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2025年03月26日21:13:07 歷史 1518

拓跋燾北征柔然,劉義隆繼位

429年的四月二十九,拓跋燾安排北平王長孫嵩與廣陵公樓伏連留守京城平城(現今山西大同),隨後親自率領北伐大軍從平城出發。他將部隊分成東、西兩路:自己帶領東路軍朝黑山(今內蒙古呼和浩特附近)進發,而平陽王長孫翰則率西路軍前往大娥山(具體位置不詳),雙方約定在柔然王庭(現蒙古國哈爾和林市)會合。道士寇謙之也隨軍同行。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到了五月十六日,拓跋燾的北伐大軍抵達漠南。他下令丟棄輜重,僅率輕騎兵兼程突襲柔然。不久,大軍到達栗水(今蒙古翁金河),逐漸逼近柔然部落。

柔然可汗郁久閭大檀完全沒有料到北魏會突然襲擊,毫無防備之下,他的部眾與牲畜散落在草原上放牧。當北魏騎兵如天降般出現時,柔然人一片混亂,四處逃散,無法集結隊伍。郁久閭大檀於是焚燒了自己的廬舍(即柔然王庭),向西逃跑,很快消失在視野中。

與此同時,郁久閭大檀的弟弟郁久閭匹黎先正率部從東部趕來支援。然而,在途中他們遭遇了北魏西路軍長孫翰部隊的截擊。長孫翰發動突然襲擊,郁久閭匹黎先慘敗,數百名柔然大人被殺。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再說郁久閭大檀帶著部眾一路向西撤退,其部落軍心渙散,四處奔逃,一時之間分崩離析。無數牲畜散布在草原之上,無人管理。拓跋燾率軍沿栗水向西追擊,於六月抵達菟園水(今蒙古國巴彥洪戈爾市的圖音河一帶)。他在此處駐紮下來,隨後派遣部隊在東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的廣闊區域內搜尋柔然部眾展開作戰,最終俘虜和擊殺大量柔然士兵。

此時,北方的高車部也趁機對柔然發動攻擊。柔然部眾難以抵擋來自多方的壓力,先後有三十多萬落歸降北魏。此役中,拓跋燾收穫戰馬百餘萬匹,各類牲畜與車輛堆積如山,總數不下數百萬。然而,拓跋燾並未滿足於此,繼續沿著弱水(具體位置不詳)向西進發,直至涿邪山(今蒙古國古爾班察汗山)。

諸將擔憂深入敵境可能遭遇伏擊,紛紛勸阻拓跋燾停止前進。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但道士寇謙之將崔浩的話轉述給他,希望他能採納建議繼續追擊,然而拓跋燾並未聽從。七月,他下令率軍東返。當大軍抵達黑山時,拓跋燾將此次征討柔然所獲的戰利品分發給將士們。

不久之後,投降北魏的柔然人透露:「可汗此前已身患重病,聽說魏軍來襲,不知所措,匆忙之間焚毀了自己的穹廬,登上馬車,僅帶領數百人逃入南部山區。當時距離拓跋燾到達的涿邪山僅有不到一百八十里。」

另有涼州商人告知拓跋燾:「如果魏軍再堅持追擊兩日,柔然必定會被徹底消滅。」聽到這些消息後,拓跋燾深感懊悔。

據史書記載,就在同一個月,柔然可汗郁久閭大檀因憂憤而亡,其子郁久閭吳提繼位,成為新任可汗,號敕連可汗。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八月,拓跋燾率軍返回漠南時得到情報:高車東部諸部落正駐紮在已尼陂(具體位置不詳),那裡人口眾多、牲畜興旺,距離北魏大軍約一千多里。於是,他派遣尚書左僕射安原帶領一萬騎兵前去突襲。結果,高車數十萬部落聞風而降,北魏軍隊繳獲了超過一百萬頭馬、牛和羊。

十月,拓跋燾凱旋迴到平城。他將此次征討柔然與高車所收服的數十萬部落安置於漠南地區,範圍從東邊的濡源(今河北沽源縣)延伸到西邊五原(今內蒙古包頭市附近)的陰山腳下。這片綿延三千里的廣袤土地上,這些遷徙來的民眾開始從事耕種與放牧,並定期向朝廷繳納賦稅。同時,拓跋燾還命令平陽王長孫翰、尚書令劉絜以及侍中古弼共同負責此地的防守管理。自此之後,北魏市場上馬、牛、羊及氈皮的價格顯著下降。

在這次對柔然和高車的大規模軍事行動中取得輝煌戰果後,拓跋燾自然沒有忘記當初力主北伐的太常崔浩。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為了表彰崔浩在戰略規划上的卓越貢獻,拓跋燾特下詔書,任命崔浩為侍中、特進、撫軍大將軍。而崔浩不僅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同樣也擅長天文觀測。他習慣將一塊銅鋌置於醋容器內,每到夜晚便仰望星空,若有所感悟或發現,便會用這塊銅鋌在紙上做記錄。

北魏皇帝拓跋燾常常突然造訪崔浩家中,詢問關於天災異象之事,有時來得如此突然,以至於崔浩連腰帶都來不及系好就急忙迎接。由於時間倉促,崔浩呈上的飯菜往往不夠精緻,但拓跋燾每次都會拿起筷子吃上一些,甚至有時候只是站在那裡嘗一口便返回宮中。

拓跋燾曾允許崔浩自由出入自己的寢殿,並對他說:「你的才智深廣,經歷過我祖父和父親的時代,忠心耿耿聞名於三朝。因此我把你看作親近的大臣。你應當盡心儘力提出規勸,不要有任何隱瞞。雖然有時候我可能會因為生氣而不聽從你的建議,但我最終還是會認真思考你提出的奏議。」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拓跋燾對崔浩的尊敬毫無保留。有一次,在一位新歸降的高車部族首領面前,他說道:「你們看這個人雖然身體瘦弱,無法彎弓持矛,但他胸中卻有百萬雄兵。我雖有征戰的志向,但有時難以做出決斷,然而每次取得大功,都是因為他出謀劃策。」

拓跋燾還下令尚書省官員說:「所有軍國大事,如果你們無法決斷,都應該去諮詢崔浩,然後再施行。」

拓跋燾此次大規模攻打柔然,給柔然造成了沉重打擊,使其七年多無力南侵,為北魏徵服周邊諸國、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當時北方除了北魏之外,還有東邊的北燕、涼州的北涼、秦州境內的西秦以及雍州境內的胡夏等國。原本拓跋燾打算繼續攻打胡夏等國,卻又與南朝宋爆發了大規模戰爭。這場南北朝第二次大戰是由南朝率先發動的。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令人惋惜的是,在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伐柔然期間,他一直忌憚的南朝宋始終沒有抓住機會發動北伐。直到拓跋燾重創柔然之後,南朝宋才對北魏發起戰爭。在深入探討南北朝第二次大戰之前,我們不妨先簡單了解一下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其人。

話說回來,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於公元422年五月駕崩,在位僅兩年時間。劉裕去世後,太子劉義符繼位,是為南朝宋少帝。

劉義符在位期間,與北魏爆發了南北朝第一次大戰,結果南朝失去了黃河以南的重要城鎮,包括滑台(今河南滑縣)、洛陽以及虎牢(今河南滎陽市西北)等地。

當時,司空徐羨之、尚書令傅亮和領軍將軍謝晦等人密謀廢黜劉義符。他們也不願意擁立劉裕的次子劉義真。於是,他們在公元424年四月利用劉義真與劉義符之間的矛盾,上奏彈劾劉義真。劉義符隨後下詔,將曾在長安(今陝西西安)駐守過的劉義真貶為庶民,並將其流放到新安郡(今浙江淳安縣)。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不久之後,劉義真便在新安郡被殺害。同年五月,徐羨之等人聯合南兗州刺史檀道濟和江州刺史王弘,共同廢黜了劉義符。

424年5月26日清晨,徐羨之等人發動政變,逮捕了劉宋第二任皇帝劉義符,並將他囚禁在太子宮內。隨後,徐羨之等人決定擁立劉裕的第三子劉義隆為帝。他們將劉義符廢黜為營陽王,並押送至吳郡(今江蘇蘇州),軟禁於金昌亭。

同年6月24日,徐羨之派遣邢安泰前往吳郡,殺害了年僅19歲的劉義符。接著,尚書令傅亮率領百官前往江陵(今湖北荊州),迎接時任宜都王、荊州刺史的劉義隆回京繼位。

7月,傅亮一行抵達江陵,向劉義隆呈上玉璽並請其即位。但劉義隆並未立即登基,而是決定先返回建康(今南京)祭拜祖陵。7月15日,劉義隆從江陵啟程前往建康。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8月8日,劉義隆抵達建康,徐羨之等文武百官在城西南的新亭迎接。徐羨之問傅亮:「大王(劉義隆)可與誰相比?」

傅亮答道:「超過晉文公重耳和漢景帝劉啟。」徐羨之又說:「那大王定能明白我的忠誠。」傅亮卻回答:「未必。」

次日,劉義隆祭拜了父親劉裕的陵寢後回到中堂。群臣勸進,劉義隆謙讓四次後接受,正式登基稱帝,是為宋文帝。隨後,劉義隆臨幸太極前殿,頒布大赦詔書,改元元嘉。

從424年8月劉義隆即位到426年2月的一年半時間裡,他逐步剷除了徐羨之、傅亮、謝晦等權臣勢力,完全掌控朝政,開啟了長達三十年的「元嘉之治」。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南朝宋文帝劉義隆自登基以來,始終懷揣著收復黃河以南失地的壯志。然而,為了穩定朝政局勢,他直到公元430年三月才正式頒布詔書,召集五萬大軍準備北伐北魏,意圖奪回河南地區。

我們不妨將南北兩朝的這兩位君主進行一番對比。當時,劉義隆二十四歲,即位已近六年;而北魏的拓跋燾則二十三歲,即位也已有六年多。劉義隆身高七尺五寸,學識淵博,涉獵經史,尤其擅長隸書。而拓跋燾相貌出眾,聰慧大度,心胸寬廣,在戰場上更是勇猛無畏,常常身先士卒。

劉義隆是南朝宋的第三位皇帝,而拓跋燾則是北魏的第三位皇帝。劉義隆剛即位時並無實權,經過一年半的努力,才逐步掌控了朝政。相比之下,拓跋燾即位不久便親自率軍北伐柔然。劉義隆在位期間以鞏固內政為主,而拓跋燾則多次北伐柔然,並重創胡夏,成功攻克胡夏都城統萬城(今陝西省靖邊縣東北)。

在這兩位皇帝即位的六年時間裡,南北兩朝恢復了外交往來,邊境相對安寧,未發生大的戰事。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劉義隆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公元430年三月初二,南朝宋文帝劉義隆發布詔書,決定北伐北魏。他挑選了五萬名精銳士兵,由右將軍到彥之統領。安北將軍王仲德與兗州刺史竺靈秀則率領水軍沿黃河而上,接受到彥之的統一指揮。此外,驍騎將軍段宏帶領八千騎兵精銳直奔虎牢(今河南滎陽西北),豫州刺史劉德武率一萬兵馬隨後跟進,而後將軍、長沙王劉義欣則帶領三萬大軍擔任監征討諸軍事。值得注意的是,劉義欣不僅是劉義隆的堂兄弟,還是宋武帝劉裕之弟劉道憐的兒子。

在正式出兵之前,劉義隆秉持先禮後兵的原則,畢竟南北方兩朝長期保持友好往來。他派遣殿中將軍田奇出使北魏,向北魏皇帝拓跋燾傳達如下信息:「黃河以南的土地原本屬於宋國,只是後來被魏國佔據。如今我們只是打算恢復舊有疆界,並非覬覦黃河以北的領土。」

然而,拓跋燾聽聞此言後勃然大怒,回應道:「朕出生之時,頭髮都還未乾,就已經知道黃河以南是魏國的領地,怎麼能說是你們宋國的?如果你們執意動武,朕暫時會讓步。但等到寒冬臘月,土地乾燥、黃河結冰時,朕定會再次反擊。」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田奇還未返回建康,劉義隆便已開始積極籌備戰爭。三月八日,他任命前南廣平太守尹沖為司州刺史,這一舉動顯然意在奪取司州。隨後,劉義隆又命令長沙王劉義欣率軍北上鎮守彭城(今江蘇徐州),以此聲援各路大軍。

南朝宋文帝的軍事部署很快引起了北魏南部邊防將領的警惕。這些將領擔憂邊境駐軍力量不足,難以抵禦即將到來的南朝北伐,於是向皇帝拓跋燾上書請求支援:「宋國已經進入戰備狀態,隨時可能入侵我國。懇請陛下派遣三萬精兵,在宋軍尚未行動之前主動出擊,以打擊其銳氣,使其不敢深入我境。」同時,他們還建議拓跋燾將黃河以北的南方流民全部清除,以防這些人成為宋軍的嚮導。

收到奏摺後,拓跋燾召集朝中大臣商討對策。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大多數大臣都支持南部將領的提議,唯獨崔浩表示反對,說道:「不可行。南方地勢低洼潮濕,尤其入夏之後雨水增多,草木繁茂,氣候悶熱,容易引發疾病,極不利於大規模作戰。而且宋國早已嚴陣以待,城池防禦必定十分堅固。如果我軍久攻不下,就會面臨糧草短缺的問題;若分散兵力進行搶掠,則會因力量分散而無法應對強敵。因此,此時貿然進攻必然無利可圖。不如等到秋涼時節,宋軍因長期駐紮而疲憊不堪,而我軍戰馬正壯,再南下奪取其糧草,尋找戰機,這才是穩妥之策。如今朝廷群臣以及西北守將常年隨陛下征戰,西滅赫連,北破柔然,獲得了大量美女、珍寶和牛馬,而南方守將聽聞後心生羨慕,企圖南下搶掠財物,這完全是出於私利,並非為國家大局著想,所以不應採納他們的建議。」聽完崔浩的分析,拓跋燾最終沒有採納南部將領的請求。

南方邊將再度上書稱:「南蠻賊眾已然迫近,我方駐守部隊寡不敵眾,懇請陛下調遣幽州以南的精銳之師前來增援,並於漳水一帶打造艦船,以備戰備。」

朝廷中的眾位大臣大多贊同這一請求,建議任用流亡至北魏的南朝政客司馬楚之、魯軌、韓延之等人為將領,讓他們號召南方百姓歸順。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然而,侍中崔浩卻持反對意見,他說道:

「這絕非明智之舉。司馬楚之等人皆為南朝所忌憚的人物。一旦聽聞我們大規模徵調幽州以南的精兵,大舉造船並配備輕騎兵,必定會認為我們意圖恢復司馬氏的統治,進而推翻劉氏的宋國。如此一來,宋國必然會全國驚恐,害怕滅亡,從而傾巢而出,齊心協力與我們決一死戰,而我方南部守軍則可能難以抵擋。眾大臣本想憑藉威勢震懾敵人,卻反而促使敵人提前行動。

虛張聲勢卻引來實際的損害,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所以,若派司馬楚之等人南下,則宋國必會北上迎戰;若我們停止行動,則宋國也會隨之停止動作。再者,司馬楚之等人皆是貪圖小利之人,只能吸引一些輕浮無賴之徒,絕不可能成就大業,只會導致國家陷入長期的戰爭困境。當年秦國時,魯軌勸姚興南下奪取荊州,剛踏入晉國領土便潰敗而逃,士兵被晉國人俘虜為奴,最終禍患延續至姚泓時期,這就是前車之鑒。」

令崔浩始料未及的是,一貫對其建議言聽計從的皇帝拓跋燾,這次卻未能認同他的看法。崔浩繼而以天時不利出兵為由,再次勸諫拓跋燾,期望能使其放棄對南朝的軍事行動。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崔浩對天時的分析如下:其一,今年災害之氣正位於揚州;其二,庚午年自行刑罰,率先發動者將受損;其三,日食導致白晝昏暗,星宿正處於斗、牛位置;其四,火星隱伏於翼、軫區域,預示混亂與喪亡;其五,太白星尚未出現,出兵者必將失敗。興盛國家的君主,應先整治人事,再竭盡地利,最後觀察天時,如此方能做到萬無一失。如今劉義隆所建立的新政權,人事尚未理順;災變頻現,天時不協;水路行軍卻面臨乾涸,地利亦未能充分利用。此三者皆不具備,若劉義執意出兵,必敗無疑。

然而,拓跋燾聽後依舊沒有採納崔浩的建議,而是決定遵循眾多公卿的意見。隨後,拓跋燾頒布詔令,命令冀州、定州、相州三個州建造艦船三千艘,並挑選幽州以南駐守的士兵,集結於黃河北岸,準備待命。

經過三個月的兵力徵集與調動,北魏與南朝宋之間的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六月末,北魏皇帝拓跋燾派遣平南大將軍、丹陽王拓跋大毗沿黃河布防,同時命令司馬楚之前往黃河以南的領川郡(今河南省許昌市東)駐紮。此外,拓跋燾還任命司馬楚之為安南大將軍,並封其為琅琊王。

話說南朝宋的右將軍到彥之率領部隊從淮河進入泗水。然而由於乾旱導致水位較淺,艦隊每天只能緩慢前行十里地。從四月出發,直到七月才抵達須昌(今山東東平縣西北),整整耗時三個月。到彥之隨後率軍從須昌轉入黃河,開始逆流而上,一路向西進發。

這一消息傳至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後,拓跋燾頓時改變了策略。他意識到黃河以南的四大重鎮(金墉、虎牢、滑台、碻磝)駐守兵力過於薄弱,難以抵禦南朝軍隊的進攻,於是下令所有駐守部隊全部北渡黃河撤退。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具體來看,七月四日,碻磝(今山東茌平縣西南)的守軍率先棄城撤離;七月十四日,滑台(今河南滑縣)的守軍也撤出城池;到了七月十六日,拓跋燾任命大鴻臚陽平公杜超為都督冀定相三州諸軍事,並加封太宰,同時晉陞爵位為陽平王,負責鎮守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統領各路大軍進行防禦部署。隨著戰略調整,北魏守軍繼續向北收縮防線。到了七月二十六日,洛陽與虎牢的守軍也相繼棄城北撤。

南朝宋的右將軍到彥之率領部隊沿黃河向西推進,抵達滑台後,安排司徒從事郎中朱脩之留守滑台,同時命令司州刺史尹沖駐守虎牢。北伐大軍在靈昌津(今河南衛輝市東的古黃河渡口)停駐,沿著黃河南岸修築營壘,一直延伸至潼關(今陝西潼關縣)。

此次北伐進展順利,未遇明顯抵抗便收復了司、兗二州,軍中將士無不歡欣鼓舞。

然而,安北將軍王仲德卻面露憂色,他告誡眾將:「諸位對北方魏國了解不足,容易中其詭計。胡虜雖缺乏仁義,但狡詐兇殘,如今他們撤退北歸,實為保存實力。一旦黃河封凍,他們必會捲土重來,我們怎能不為此憂慮?」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不出王仲德所料,北魏皇帝拓跋燾迅速調整戰略,準備南下反擊,意圖奪回黃河以南的失地。八月,拓跋燾派遣冠軍將軍安頡統領各路兵馬進行反擊。面對北魏的攻勢,到彥之並未退縮,於八月十二日派副將姚聳夫率部北渡黃河,進攻北魏的冶坂(今河南孟州市西黃河北岸),與安頡展開激戰。

然而,此役以姚聳夫慘敗告終,宋軍損失慘重。八月二十四日,拓跋燾進一步加強兵力,派遣征西大將軍長孫道生前往黃河北岸,與丹陽王拓跋大毗會合,共同防禦到彥之的進攻。這標誌著南朝宋北伐局勢開始逆轉,雙方圍繞黃河沿岸展開了更加激烈的爭奪。

在北魏發起反擊並與南朝宋交戰之際,胡夏皇帝赫連定決定抓住機會聯合南朝宋共同攻打北魏,這使得北魏皇帝拓跋燾陷入了兩線作戰的困境。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九月六日,位於今甘肅省華亭縣的平涼城中,赫連定派遣其兄弟赫連謂以代進攻北魏所轄的鄜城(今陝西省洛川縣東南)。北魏守將平西將軍、始平公拓跋隗歸等人率軍迎擊,最終大獲全勝,斬殺胡夏軍隊一萬多人,赫連謂以代慘敗而逃。

得知這一消息後,赫連定親自率領數萬兵馬前往鄜城東側,意圖攔腰痛擊拓跋隗歸。同時,他留下兄弟上谷公赫連社乾和廣陽公赫連度洛孤駐守平涼城。此外,赫連定還派遣使者前往南朝宋都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請求與南朝宋修好,並商議共同夾擊北魏。雙方約定,若成功攻下北魏,將以太行山為界劃分領土:太行山東歸南朝宋,太行山西歸胡夏。

胡夏與南朝宋聯手進攻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北魏都城平城。北魏皇帝拓跋燾決定派遣大軍西征胡夏。

然而,群臣紛紛勸諫道:「劉義隆的大軍仍在黃河中游徘徊,陛下若放棄抵禦南朝宋而轉而西攻胡夏,我們擔心胡夏未必能夠攻克,而劉義隆則可能趁機渡過黃河,到那時崤山以東的領地恐怕將全部丟失。」

《十六國》31 北魏徵討柔然,劉義隆繼位北伐,拓跋燾調兵遣將抵禦 - 天天要聞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面對是否出兵的問題猶豫不決,於是向侍中崔浩徵求意見。

崔浩分析道:

"劉義隆與赫連定表面上相互呼應,實際上都在觀望。劉義隆希望赫連定先動手,而赫連定則期待劉義隆率先行動,雙方都懼怕承擔首戰的風險。這種局面就像兩隻被綁在一起的雞,無法同時飛翔,根本無力威脅到我國。

臣最初以為劉義隆會派大軍駐紮黃河中游,然後分兩路渡河,東路進軍冀州,西路直指鄴城。如果是這樣,陛下確實需要親自率軍應對。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劉義隆的軍隊只是沿黃河北岸布防,防線綿延二千里,每處兵力不過數千人,力量分散且薄弱。由此可見,劉義隆並無北渡之意,只想固守黃河天險。

至於赫連定,他如今已是強弩之末。只要我們集中優勢兵力,一擊即可摧毀這個殘存勢力。消滅赫連定之後,我們可以東出潼關,一路勢如破竹,其威力足以震撼劉宋全境,甚至能讓長江、淮河以北寸草不生。陛下的英明決策絕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請不必再有疑慮。"

拓跋燾採納了崔浩的建議,決定分兵進攻胡夏。同年九月二十一日,拓跋燾親率大軍抵達統萬城,隨後準備南下進攻平涼。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放軍在台島演訓,台軍「跟拍」都拍不清被嘲 - 天天要聞

解放軍在台島演訓,台軍「跟拍」都拍不清被嘲

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4月1日表示,從當日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位台島周邊組織艦機多向抵近台島,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施毅還強調,這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嚴重警告和有力遏制,...
手上一顆黑痣險些要了命,竟是「癌中之王」 - 天天要聞

手上一顆黑痣險些要了命,竟是「癌中之王」

痣在很多人眼裡,不過是皮膚上的一個小標記,甚至有人覺得它是「福氣」的象徵。但你知道嗎?有些痣可能是惡性黑色素瘤,它是皮膚癌中最危險的一種。「從小到大就有的黑痣,我也沒引起重視。突然長大了,左肘處還長出2厘米大小的硬腫塊,摸上去還疼。」嘉定市民王女士說,5年前,黑斑開始長大,逐漸出現破潰、滲出癥狀,並伴...
土匪王姚大榜:從烏龍山剿匪記原型到最後的水鬼 - 天天要聞

土匪王姚大榜:從烏龍山剿匪記原型到最後的水鬼

誰能想到,上世紀熱播劇《烏龍山剿匪記》中那個令人過目難忘的"田大榜",竟是以一個真實的土匪為原型?他在湘黔邊區稱霸半個世紀,最終卻葬身江底,成了一個令人唏噓的水鬼。這個人就是姚大榜,一個從農家子弟到悍匪魁首的傳奇人物。
電視劇《周生如故》精彩台詞合輯 - 天天要聞

電視劇《周生如故》精彩台詞合輯

街衢洞達,閭閻且千,九市開場,貨別隧分,人不得顧,車不得旋,闐城溢郭,旁流百廛,這就是你眼前的西州。 忍一時,能平順一世。 為弟子者,晨昏醒覲,不可怠慢。 長風至而波起兮,若麗山之孤母。 古有雲,弟子事師,敬同於父,怎能忘? 世行為鑒,守節
台獨勢力,不聽話就要用棍子教訓! - 天天要聞

台獨勢力,不聽話就要用棍子教訓!

台灣,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李登輝主政台灣之前,歷任台灣領導人,從來沒有說要台獨!後來的陳水文扁、蔡英文、賴清德等都變著花樣叫囂台獨!為什麼台獨分子越來越囂張!其實就是一句話,寵愛太過,導致肆意妄為!屢屢犯錯就要家法伺候,來一頓棍
有這樣幾種台灣人,他們或許真的不怕戰爭 - 天天要聞

有這樣幾種台灣人,他們或許真的不怕戰爭

大家在新聞里肯定都瞧見了,解放軍東部戰區又開始了抵近台島的實戰演訓。 而且,與去年的「聯合利劍-2024A」、「聯合利劍-2024B」有所不同,此次實戰演練事前沒有放出一絲風聲。開啟後,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