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監獄,只關押死緩、無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2025年02月27日23:22:04 歷史 1331

全國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監獄,只關押死緩、無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聞

提籃橋監獄

在上海虹口區長陽路和昆明路交叉的地方,有一片灰白色的建築群,靜靜地待在那兒,周圍全是高得嚇人的摩天大樓,襯得它有點不太起眼。這就是提籃橋監獄,1901年動工蓋起來的時候,誰也沒想到它能熬過124年的風風雨雨。

整個監獄佔了3.3萬平方米,地盤不算小,牆體是那種老式的灰白色,磚一塊塊壘得結實,帶著點歲月的痕迹。過去一個多世紀,這裡一直是「全國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監獄」,直到2024年徹底搬遷之前,每天都在運轉,裡頭關的都是些重刑犯——死緩的、無期徒刑的,還有判了十年以上的。

全國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監獄,只關押死緩、無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聞

這地方最早是1901年動工的,那時候上海還是個租界林立的城市,英國人主導了這座監獄的設計和建造。施工的時候,工人們用上了從英國運來的鑄鐵材料,大門是厚重的鐵傢伙,表面刷了層防鏽漆,推開的時候得使上不少勁兒。

到了2024年搬遷之前,這座監獄還在正常運作,裡頭關押的犯人可不是小數目。每天清晨,獄警會按時吹哨,犯人們列隊從監舍走到操場,空氣里瀰漫著潮濕的水泥味兒。監獄裡專門有塊區域是給死緩和無期徒刑犯人住的,房間小,鐵窗焊得死死的。

英式設計下的「遠東第一監獄」

1903年5月18日那天,天色陰沉,空氣裡帶著點潮氣,第一批囚犯被押進提籃橋監獄。他們的腳上鎖著沉甸甸的鐐銬,走一步就嘩啦響一聲,鐵鏈拖在地上,划出一道道細小的痕迹。大鐵門被獄警推開,鉸鏈吱吱作響,門框上刷著黑漆,邊角有些地方已經斑駁脫落。囚犯們挨個邁進去,腳步踩在青石板鋪成的地面上,發出低沉的迴音。

全國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監獄,只關押死緩、無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聞

監樓是十字形的,中間一條長長的走廊貫穿始終,地面鋪著磨得發亮的水泥,兩邊牆上刷著淡灰色的漆,時間長了有些地方起了皮。獄警站在走廊正中間,手裡拿著一根木棒,眼睛掃來掃去,三層監區的鐵欄杆和過道全都能瞧得清清楚楚。

每層監室都用粗鐵條焊成柵欄,門鎖是老式的鐵傢伙,得用大鑰匙才能擰開,開關門時「咔噠」一聲特別脆。囚犯們被分開關進去,鐵門一扇扇鎖上,鑰匙在獄警腰間的環上晃蕩,叮噹作響。

裡頭有個特別的地方叫「橡皮監」,專門用來對付鬧事的犯人。牆上裹了足足30厘米厚的軟木層,顏色暗黃,摸上去有些粗糙,釘子固定得密密實實,連縫隙都塞滿了。地板是夯實的水泥,踩上去硬得硌腳,房間不大,鐵門一關,裡頭的聲兒一點兒也傳不出去。獄警平時檢查時,拿手電筒往裡照,光線掃過軟木牆,反射回來有點發悶。犯人被關進去後,鞋底磨著地面,走來走去也只能發出一點沉悶的響動,時間一長,連腳步聲都聽不見了。

全國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監獄,只關押死緩、無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聞

三樓西邊還有個更陰森的地兒——絞刑房。房間不大,牆面刷著白灰,斑斑駁駁,有些地方露出了底下的磚。地板是用木板拼成的,中間一塊是活動的,用鐵栓固定著,旁邊放著個粗麻繩做的絞索,繩子掛在橫樑上,風一吹就微微晃。

行刑的時候,獄警站在旁邊,拉開栓子,地板「咔」一聲打開,底下連著停屍間,屍體順著通道直接滑下去,撞在下面的石板上,發出「砰」的悶響。停屍間在底層,牆上滲著水珠,地上鋪著青磚,濕漉漉的,空氣里總有股淡淡的霉味。行刑完事兒後,獄警下去收拾,用鐵鉤子把繩子拉上來,地板重新合上,栓子插回去,整個過程乾淨利落,像機器運轉似的。

這些設計加一塊兒,讓提籃橋監獄剛建好那會兒就出了名。1903年剛啟用沒多久,外頭就傳開了,說這是「遠東第一監獄」。

全國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監獄,只關押死緩、無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聞

戰犯審判與起義的交匯

1946年1月24日,上海的冬天冷得刺骨,提籃橋監獄裡卻擠滿了人。那天,美軍軍事法庭開庭,47名日本戰犯被押到這裡受審。法庭就設在監獄裡的一間大廳,長長的木頭長椅擺得整整齊齊,牆上掛著塊黑板,上面用粉筆寫著日期和案號。

甲級戰犯安藤利吉被帶上被告席,穿著灰色的囚服,手腕上還鎖著鐐銬,低頭站在那兒,腳邊的地板被踩得有些發黑。旁邊的美軍軍官翻開厚厚的卷宗,一頁頁宣讀罪行,聲音在空蕩蕩的大廳里回蕩。

全國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監獄,只關押死緩、無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聞

同一時間,監舍深處還有個特別的犯人——國民黨少將張北生,因「刺汪案」被關在這兒。他的監室在二樓,鐵窗外能看到監獄院子里的一角,牆面上有些剝落的灰漆,地上鋪著冰冷的水泥。張北生每天被押去提審時,走廊上的獄警會拿棍子敲敲鐵欄杆,催他快點。

誰也沒想到,三年後這地方會徹底變天。到了1949年5月28日,地下黨員趙英盛帶著20多個獄警行動起來。鑰匙插進鎖孔,咔噠一聲接一聲,50名「政治犯」的牢門被陸續打開,他們穿著破舊的囚服,腳上拖著鞋,慢慢走出監舍。起義成功後,監獄完整地交到了新政權手裡,新中國成立後的8月,上海首個勞改單位就在這兒掛牌成立了。首任監獄長武中奇是個書法家,曾經給馮玉祥刻過印。他來的那天,提了桶墨汁,拿著一支大毛筆,在監區的牆上刷刷寫下「脫胎換骨,重新做人」八個大字。

從「風波亭」到人臉識別的變遷

時間跳到1997年8月,提籃橋監獄西北角多了一塊新東西——「抗日戰犯審判處遺址」紀念碑。那天,上海市政府搞了個儀式,碑是花崗岩做的,上面刻著字,底座周圍鋪了層碎石子,風吹過時,石子兒被捲起來,輕輕撞在碑面上。

全國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監獄,只關押死緩、無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聞

與此同時,監獄裡還關著個「大名人」——魏廣軍,因為「敲頭案」在全國出了名。他被鎖在東監區的一間單人牢房,鐵門上焊著粗鐵條,牆角堆著幾本舊書,床是木板搭的,上面鋪了層薄薄的褥子。

監獄的建築本身也跟著變樣,頂上那維多利亞式的穹頂還在,磚頭縫裡長出點青苔,可底下卻裝上了人臉識別系統。門口的機器滴滴響,獄警刷臉進出,屏幕上閃著綠光。原來的鑄鐵柵欄外頭,拉上了防攀爬電網,電線細得像頭髮絲,風一吹就微微顫,發出低低的嗡嗡聲。東監區有個禁閉室,叫「風波亭」,名字聽著挺有來頭,是照著岳飛殉難的地方取的。

全國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監獄,只關押死緩、無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聞

以前這地方牆是光禿禿的水泥,犯人被關進去時,鞋底磨著地面,腳步聲悶悶的。如今牆面貼上了防撞軟包,米黃色的,摸上去軟乎乎的,角落還釘著幾塊固定板,防止撕下來。屋頂上裝了24小時監控探頭,鏡頭不大,紅燈一閃一閃,取代了當年獄卒蹲在門口盯著的小窺視孔。犯人進去後,門一鎖,探頭就轉起來,把每個角落都掃一遍。監獄一邊留著老模樣,一邊往新路子上走。

改造中的人性縮影與搬遷落幕

2003年深秋,提籃橋監獄的空氣裡帶著股涼意,樹葉落了一地,院子里掃地的犯人推著笤帚,沙沙聲在水泥地上響個不停。因故意殺人罪被關進來的王某那天沒事幹,晃到了監區圖書館。他隨便抽出一本泛黃的《勞改報》,紙張脆得一碰就掉渣,翻到1985年的一期,裡頭登著一篇貪污犯的懺悔錄。

全國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監獄,只關押死緩、無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聞

文章旁邊,有人用鋼筆寫下「貪墨之欲,甚於刀斧」八個字,墨跡早就干透了,字寫得歪歪扭扭但挺有勁兒,紙邊還留著點模糊的指印。這監獄不光是關人的地方,還像個大課堂,逼著人往裡瞧瞧自己。

就在這段時間,監里有個「新岸藝術團」,犯人們自己攢起來的,排了出話劇《雷雨》。演周朴園的是個落馬的廳官,過去西裝革履,如今穿著藍囚服,站在搭起來的木台上,台詞一句句念出來,聲音低沉,台下坐著幾十個犯人,板凳吱吱響,有人還拿手敲著膝蓋打拍子。

全國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監獄,只關押死緩、無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聞

另一邊,監獄還開了個「提籃橋翻譯室」,讓有文化的人干點活兒。裡頭有個金融要犯,原來是搞錢的行家,如今坐在這兒翻外文書。他翻譯了本《證券法比較研究》,整天窩在小桌子前,桌上堆著字典和稿紙,筆頭磨得禿了,紙上密密麻麻全是字。翻譯室里光線不好,窗戶上焊著鐵條,陽光只能斜著漏進來,照得他手邊一圈亮。翻譯完的稿子裝訂成冊,封面是硬紙板,拿出去後,司法部看上了,直接收進普法教材里。

2014年,亞信峰會在上海開得熱火朝天,提籃橋監獄卻沒閑著。民警周盟那天照例排查監區,走廊上腳步聲回蕩,鐵門咣咣開關。他查到盜竊犯馬某的監室時,翻了翻那傢伙的鞋——一雙破布鞋,鞋底磨得薄了。

周盟用手一摳,從夾層里掏出一張揉皺的香煙紙,攤開一看,上頭用鉛筆畫著監區的平面圖,線條歪歪斜斜,標註了幾個出口和崗哨的位置。紙張髒兮兮的,邊角還卷著,像是藏了挺久。周盟拿著這張紙,順著線索查下去,愣是挖出了滬浙兩省的一串連環搶劫案。

全國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監獄,只關押死緩、無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聞

時間一晃到了2024年,監獄要搬遷了,院子里忙得像開了鍋。檔案室里堆滿了東西,1.3噸重的犯人改造材料全得收拾出來,提籃橋的故事也就畫上了句號。

參考資料:這裡既神秘又「熟悉」!123歲的提籃橋監獄整體搬遷了

全國唯一特大城市中心的監獄,只關押死緩、無期和十年以上重刑犯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