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痴迷一生的趙一荻有多美?16歲時在香山留影,美若天仙!

2025年05月18日18:42:11 歷史 1789

私奔得趙家四小姐

張學良痴迷一生的趙一荻有多美?16歲時在香山留影,美若天仙! - 天天要聞

這是趙一荻16歲時,和表兄妹們在香山的留影,非常秀美。

難怪張學良在1929年,不顧國讎家恨的局勢,仍有閑情將趙一荻迎入門中。

1929年3月的天津火車站,17歲的趙一荻身著藏青色學生裝,登上開往瀋陽的列車。

張學良痴迷一生的趙一荻有多美?16歲時在香山留影,美若天仙! - 天天要聞

原來三個月前,奉系少帥張學良發來邀約,稱「奉天春色正好,盼共賞櫻花」。

已深陷情網趙一荻,不顧父親登報斷絕關係的威脅,以秘書身份來到奉天。

趙一荻在回憶錄中寫道:「人們說我私奔,其實是奔向一種可能。在那個女子不能自主的年代,我只是想試試,愛能不能戰勝所有規矩。」

其實,這場被當時文人斥為「傷風敗俗」的出走,早在一年前已埋下伏筆。

張學良痴迷一生的趙一荻有多美?16歲時在香山留影,美若天仙! - 天天要聞

1928 年秋,天津蔡公館的舞會之夜,16 歲的趙一荻與張學良相識。

趙一荻出身名門,父親趙慶華曾任東三省外交顧問,她自小接受良好教育,容貌秀麗。

張學良則是東北軍統帥張作霖之子,風流倜儻。

兩人在舞池中翩然起舞,彼此眼中儘是欣賞,一段情緣就此種下。

張學良痴迷一生的趙一荻有多美?16歲時在香山留影,美若天仙! - 天天要聞

1929年1月,張學良託人送來兩張奉天漢卿公署的請柬,邀趙一荻以「私人秘書」身份赴宴。

趙父趙慶華得知消息後,深夜將女兒叫至書房,指著牆上的「忠孝節義」匾額長嘆:「漢卿身邊已有於氏,你若去了,便是妾室,趙家世代清譽毀於一旦」。

但此時的趙一荻,一心只想著奔赴憧憬的愛情,哪裡聽得進去父親的勸誡。

在瀋陽北陵那棟歐式小樓里,趙一荻度過了最初的甜蜜時光。

張學良為她種下成片的玫瑰,卻始終無法給予正式名分。

原配于鳳至以 「少帥府不能有兩位夫人」 為由,將她安置在外面。

張學良痴迷一生的趙一荻有多美?16歲時在香山留影,美若天仙! - 天天要聞

從此,趙一荻以秘書的身份陪伴在張學良左右。

她聰明能幹,幫助張學良處理一些事務,兩人感情日益深厚。

1930年,趙一荻還為張學良生下了兒子張閭琳

幽居歲月

張學良痴迷一生的趙一荻有多美?16歲時在香山留影,美若天仙! - 天天要聞

這是趙一荻在陪伴張學良軟禁時得合影,身材非常高挑。

1936年後,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開啟長達54年的幽禁生涯。

在於鳳至不得不赴美就醫時,趙一荻做出了一生中最艱難的抉擇:將年幼兒子託付給美國友人,只身前往貴州陽明洞陪伴張學良。

在深山裡,他們住木板房、自己劈柴生火,她親手腌制木耳豆腐湯,用簡陋食材維持生活。

夜間,趙四小姐在煤油燈下縫製棉衣,張學良則就著昏黃光線研讀明史。

張學良在日記中寫下:「吾愛趙四如命,無她則生無可戀」。

張學良痴迷一生的趙一荻有多美?16歲時在香山留影,美若天仙! - 天天要聞

這是趙一荻餵雞時,張學良拍下得照片,半身裙搭配白色襯衫,依然非常有氣質。

1947年,他們被轉押台灣新竹井上溫泉。

這裡條件更差:木板房陰暗潮濕,沒有電燈,看守隊長劉乙光態度惡劣,甚至剋扣物資。

趙一荻只得買回幾十隻雞仔,每天餵雞、補貼口糧,過著清貧得日子。

張學良痴迷一生的趙一荻有多美?16歲時在香山留影,美若天仙! - 天天要聞

1955 年,趙四小姐因尿血住院兩月,張學良在井上溫泉獨自度過中秋。

他在日記中寫道:「滿院小草上都是冰霜,溫度為零下一度,檜山上積雪可望。」

並附上給趙一荻的信:「假如你在家,多麼好玩哪。」

信末自嘲:「你別『樂不思蜀』喲?」 幽默中藏著深深的思念。

1964年7月,台北基督教堂內,64歲的張學良與51歲的趙四小姐舉行婚禮。

基督教義要求一夫一妻,張學良與于鳳至離了婚。

婚禮上,黃仁霖主婚,宋美齡、張群等好友見證。

張學良在日記中寫道:「今日得與一荻結為夫婦,此生平最幸之事。

去世後合葬

張學良痴迷一生的趙一荻有多美?16歲時在香山留影,美若天仙! - 天天要聞

1990 年,張學良結束幽禁,與趙四小姐定居夏威夷。

他們每周去教堂禮拜,在海灘散步,偶爾回憶過往。

趙四小姐晚年患肺癌和紅斑狼瘡,張學良不離不棄,每日為她按摩、讀報。

2000年6月,趙四小姐病危,張學良坐著輪椅守在床邊,緊握她的手。

她彌留之際低語:「我最放心不下的是你」。

短短九個字,讓百歲的張學良哭得像孩子一般。

張學良痴迷一生的趙一荻有多美?16歲時在香山留影,美若天仙! - 天天要聞

次年,張學良便也追隨而去。

兩人合葬於檀香山神殿之谷,墓冢朝向東北,寓意魂歸故里。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抗日奇俠」森鷗外:從天皇到皇軍,盡數死於這個老西醫? - 天天要聞

抗日奇俠」森鷗外:從天皇到皇軍,盡數死於這個老西醫?

以下文章來源於循跡曉講,作者三喵先生說到魯迅先生的生平,想必各位讀者都不陌生,他當初棄醫從文的經歷也成了一個特定時期經典的故事。事實上,魯迅先生的軌跡並非個例。一則是中國古代士大夫老早就有「不成相便成醫」的傳統,在如此傳統之下,行醫實在是不
真金不怕火煉——毛主席第三次蒙冤 - 天天要聞

真金不怕火煉——毛主席第三次蒙冤

毛主第二次蒙冤離開紅四軍領導崗位以後,紅四軍派人向中央詳細彙報了紅四軍的情況,中央肯定、支持了毛主席的正確意見,並給紅四軍寫了一封指示信,史稱「九月來信」。這時朱老總,也認識到了毛主席的意見是正確的,請回了毛主席。
【5·18國際博物館日】吉林省博物院活動豐富多彩 - 天天要聞

【5·18國際博物館日】吉林省博物院活動豐富多彩

白山巍巍,松水湯湯,作為東北地區重要的文化地標,吉林省博物院(東北抗日聯軍紀念館)不僅鐫刻著黑土地的滄桑與榮光,更以文物為筆、以創新為墨,在時代的畫卷上書寫博物館的嶄新篇章,我們以文化之名相聚,以未來之約共襄盛舉,共同慶祝第49個「國際博物館日」的到來。活動一:院長致辭INTERNATIONAL MUSEUM DAY吉林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