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戰場,陳官莊國軍突圍,只有李彌往北跑,最終從青島上船

2025年02月19日18:33:09 歷史 1608

寫作不易,作者每天也是辛苦寫稿,只是為了養家糊口,希望各位觀眾老爺可以多多理解,文中加入5秒廣告解鎖,觀看5秒後便可以免費閱讀全文啦,感謝各位觀眾老爺的理解與支持哦~~~

淮海戰場,陳官莊國軍突圍,只有李彌往北跑,最終從青島上船 - 天天要聞

文|豐川祥子

編輯|t


引言

淮海戰場,國軍節節敗退,陳官莊成了最後的絞肉機。黃百韜沒了,邱清泉完了,杜聿明被俘,一片狼藉中,只有李彌一個人逃了出去。他是怎麼做到的?鑽麻袋、夜行百里、切斷通訊,各種傳言滿天飛。

別的將軍紛紛戰死、被俘,唯獨他活著去了台灣。這到底是高超的戰術,還是甩鍋跑路?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逃跑將軍」李彌的故事。

淮海戰場,陳官莊國軍突圍,只有李彌往北跑,最終從青島上船 - 天天要聞

別人死守陳官莊,他悄悄溜了

1948年11月,淮海戰役打得如火如荼,解放軍在徐州以東的新安鎮、碾庄地區展開猛烈攻勢,黃百韜的第七兵團被團團圍住,形勢危急。

國民黨剿總」急得團團轉,急忙派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前去解圍,企圖打開一條生路。然而,這兩支部隊的命運卻大不相同——邱清泉拚死作戰,最終戰死,而李彌則悄悄地做了一個決定:趁亂跑路。

淮海戰場,陳官莊國軍突圍,只有李彌往北跑,最終從青島上船 - 天天要聞

杜聿明在徐州「剿總」司令部里一拍桌子,下令:「李彌,你的13兵團負責掩護撤退!」

這是個什麼概念呢?國民黨那一大攤子幾十萬人要撤離,誰殿後,誰就是活靶子。而李彌一聽這話,臉色都變了。掩護撤退?這不是讓我當炮灰嗎?

淮海戰場,陳官莊國軍突圍,只有李彌往北跑,最終從青島上船 - 天天要聞

於是,11月28日夜裡,李彌悄悄召集手下軍官開了個小會,他的意思很簡單:「別跟他們攪在一起,我們自己走。」接著,他果斷切斷了兵團的通訊聯絡,拒絕與「剿總」聯繫,帶著部隊甩開主力,獨自向北突圍。

這一手操作,讓國民黨其他兵團徹底懵了。按照杜聿明的計劃,各兵團應該一起突圍,怎麼13兵團不見了?其實,這時候李彌已經帶著部隊悄悄地向山東薛家湖方向跑去了。

淮海戰場,陳官莊國軍突圍,只有李彌往北跑,最終從青島上船 - 天天要聞

他採取的是「夜行百里」的策略,白天隱蔽,晚上急行軍,拚命甩開解放軍的圍追堵截。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當時已經形成包圍圈,而李彌這一支人馬,不但不按照「剿總」計划行動,反而往北邊跑,等到徐州其他部隊發現不對勁時,李彌早就跑遠了。

他是怎麼突破層層封鎖的

當時,解放軍對徐州方向的封鎖極其嚴密,尤其是陳官莊地區,圍得水泄不通。黃百韜、邱清泉都沒能突圍成功,杜聿明最終被俘,而李彌卻憑藉極端的求生意志,玩出了「溜之大吉」的大戲。

淮海戰場,陳官莊國軍突圍,只有李彌往北跑,最終從青島上船 - 天天要聞

那麼,他是怎麼做到的呢?

首先,他對自己的部隊進行了極端的「輕裝上陣」處理,連重武器都丟了,只帶著輕便裝備,這樣行軍速度大大提升。

淮海戰場,陳官莊國軍突圍,只有李彌往北跑,最終從青島上船 - 天天要聞

其次,他選擇了避開主戰場的路線,專門挑選偏僻小道,甚至帶著部隊涉水而過,寧願凍得渾身發抖,也要避免與解放軍直接交火。

淮海戰場,陳官莊國軍突圍,只有李彌往北跑,最終從青島上船 - 天天要聞

當時有一個傳聞,李彌為了躲避解放軍檢查,甚至鑽進了一個裝滿糧食的麻袋,由部下假裝挑夫,混過了解放軍的封鎖線。

這一細節至今難以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採取了一切手段,哪怕是裝成普通老百姓,也要逃出生天。

淮海戰場,陳官莊國軍突圍,只有李彌往北跑,最終從青島上船 - 天天要聞

1月10日,淮海戰役勝利結束,國民黨高級將領幾乎被殲滅,只有李彌一人成功脫逃。他的逃亡路線是:徐州—濟南青島,一路往北,最終在青島登上了一艘軍艦。

青島港的最後一跳

當李彌抵達青島時,港口已經是人山人海。大量國民黨潰兵、家屬、商人都擠在碼頭,爭先恐後想要登船離開大陸。

李彌雖然是高級將領,但這個時候已經顧不上什麼排場,傳聞說他穿著普通士兵的衣服,混在隊伍里,生怕被人認出來阻攔。

當時的青島局勢已經極度混亂,解放軍正在迅速逼近,海上的艦船一艘接一艘地開走,誰能擠上船,誰就能活命。李彌眼看前方已經上不了船,果斷想了個法子——直接跳海,游到停泊在外海的軍艦上。

淮海戰場,陳官莊國軍突圍,只有李彌往北跑,最終從青島上船 - 天天要聞

雖然這個說法無法完全證實,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拼盡全力,最終成功登船,成為淮海戰役後唯一逃出生天的高級將領。

上了船,李彌終於鬆了一口氣。身後,是已經岌岌可危的國民黨在華北的最後據點,而他,則成了這場戰役里唯一的漏網之魚。

回望大陸,李彌的內心或許五味雜陳。作為一個軍人,他沒有戰死在戰場,而是帶著一身尷尬的逃亡經歷,離開了祖國。他的名字,註定不會在「剿共」戰史上留下光輝的一頁,反而成為了國民黨軍隊失敗的一個象徵。

而此時的解放軍,已經在全國範圍內展開最後的勝利進攻。淮海戰役的結束,意味著中國的解放戰爭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決戰階段。李彌雖然逃走了,但國民黨的命運,已經不可逆轉。

淮海戰場,陳官莊國軍突圍,只有李彌往北跑,最終從青島上船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淮海戰役唯一漏網國軍將領 鑽進麻袋混出解放區 中國新聞網 2013-08-24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 天天要聞

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前有市民宣傳電影《731》,女童自發留言「愛我中國」

極目新聞記者 王柳欽5月4日,極目新聞記者在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現場看到,雖然天空飄起了小雨,但門口還是排起了近百米的長隊,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前來銘記歷史,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遊客在雨中排起長隊在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遺址入口處,有市民攜帶電影《731》海報進行自發宣傳。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龔...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 天天要聞

探秘秦皇陵百戲俑與青銅水禽

考古實證,秦始皇帝陵根據「若都邑」的理念來營建,都邑里有政治、軍事,也有宮廷生活、文化娛樂。秦朝的休閑生活會是怎樣的景象?5月4日,總台央視綜合頻道(CCTV-1)22:30檔,《尋古中國·探秘秦始皇陵》第四集《百戲水禽》帶你通過考古研究新成果,對秦朝文化娛樂生活一探究竟。半裸陶俑究竟是什麼人?秦始皇帝陵東南部...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 天天要聞

一查嚇一跳,李嘉誠資產大揭秘:英國才是他的「金庫」

如果說全世界最會賺錢的人是誰?李嘉誠絕對排得上號。最近,他又一次把自己送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前陣子那樁港口交易鬧得人盡皆知,一邊是國家利益,一邊是家族資產,李嘉誠站哪邊,大家其實心裡都有點數。港口本來要賣給美國財團,還好有關部門及時叫停。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 天天要聞

琉璃河考古隊節日在崗:當「90後」遇上「3000後」

房山區琉璃河鎮,開滿野花的草叢上,挖開了深淺不一的坑,每個都有專屬的數字加字母編號。這處小型發掘現場,是3000多年前「北京城」的外城壕東段一部分。五四青年節,北京市考古研究院一群「90後」考古人員面朝黃土背朝天,小心翼翼地颳去層層覆土,專心致志地在「護城河」底搜尋古人留下的蛛絲馬跡。安妮娜在發掘現場複核...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 天天要聞

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

新華社南京5月4日電 題:為了正義與和平——中國加強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徵集保護工作新華社記者鄭冬睿、張晨光、陸華東搖開檔案櫃,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開一冊蘇聯籍抗日航空英烈資料,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紀念館工作人員繆磊開始了自己一天的工作。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 天天要聞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

美國現在才知道,給中國強加的苦難越多,中國越是加速崛起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還原歷史背後真相】很多人不理解,作為美國這個超級霸主來說,為何總是喜歡將苦難和威脅強加於其他國家。所以動不動就是開兩艘航母戰鬥群過去威脅,或者極限施壓,或者就是直接的戰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 天天要聞

【前沿精選】技術官僚、民粹主義和國際組織的(去)合法化

前沿精選 學刊簡介《國際關係前沿》是國政學人學術共同體發起創辦的電子刊物,旨在述介國際關係領域具有開創性、前沿性、學理性、實證性、思辨性的研究成果,梳理國際關係領域主要期刊新近發表的學術成果,以此搭建了解國際學術前沿的便捷窗口。目前已更新至2025年第2期(總第20期)。 獲取本期《國際關係前沿》全文渠道1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