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便士茶稅,如何敲響大英第一帝國的喪鐘?

2025年03月14日14:33:09 歷史 1309

在美國歷史的宏大敘事中,獨立戰爭無疑是最為關鍵的篇章之一。這場改變了世界格局的戰爭,背後有著複雜且深刻的歷史淵源。

那麼,美國究竟為何要獨立?戰爭爆發前又歷經了怎樣的風雲變幻?

01

1763年,法國和印第安人戰爭的硝煙終於散去。

然而,這場漫長的戰爭給英國留下了沉重的財政負擔。為了填補虧空,英國政府將目光投向了北美殖民地,開始重新審視對其的管理策略。

3便士茶稅,如何敲響大英第一帝國的喪鐘? - 天天要聞

在戰爭期間,英國對殖民地的管控有所鬆懈,這使得殖民地漸漸萌生出獨立發展的念頭,叛逆情緒悄然滋長。

察覺到這一變化的英國政客們,決心對英屬北美殖民地進行整頓,以使其符合大英帝國的整體利益。

同年,新上任的首相喬治・格倫威爾率先對殖民地鬆散的組織形式展開行動。

針對法國人撤離後留下的廣袤土地,格倫威爾政府頒布了《1763宣言》,嚴禁殖民者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向西部擴張。英國人的算盤打得很響,控制西進運動既能減少與印第安人的衝突,節省軍事開支,又能減緩沿海人口向內地流動,將更多土地投機和毛皮貿易的機會留給本國商人。

但殖民者們對這一宣言並不買賬,他們懷揣著對土地的渴望,依舊不斷向西部進發,英國政府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見此情形,英國開始採取更直接、強硬的手段加強對殖民地的控制。

1764年,《糖稅法》出台,對從非英國進口的糖課以高額賦稅,實際上賦予了英國商人在美洲市場的壟斷地位。為杜絕走私,英國設立了不由當地人組成陪審團的新海事法庭。

3便士茶稅,如何敲響大英第一帝國的喪鐘? - 天天要聞

同年,《貨幣法》頒布,殖民地議會發行貨幣的權利被取消,這對本身就缺乏硬通貨的殖民地經濟造成了沉重打擊,殖民地經濟瞬間陷入困境。

1765年,英國政府變本加厲,推出《印花稅法》,對殖民地的多數印刷品強行徵稅,報紙、契約、執照乃至遺囑都未能倖免。雖說這項稅法帶來的經濟負擔不算太重,但其意義卻非同小可。

在美洲人心中,納稅本是規範貿易的商務手段,而《印花稅法》卻是英國政府在未徵得殖民地議會同意的情況下擅自開徵的。殖民者們憂心忡忡,倘若不對這部法案加以抵制,日後恐怕會面臨更為繁重的賦稅。

02

面對英國的高壓政策,殖民地人民紛紛奮起反抗。

1765年,來自9個殖民地的代表齊聚紐約,召開會議並決議向英王和議會請願。

他們在承認從屬英國的前提下,堅決否認英國未經殖民地議會同意就徵稅的合法性。與此同時,殖民地城市的民眾也行動起來,抵制新法的暴亂此起彼伏。其中,波士頓的暴亂規模最大。

一個名為「自由之子」的組織在此崛起,他們不僅恐嚇稅務人員和不抵制英國貨的殖民者,甚至襲擊親英官員的府邸。但殖民地議會的請願和民眾的暴亂起初並未奏效,《印花稅法》並未因此廢除。

3便士茶稅,如何敲響大英第一帝國的喪鐘? - 天天要聞

最終,殖民地對英貨的大規模抵制讓英國政府慌了神,擔心失去美洲市場的英國,於1766年在新任首相羅吉爾姆的勸說下,廢除了《印花稅法》

然而,這一舉措在英國國內引發了軒然大波,地主貴族們視其為對殖民地的讓步,擔心殖民地拒絕徵稅會導致國內稅收增加,於是向國王施壓,羅吉爾姆政府因此倒台。隨後,年邁的威廉・皮特出任首相,但因疾病等原因,政治實權落入財政大臣查爾斯・湯森手中。

湯森在美洲推行的政策堪稱災難性。1767年,英國議會通過兩項決議,一是解散紐約議會,以迫使殖民地接受1765年通過的《叛亂法》

該法案要求殖民地為駐美英軍提供住宿和給養,在英國人看來這合情合理,可殖民者卻認為這嚴重侵犯了他們的自由權益。

畢竟,自法國和印第安人戰爭以來,殖民者一直自願為軍隊提供支持,如今卻被強制要求,怎能不讓他們憤怒?馬薩諸塞議會率先拒絕這一強制性法令,紐約議會隨即跟進,紐約作為英軍駐美司令部所在地,其拒絕行為無疑是對英國政府權威的巨大挑戰。

此外,為增加殖民地稅收,湯森還推出一系列被稱為《湯森法令》的新稅,對殖民地從英國進口的油漆、紙張、茶葉等貨物徵稅。這些未經殖民地同意的新稅,徹底點燃了殖民地人民的怒火,「無代表不納稅」的呼聲響徹北美大地。

1770年,緊張局勢終於引發了衝突,著名的「波士頓大屠殺」爆發。

3便士茶稅,如何敲響大英第一帝國的喪鐘? - 天天要聞

英國軍人與北美殖民者激烈對抗,造成5位平民死亡、6人受傷。

這一事件極大地激發了北美殖民者的反英情緒。英國政府見狀,不得不做出讓步,取消了大部分稅項,僅保留茶稅,試圖以此宣示宗主國地位和徵稅權。

可英國政客們萬萬沒想到,這看似微不足道的每磅3便士茶稅,竟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1773年,為幫助英國東印度公司處理滯銷茶葉,英國政府對銷往北美市場的茶葉進行補貼,這嚴重損害了北美茶葉商人的利益。茶葉商人們藉此煽動殖民地本就濃烈的反英情緒,「無代表不納稅」的口號再度響起。

同年12月,一群年輕人喬裝成印第安人,登上三艘來自英屬印度的商船,將船上300多箱茶葉傾倒入海,這便是著名的「波士頓傾茶事件」。

3便士茶稅,如何敲響大英第一帝國的喪鐘? - 天天要聞

這一事件徹底激怒了英國政府。1774年,英國在對抗最為激烈的馬薩諸塞省推行《強製法令》,剝奪了該省諸多自治權。英國本想藉此殺雞儆猴,卻沒想到適得其反。

03

馬薩諸塞不僅沒有被孤立,反而成為殖民地人民心中的英雄,各地反抗情緒愈發高漲,越來越多的殖民者開始質疑英國議會對殖民地的管轄權。

他們不禁反問,自己不遠萬里來到新大陸,歷經艱辛才創造出繁榮,英國憑什麼肆意掠奪他們的財富和權利?

面對英國的步步緊逼,北美殖民者不再沉默。

1774年,在馬薩諸塞省和弗吉尼亞省的號召下,除喬治亞省以外的12個北美殖民地的56位代表齊聚費城,召開第一屆大陸會議。

3便士茶稅,如何敲響大英第一帝國的喪鐘? - 天天要聞

參會代表中有塞繆爾・亞當斯、約翰・亞當斯、喬治・華盛頓等眾多知名人物。在約翰・亞當斯的主導下,會議通過了三項重要決議:《殖民者權利宣言》闡述了反抗原因、殖民地困境及應得權利;《大陸協定》決定停止購買英國商品;《致英王請願書》要求撤回《強製法令》,並重申對英王的效忠。

此外,會議還成立了通信委員會,以確保愛國人士能及時掌握官方動態,並決定於1775年5月再次召開會議,等待英國方面的回應。

然而,大陸會議的決議在殖民地引發了爭議。

一些殖民者雖厭惡英國政府,但仍對宗主國抱有一絲幻想,不願徹底決裂。《大陸協定》中罷買英貨的決議讓部分殖民者覺得自身自由權益受到侵犯,認為自己有權自主決定商業行為。這些人隨後遭到一些打著自由民主旗號的極端分子報復。

消息傳到英國,英國資產階級強烈要求政府採取措施。而英國政府的反應讓革命軍領袖們意識到危機,他們開始大量購置火藥和槍支並秘密隱藏。

但這些舉動被英國軍隊察覺,英軍隨即展開清剿軍火庫和抓捕違法者的秘密行動。

1775年4月,在萊剋星頓和康科德,執行清剿任務的英軍與革命軍狹路相逢。

3便士茶稅,如何敲響大英第一帝國的喪鐘? - 天天要聞

緊張對峙中,雙方擦槍走火,儘管誰先開的第一槍已無從考證,但這槍聲卻如同信號,宣告著殖民地與英國的矛盾已徹底激化,戰爭一觸即發。1775年5月,第二屆大陸會議召開,13個殖民地代表全部出席。

嚴峻的形勢讓他們摒棄前嫌,團結一致,共同迎接即將到來的狂風暴雨,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全面爆發奏響了序曲。

文本來源@周侃侃plus 的視頻內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 天天要聞

二戰勝利80周年 走進納粹德國投降的歷史現場

1945年5月8日24時,法西斯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投降書開始生效時,由於時差原因,地處柏林以西的美、英、法等國還是5月8日的下午或晚上,而位於柏林以東的蘇聯等國,已經是5月9日。因此歐洲各國將5....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 天天要聞

中國歷史上三個最成功的商人,最後都散盡家財,無一得到善終

中國歷史上有一些著名商人,有部分符合散盡家財且未得善終的情況,以下列舉三位比較典型的: 呂不韋: 生平事迹:戰國末年衛國商人,他以「奇貨可居」聞名,通過扶持秦異人(後改名子楚)登上秦王之位,自己也官至秦國丞相,權傾一時。在執政期間,他組織編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 天天要聞

【史志論壇】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 ‖程爽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本文載《巴蜀史志》2024年第6期聚地方人才 育方誌碩果以彭州市為例淺談地方志人才隊伍建設程 爽地方志是地方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是傳承民族文脈的重要基礎,是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重要支撐。地方志部門作為開發利用地方志資源的主要部門,在推動地方志事業高質量發展方面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隨...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 天天要聞

【史學爭鳴】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翔

歡迎關注「方誌四川」!多重視角下的綿陽「周原說」宋 翔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周原是西周王朝的發祥地之一。傳統觀點認為周原位於今陝西關中地區,然而,綜合水文地理、自然資源、歷史文獻與文化傳承等多方面線索,可提出另一種可能:周原的地理位置或許並非局限於傳統認知中的陝西岐山周原,而是涵蓋了今四川綿陽一帶。綿陽...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 天天要聞

古代樂制與戲曲研究的新視角——黎國韜《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序

□吳承學黎國韜教授所著《古代教坊與文學藝術研究》一書收入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將在中華書局出版,請我寫序。為了撰寫序言,我重新閱讀了國韜各種著述,並且大致了解了相關學科的學術史。在閱讀的過程中,引發了一些回憶與感想。壹1990年,我從復旦大學博士畢業後,回到中山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國韜1992年考...
「情感中心」: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隨札 - 天天要聞

「情感中心」:梁啟超《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隨札

□李成晴一1925年,六十一歲的茹經老人唐文治在《自訂年譜》中反思道:余向主道德教育,迨閱歷世變,始悟性情教育為尤急。到了翌年,唐文治在《<南洋大學三十周年紀念徵文集>序》一文又重提性情教育的新定位:「故夫有真性情,而後有真學問、真事業。余向主道德教育,及今思之,與其為道德高遠渾噩之談,毋寧言性情教育悱惻...
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國人 - 天天要聞

銘記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的中國人

編者按: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那場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自由與奴役的殊死戰鬥中,中國與50多個國家的人民同仇敵愾、英勇戰鬥,並肩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勢力。
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現在可以「親身經歷」 - 天天要聞

歷史上的「偉大轉折」,現在可以「親身經歷」

VR展《轉折·從頭越》體驗效果。受訪者供圖 戴上VR頭顯,「穿越」至90年前,一場驚心動魄的旅程拉開序幕。 「突破4道封鎖線時,每到一次封鎖線,就有牆從天而降,飛機從後往前掠過,結合音效,壓迫感很強。在戰鬥場景中,我們在掩體中穿行,還有互動可以幫邊上的戰士取彈藥箱。建模很真,被炮彈砸的時候,我忍不住晃動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