,南下雲南。
這之後,蔡鍔組織護國軍,掀起反袁大潮,袁世凱稱帝夢碎,沒過多久便鬱鬱而終。
小鳳仙回到北京,彷彿什麼也沒發生過。
那段風塵歲月,她沒講,也沒人問。
她成了京城茶館、報章上的傳說:救過大將軍的俠妓,可沒人知道,她那時候夜裡常常一個人坐著看月亮,一看就是半宿。
她在等他回來。
而他沒再回來
1916年,蔡鍔在日本因病去世,年僅三十四歲。
病是喉結核,一路拖著沒治好,臨終前沒有留下隻言片語關於小鳳仙。她聽到消息那天,整個人崩潰了。
有侍女回憶,那一天她在房間里坐了十幾個小時,誰勸都不應。後來,開始自言自語,反覆念著:「他不會不要我,他不會不記得我……」
她是真的愛他,哪怕世人說她痴。
她這一生,再沒談起蔡鍔,但那張照片,一直壓在她枕下。
她後來嫁過兩次,一次是軍人,一次是工人。兩段婚姻都不幸福,丈夫不是戰死就是病逝。她沒生過孩子,只收養了丈夫留下的女兒。
晚年貧病交加,住在北平一個衚衕的破屋裡。鄰居都知道她脾氣怪,說話慢,但從不罵人,喜歡收集舊報紙和書。最奇怪的是,她房裡貼滿了一個男人的照片。
那就是蔡鍔。
她的繼女曾說,老人最後幾年經常神情恍惚,一旦看見那張照片,就會變得安靜。
1954年,小鳳仙在貧病中去世。臨終前,她攥著那張舊照片,嘴唇微微動了幾下,沒人聽清她說了什麼。
蔡鍔後人一句話,讓人心涼
小鳳仙死後,有記者找到蔡鍔的兒子蔡東藩,問他怎麼看父親和小鳳仙的關係。
蔡東藩只冷冷說:「我父親從來沒愛過她,那只是逢場作戲。」
就這樣,一段民間傳說,被一句「沒感情」蓋棺定論。
可真的是這樣嗎?
歷史不能全靠回憶和評論,但感情的真實,也不是後人一句話就能否定的。蔡鍔確實可能是以她為掩護,但他也不是一個冷血的人。
如果他沒有一點情意,為何帶她一同逃亡?如果他只是逢場作戲,為什麼她一直以為自己是他心頭最重要的人?
也許,這段感情,蔡鍔無法名正言順地承認。他是名將,是護國英雄,他不能背上「沉迷風月」的罵名。而小鳳仙呢?她沒想那麼多,她只想和這個人過一生。
她不是傻,她只是愛得太真。
哪怕對方沒給她回應,她也不後悔。
參考文獻:
《蔡鍔年譜》人民出版社
《北洋風雲錄》徐中約 著
《民國往事:風月與愛國之間》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