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高偉
通訊員李璐 汪龍
「挺高興的,沒想到我能得到這份榮譽,也為我們這個事業感到驕傲。希望以此激勵家鄉後人銘記歷史、傳承艱苦奮鬥精神。」陳明秀說。5月4日,曾親歷那場偉大事業的九旬老人陳明秀回到夢縈魂牽的故鄉,向鍾祥市博物館捐贈了一枚珍貴的「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陳明秀(左)向家鄉鍾祥捐贈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在新疆羅布泊爆炸成功,這一聲「東方巨響」,有力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訛詐,向世界傳遞出自己振聾發聵般的聲音,標誌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巍然屹立於世界東方。
陳明秀1935年6月出生於鍾祥郢中,現居北京。1962年,陳明秀從北京大學技術物理系放射化學專業畢業後,便投身國家核工業事業。
「不管是在長沙研究所工作,還是北京研究院工作,都是在分析室開展分析業務。」陳明秀回憶道。面對人員流動、條件艱苦等重重考驗,陳老堅守崗位三十載。
為紀念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中國核工業集團總公司開展了頒發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活動,以致敬對核武器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老前輩,更為銘記歷史、致敬前輩、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兩彈精神」,激發新時代的愛國愛黨熱情和努力奮鬥精神,促進「兩彈精神」的繁榮與發展。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紀念章
「參加工作的好多人已經走了,他們也為這個事業做了很大的貢獻。」陳明秀深情地說道,「我有幸能夠得到這一枚紀念章,感到很高興,也為我們這個事業感到驕傲,在我個人成長的過程中,既是體驗者,也是受益者,也是參與者。」
家鄉鍾祥見證了這份赤子情懷
在即將迎來90歲壽辰之際,陳老特意選擇將這份象徵國家榮譽的珍貴「禮物」,送回自己的家鄉湖北鍾祥,也見證了一位荊楚學子將青春許國的赤子情懷。
「我已經90歲了,當時還在想怎麼很好地保存好紀念章。家人建議我捐出來收藏,包括我的兄弟姐妹、親屬、老朋友都支持,希望以此激勵家鄉後人銘記歷史、傳承艱苦奮鬥精神。」陳明秀說。
擇一事,從一生。陳明秀老人無悔當年的選擇,回到闊別多年的家鄉,老人對家鄉鍾祥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到既親切又欣慰。「我是鍾祥人,城關人,這一個地方的變化,就能體現我們全中國的變化,現在我們在原子能這個事業當中,核電這些方面發展進步都挺快的,希望我們的青年踴躍參加這項工作。」陳明秀動情地說。
讓薪火永相傳
「作為文物工作者,我們深知每一件文物都是歷史的見證,精神的傳承。」鍾祥市博物館館長周紅梅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博物館會精心收藏這枚鐫刻著國家記憶的紀念章,未來還會結合紅色教育主題將此枚紀念章一起展出,講述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無私奉獻的精神,讓這一精神薪火相傳。
(通訊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