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華起義前才發現,他的七姨太居然是軍統,不捨得殺給錢放走了

2025年02月21日17:22:10 歷史 1740

1949年起義前夕,潘文華髮現自己的七姨太張俊竟然是軍統,這對起義很是不利。經過一夜的輾轉反側,潘文華內心痛苦又糾結,最終還是決定喚來七姨太:

「你帶著孩子先去香港吧,我現在擔著重任,實在走不開,等這邊穩定下來,我立刻去找你們。」

潘文華起義前才發現,他的七姨太居然是軍統,不捨得殺給錢放走了 - 天天要聞

張俊信以為真:「那你一定要小心。」潘文華拿出早已準備好的積蓄,遞給張俊:「這些錢你拿著,路上用。」為什麼潘文華得知自己的七姨太是軍統後,沒有殺她反而給了她錢讓她走?

潘文華從藥鋪到戰場

1886年,潘文華出生在四川仁壽的一個普通家庭。長大後的潘文華背井離鄉,來到成都,在春熙路附近的一家藥鋪當學徒。

一天,潘文華出門送葯,路過一座清廷新軍的兵營,聽裡面傳來整齊的口號聲,他好奇地湊到門口張望。只見士兵們身著嶄新軍裝,手持西式槍械,隊列整齊,步伐有力,眼中滿是新奇。

潘文華起義前才發現,他的七姨太居然是軍統,不捨得殺給錢放走了 - 天天要聞

從那以後,只要有空,潘文華就往兵營跑。一次,他看得入神,情不自禁地模仿起士兵的動作。「什麼人,幹什麼呢?」一個聲音突然響起。潘文華嚇得一哆嗦,回頭一看是個年輕的班長。他緊張地搓著手,小聲說:「長官,我……我是附近藥鋪的夥計,我就看看。」

班長打量著他,見他身形矯健,便問:「會功夫?」潘文華撓撓頭,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長官,我就是瞎比劃,從小練過幾天武術。」班長來了興緻,讓他露兩手。

潘文華也不扭捏,當場打了一套拳,班長看完以後覺得他是個好苗子,於是便邀請道:「想不想來當兵?」潘文華點了點頭。就這樣,他進入了兵營,成為了一名勤務兵。

潘文華起義前才發現,他的七姨太居然是軍統,不捨得殺給錢放走了 - 天天要聞

兩年後,兵營里迎來了一場備受矚目的演武大會。18歲的潘文華主動請纓上台表演,他的動作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坐在台下的四川武備學堂總辦陳宦,不禁脫口而出:「這年輕人,身手不凡!」

表演一結束,陳宦趕忙起身,快步走向潘文華,笑著說道:「小夥子,你功夫不錯啊!來我武備學堂當助教,怎麼樣?」潘文華又驚又喜,一時有些不知所措,愣了好幾秒才結結巴巴地回答:「真……真的嗎?我……我當然願意!」

潘文華在擔任助教期間,教學認真負責,還時常展示一些高難度動作,同學們都對他佩服不已。沒多久,學堂里就傳開了他的外號「潘鷂子」。

潘文華起義前才發現,他的七姨太居然是軍統,不捨得殺給錢放走了 - 天天要聞

不久,他進了四川陸軍速成學堂學習。畢業後的潘文華加入軍隊,奔赴西藏,憑藉著出色的指揮和無畏的勇氣,他們成功擊退敵人。潘文華也因此立下戰功,不久後便晉陞為排長。

此後,每次戰鬥,他都身先士卒,衝鋒在前,沒過多久,又晉陞為連長。

資助同窗抗戰禦敵

辛亥革命後,駐藏清軍瞬間陷入絕境,援軍遲遲不來,軍糧也快見底,與當地藏民的關係更是劍拔弩張。潘文華心急如焚,把幾個親信叫到一起商量說:「現在這情況,咱們不能在這兒等死,得想辦法回四川!」有人小聲嘀咕:「可路費咋辦?」潘文華咬咬牙:「我琢磨著,咱們只能賣點槍械,湊點路費,先回四川再說。」

潘文華起義前才發現,他的七姨太居然是軍統,不捨得殺給錢放走了 - 天天要聞

眾人面面相覷,雖然心中不舍,但也知道這是無奈之舉,最終紛紛點頭同意。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翻山越嶺,歷經無數艱辛。終於,他們回到了四川,投奔了順慶的李挽瀾部隊。

1918年,川滇軍閥混戰,李挽瀾不幸戰死,潘文華臨危受命,接替他出任旅長:「兄弟們,李旅長雖去,但我們不能散!聽我指揮,撤到陝南,從長計議!」在他的帶領下,部隊有條不紊地向陝南轉移。

沒過多久,戰爭爆發,劉湘的部隊在戰火中節節敗退,一路撤到陝南。潘文華與劉湘本是同窗好友,念及舊情,潘文華立刻讓人籌集了兩萬大洋。見到劉湘時,潘文華對他說:「這點錢你先拿去應急!」

潘文華起義前才發現,他的七姨太居然是軍統,不捨得殺給錢放走了 - 天天要聞

劉湘激動地回應:「大恩不言謝!這份情,我劉湘記下了!」經此一事,兩人情誼愈發深厚。不久後,潘文華帶著自己的部隊正式投奔劉湘。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潘文華跟隨劉湘出川抗戰,奔赴江西、安徽戰場,擔任二十三集團軍副總司令兼二十三軍軍長。然而僅僅一年後,劉湘在漢口不幸去世。

潘文華起義前才發現,他的七姨太居然是軍統,不捨得殺給錢放走了 - 天天要聞

潘文華臨危受命,統率留川的5個師、2個獨立旅及16個保安團蔣介石得知劉湘離世,意識到潘文華手中的兵力不可小覷,為了籠絡他,特意將他召到重慶:

「文華啊,你一直忠心耿耿,如今劉湘走了,我對你可是寄予厚望。以後有什麼需求,儘管開口。」

隨後,蔣介石在各方面給了潘文華不少利益,還委以他諸多重要職務。但潘文華心裡跟明鏡似的,蔣介石表面熱情,實則對他並不信任。於是為了保存實力,潘文華開始暗中行動,四處聯絡各方勢力。開始暗中與蔣介石作對,為四川的穩定和自身的生存努力周旋。

潘文華起義前才發現,他的七姨太居然是軍統,不捨得殺給錢放走了 - 天天要聞

抗戰時期,潘文華身為川軍將領,深感民族危亡。一次機緣巧合,潘文華在重慶與周恩來會面:「潘將軍,久仰大名,今日得見,深感榮幸。」潘文華笑著說:「周先生客氣了,我也一直盼著能與您交流。」

兩人坐下後,話題很快轉到了國家的前途和抗戰的局勢上。周恩來條理清晰地分析著國內外形勢,闡述共產黨堅持抗戰、團結一切力量的主張,潘文華聽得入神,不時點頭表示贊同。

此後,潘文華又多次與王若飛等共產黨員往來,每次交流,都讓他對共產黨的思想和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同

潘文華起義前才發現,他的七姨太居然是軍統,不捨得殺給錢放走了 - 天天要聞

發現七姨太是軍統,給錢放走了

1949年,蔣介石潰敗,國民黨軍隊軍心渙散。這時,中共希望爭取潘文華的起義,周恩來深知此事的艱難與關鍵,深思熟慮後,選派了心思縝密、極具耐心的唐午園,與潘文華建立並保持密切聯繫。

在頻繁的接觸中,唐午園真誠地向潘文華介紹共產黨的理念和對未來的規劃。潘文華深受觸動,逐漸堅定了投靠共產黨的決心,於是他給楊續雲打去了電話,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潘文華起義前才發現,他的七姨太居然是軍統,不捨得殺給錢放走了 - 天天要聞

就在討論起義計劃時,他的七姨太張俊總是在場,這使得他們無法談論正事。直到張俊離開後,他們才好繼續商討,潘文華意識不對勁,於是便暗中觀察張俊。

時間久了,潘文華髮現異常,自己的七姨太很可能是軍統。但張俊畢竟跟了自己這麼久,還為自己生兒育女,不忍心殺了她,便和楊續雲說:「我心裡還有個疙瘩,一直解不開。」

楊續雲疑惑道:「潘將軍,您有什麼顧慮儘管說,咱們一起想辦法。」潘文華猶豫了好一會兒才說:

「唉,還不是我那位七姨太,最近這段時間她像變了個人似的,天天在我耳邊念叨,催著我趕緊去香港,一刻都不讓人清凈。我被她吵得頭疼,可又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潘文華起義前才發現,他的七姨太居然是軍統,不捨得殺給錢放走了 - 天天要聞

楊續雲聽後,他坐直身子,認真地說道:

「潘將軍,實不相瞞,我們對張俊女士的軍統背景有所了解。這段時間我們也做了詳細調查,可以確定的是,自從她嫁給您之後,沒有向軍統泄露過任何機密,也沒有做出任何不利於您和起義大業的事情。」

潘文華聽了這話,原本緊繃的身體微微放鬆,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意外:「真的嗎?你確定調查清楚了?有你這話,我心裡踏實多了。」

潘文華起義前才發現,他的七姨太居然是軍統,不捨得殺給錢放走了 - 天天要聞

起義迫在眉睫,潘文華深知張俊的軍統身份是個隱患。為確保起義順利,不被蔣介石察覺,也為了保住張俊的性命,潘文華把張俊叫到跟前,並且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給了她,讓她帶著兩個孩子先去香港

臨行那天,潘文華親自送張俊上車。送別張俊後,潘文華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身邊再無牽掛,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起義的謀劃之中。

潘文華起義前才發現,他的七姨太居然是軍統,不捨得殺給錢放走了 - 天天要聞

1949年12月,北京收到捷報——潘文華等人成功起義!中央任命潘文華為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潘文華找到工作人員說道:「志願軍戰士們在前線受苦,我願意捐錢給他們置辦棉衣!」

然而,天不遂人願,1950年潘文華因重病在成都離世,享年64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河泊所遺址考古的三個價值 - 天天要聞

河泊所遺址考古的三個價值

金質「滇王之印」。 漢代木構遺迹。 本組圖片由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圖 雲南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地區,古滇國是從戰國延續至漢代的地方政權,屬西南夷的一部分。公元前109年,漢朝在此設置益州郡,又「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史記·西南夷列傳》)。 從設置益州郡開始,雲南開啟了融入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新篇章。 日前獲評...
劉振起:河北游擊軍的戰略意義 - 天天要聞

劉振起:河北游擊軍的戰略意義

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戰爭的戰略問題》一文中指出:「河北平原、山東的北部和西北部平原,已經發展了廣大的游擊戰爭,是平地能夠發展游擊戰爭的證據。」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 天天要聞

聽到岳飛遇害,李清照做了什麼?

紹興十一年,岳飛在一天之內被十二道金牌緊急召回至臨安。隨即解除兵權,任樞密副使。但這只是一個幌子,是個緩兵之計,不久就被誣陷謀反,下了大獄。一時間朝野大駭!韓世忠當面質問秦檜 :「你們誣告岳鵬舉謀反,究竟有何真憑實據?」秦檜奸笑一聲:「其事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