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丨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上個世紀的90年代中東局勢突變,當時薩達姆悍然入侵了科威特,這顯然影響到了美國在中東的霸權布局。
於是,美英等西方國家開始打著世界和平的旗號開始干涉。
就在一場大仗即將爆發之際,我國卻不偏不倚,試圖從中斡旋避免生靈塗炭。
此時,中國外長錢其琛緊急出訪中東各地,為爭取和平解決而奔走。
在他不斷勸說薩達姆停止侵略時,薩達姆卻表示科威特就相當於中國的香港。
後果大家有目共睹,可就算如此,為何薩達姆會執意要挑起海灣戰爭?他與中國外長錢其琛之間的會談又會擦出什麼火花呢?
中東局勢
1990年的夏天,薩達姆大手一揮就指使了伊拉克對鄰居科威特發動了攻擊。其實當時在薩達姆口中雖說重振中東之光,其實誰不知道這個拙劣的幌子有多可笑。
戰爭的目的本來就是為了掠奪資源,要不是看在科威特石油的份上,薩達姆也不會大張旗鼓的想擴展領土。
當年伊拉克欠了百億的外債,就想控制科威特的油價來緩解國家經濟上的壓力。可事情哪能如他所願,所以在相互拉扯中,薩達姆就動了戰爭的念頭。
說實話,當年的薩達姆的確有那個實力,本身通過多年的發展,伊拉克的軍事實力和國家綜合力量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薩達姆手中還有百萬大軍,而科威特的幾萬名軍隊就顯然不夠看的了。
薩達姆想稱霸整個中東,油價也自己操控。可這一切都惹惱了美國,他才不想用高價油,所以在你來我往的國際譴責中雙方都吵得不可開交。
畢竟薩達姆的行為損害了美國的利益,美國不僅從海上封鎖了伊拉克,而且還動員其他國家一起勸說薩達姆。
此時薩達姆勝券在握,企圖將更多的中國東部領土納為己有。可國際輿論不同意,中國更是抱著和平的目的對中東各國進行訪問。
其實當年中國也明白這趟混水其中的彎彎道道,可為了中東的和平,錢其琛外長還是充當了和平大使去了中東。
在見到薩達姆之前,錢其琛先分別會見了美國國務卿貝克、埃及等中東四國的元首,並與他們交換了當下緊急情況的看法。
可是,讓錢其琛萬萬沒想的是,他費了那麼大工夫,在見到薩達姆時,對方竟然油鹽不進,一門心思只想要擴張。
緊張的會面
當時形勢不容樂觀,美國一直不僅僅想插手中東事務,而且還打算親自下場。
當時在錢其琛在去中東之前還見到了美國國務卿貝克,兩人就覺得只要薩達姆能退兵,那美國就不對中東出兵。
1990年11月11日,錢其琛飛往伊拉克去會見薩達姆,當時距離海灣戰爭正式爆發還有兩個月的時間。
錢其琛在見到薩達姆的時候一直勸他要重視中東問題,並且還直言不諱地說:「美國已經把話撩開了,無論是誰,都不能阻止美國討伐薩達姆!」
這對伊拉克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如果此時薩達姆能夠從科威特撤軍,可能還能避免一場惡戰。
可一心想要資源的薩達姆壓根不就理會錢其琛的好意,還表示科威特一直都歸伊拉克所有,這點是亘古不變的原則。
越說越激動的薩達姆還表示這就像香港屬於中國,中國是不會否認的。
聽到這話的錢其琛頓時就有些不悅,畢竟香港一直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而科威特那裡是個有主權的國家,兩者怎麼能相提並論呢?
可薩達姆卻肆無忌憚的將所謂的大道理一套接著一套的輸出,一點都沒有顧忌。此時的錢其琛已經面有慍色,但他本著職業的本能還是與薩達姆正常討論。
錢其琛駁斥了薩達姆,科威特在國際上是個有主權、有外交的獨立國家,這是國家安理會認可的。哪能與香港放在一起做比喻?這裡面的性質都完全不同!
當錢其琛說完後,薩達姆怔了一下略顯尷尬,將話題就轉移到其他國家的態度上了。也就是到了此時,現場的氣氛才有所緩和。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雙方的重點還是針對中東石油問題談了下去。雖說錢其琛已經將各種後果都袒露得明明白白,可油鹽不進的薩達姆壓根不會同意用和平的方式處理中東事務。
薩達姆為了自己的利益一心要入侵科威特,而美國為了自己的利益同樣發動了海灣戰爭。錢其琛的確儘力了,可大家還是低估了薩達姆的野心。
就這樣,在錢其琛結束訪問後,戰爭就這麼打起來了。而不可一世的薩達姆最終也嘗到了自己親手種下的苦果。
參考資料:
1·中國青年網-《海灣戰爭前外長錢其琛會見薩達姆時談些什麼?》2·中國共產黨新聞網-《揭秘海灣戰爭前錢其琛與薩達姆的交鋒》
3·搜狐新聞-《錢其琛曾在海灣戰爭前勸薩達姆回頭》
4·騰訊網-《錢其琛駁薩達姆,香港與科威特不能相提並論,可他聽不懂中國智慧》
5·鳳凰網-《海灣戰爭前外長錢其琛會見薩達姆時談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