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場上裝死?古代戰場可沒有這種 「躺贏」 的好事

2025年02月16日16:52:09 歷史 1962

在各類影視劇中,宏大的古代戰爭場景屢見不鮮:硝煙蔽日,喊殺聲震得人耳鼓生疼,士兵們揮舞著兵器激烈廝殺。但大家是否曾思考過一個有趣的問題:古代士兵在戰場上為何不裝死呢?是源於他們視死如歸的勇氣,還是背後另有隱情?今天,就讓我們深入古代戰場,探尋其中的奧秘。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不是你想躺就能躺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絕非街頭混混的群毆,而是大規模的軍團作戰。以古希臘馬其頓方陣為例,士兵們手持長達6米的長矛,緊密排列,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長矛之牆。

當方陣推進時,前排士兵的長矛平舉,後排士兵的長矛依次抬高,如同一座移動的鋼鐵堡壘。在這樣的陣型中,每個士兵都被緊密束縛在集體之中,稍有異動便會破壞整個陣型的協調性。

戰場上裝死?古代戰場可沒有這種 「躺贏」 的好事 - 天天要聞

中國古代的戰爭同樣如此。戰國時期秦國軍隊以其嚴明的紀律和強大的戰鬥力著稱。秦軍作戰時,通常會列成整齊的軍陣,包括前鋒、中軍和後衛。

前鋒部隊負責衝擊敵方防線,中軍則是主力作戰力量,後衛用於防止敵人迂迴包抄。在這種嚴密的軍事編製下,士兵們必須嚴格按照指令行動,任何擅自裝死的行為都將被視為對軍法的嚴重觸犯。

想像一下,所有人都在按既定陣型穩步前行,你卻突然倒地裝死,這不僅會擾亂己方的行軍節奏,還可能導致整個防線出現漏洞,給敵人可乘之機。在密集的人群中,你大概率不會被敵人的箭射死,反而會被自己的隊友踩扁。

古代戰爭中,士兵們身著厚重的鎧甲,手持兵器,在衝鋒時腳下生風,一旦摔倒,被踩踏致死幾乎是瞬間的事情。

戰場上裝死?古代戰場可沒有這種 「躺贏」 的好事 - 天天要聞

再看電影中常見的畫面,步兵們緩慢前行,前方是漫天箭雨,士兵們紛紛倒下。但你可曾見過有人扶起身邊受傷的隊員,將其妥善安置的場景?沒有!後面的人只會迅速補上前面的空缺,至於補位時是直接踩過去還是好心跨過去,恐怕只有他們自己心裡清楚。那些中箭倒地的傷兵,在人潮湧動之下,能熬過去的概率微乎其微,只能聽天由命。


裝死的「悲慘結局」:無論輸贏,都難逃一死

在戰場上,為了防止士兵臨陣脫逃,督戰隊是必不可少的存在。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這一機制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以秦朝為例,秦軍實行什伍連坐法,五人為一伍,十人為一什,伍內或什內的士兵相互監督。如果有一人臨陣脫逃或裝死,其他人都要受到牽連。督戰隊會在戰場後方嚴密監視,一旦發現有士兵違反軍令,立即格殺勿論。

我們來假設一下,戰爭結束後會是什麼情況。如果己方勝利了,你為了把戲演足,一直躺在地上,結果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戰友們上去搶人頭、立戰功,自己卻只能在地上暗自流淚。等後勤醫療人員來救死扶傷時,你若還在裝死,很可能就會被當成真死的人,一起被拉去焚燒或者掩埋。而如果你這時候突然舉手求救,醫護人員看到你毫髮無損,臉色紅潤,不像有內傷的樣子,督戰隊的人就會再次出現,後果可想而知。

戰場上裝死?古代戰場可沒有這種 「躺贏」 的好事 - 天天要聞

要是己方輸了呢?情況只會更糟糕。潰逃的士兵和狂奔的戰馬會從你身上踏過,讓你再次體驗被千人踩萬人踹的恐怖。而且,敵人在追擊過程中,會把路上喘氣的、不喘氣的人的人頭、耳朵割下來,用來換取軍功。

在古代,軍功是士兵晉陞和獲得賞賜的重要依據,所以敵人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獲取軍功的機會。這時候,你裝死的表演就會變成真死,還會成為敵人升官發財的墊腳石。那種在電視劇里主角打完仗從昏迷中蘇醒,再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場景,在現實的戰場上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


城池攻防戰:裝死更是死路一條

說完了野戰,我們再來看看城池攻防戰。在城池攻防戰中,裝死同樣是行不通的。

如果你是守軍,城破之後,所有人都難以倖免。以南宋末年的釣魚城之戰為例,蒙古軍隊久攻釣魚城不下,但一旦城破,城內軍民必將遭受殘酷的屠殺。所以,守軍只能拚死抵抗,老老實實待在城頭,放冷箭、丟石頭、倒開水、潑熱油,才是正確的選擇。守城相對來說還比較安全,至少受傷了不會被隊友踩踏,能直接被抬下去接受治療,一般不會當場死亡。

戰場上裝死?古代戰場可沒有這種 「躺贏」 的好事 - 天天要聞

但如果你是攻方,那就更不能裝死了。攻方在攻城時,承受的大多是守軍的遠程攻擊。你若不躺,還能閃能躲;要是躺在地上不動,躺遠點,可能會被一波箭雨射成刺蝟;躺近點,那些石頭、熱油、開水就能直接讓你脫層皮。

在古代攻城戰中,攻城方通常會使用攻城塔雲梯等器械接近城牆。士兵們需要冒著城牆上的箭矢和石塊,奮勇攀爬。在這種情況下,一旦裝死,不僅會被己方視為逃兵,還會成為攻城隊伍的累贅,被毫不猶豫地拋棄。

不過,古代戰場上也有一些混子。明代就有一種兵油子,他們最喜歡待在隊伍的中心位置,前面有50%的隊友,後面也有50%的隊友。贏了,他們就撒腿往前沖搶戰功;輸了,等敵人殺到他們這兒,己方也已經傷亡過半,這時候逃跑也不丟人。

也正是因為明代這樣的兵油子太多,戚繼光剛到南方練兵時,就發現當地衛所將士順風時一個比一個勇猛,逆風時一個比一個懦弱,讓他十分頭疼。

戰場上裝死?古代戰場可沒有這種 「躺贏」 的好事 - 天天要聞

當然,裝死也不是絕對沒有成功的案例。比如劉備,在《裴注三國志》中引用《典略》的內容,說劉備剛出道時實力較弱,一次戰鬥中打不過,就陽死,也就是裝死。

但是真實性存疑,首先《典略》是一本野史,其真實性有待考證。就算這件事是真的,那也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而且這只是一場無意中的遭遇戰,劉備身後沒有督戰隊,所以才能裝死逃過一劫。在真正的大規模團戰中,這種情況幾乎是不可能出現的。


逃避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從古代戰場的種種情況來看,裝死無疑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無論是在野戰還是城池攻防戰中,裝死都很難讓士兵逃過一劫。古代戰爭是國家的大事,上至君主,中到將領,下到士兵,都容不得半點馬虎。

無論是在殘酷的戰場上,還是在我們如今的生活中,逃避永遠都不能解決問題。只有迎難而上,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態度去認真對待每一件事,我們才有可能為自己贏得一線生機。

文字來源:玄九塵的視頻內容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民國時期的銀圓哪幾種價值高?其中一種竟然拍賣達2599萬 - 天天要聞

民國時期的銀圓哪幾種價值高?其中一種竟然拍賣達2599萬

民國銀元作為特殊歷史時期的貨幣見證,部分珍稀版本在近年拍賣市場中價格斐然,極具收藏價值。下面為你介紹 5 種拍出高價的民國銀元。民國十五年張作霖戎裝像陸海軍大元帥紀念銀幣樣幣:2021 年北京誠軒秋拍,此幣以 2599 萬元的高價成交。
一種創新的新疆銀圓——喀什民國餉銀五錢 - 天天要聞

一種創新的新疆銀圓——喀什民國餉銀五錢

民國二年(1913年)至民國五年(1916年),喀什銀元局用土法機具打造有一種特殊的銀元,就是喀什民國餉銀銀元,面額只有五錢一種,鑄額甚多,版式龐雜。此種餉銀銀元是民國二年停鑄前清的喀什背龍餉銀五錢後接著開始改鑄的。銀元正背面圖文均系創新。
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一次全俄總動員 - 天天要聞

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一次全俄總動員

俄羅斯將在5月9日迎來「衛國戰爭勝利日」這一全俄最隆重的節日之一。因這場勝利的背後是軍民的巨大犧牲,所以這個節日在俄羅斯地位特殊、意義重大。為了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無論俄羅斯官方還是民間都全面動員起來,以高度的熱情參與到這一重大節慶活動中。七座城市勝利日當天將恢復舊稱近期,俄羅斯多地的地方議會作出...
諸侯割據VS集權稱帝:項羽為何分封不稱帝?改寫歷史或自掘墳墓 - 天天要聞

諸侯割據VS集權稱帝:項羽為何分封不稱帝?改寫歷史或自掘墳墓

《史記 秦始皇本紀》: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於群臣,群臣皆以為便。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剛剛統一天下的那一年,丞相王綰等人建議說:各國諸候剛被消滅,燕、齊、荊地遼遠,不在那裡立王,就沒有人來安定燕、齊、荊。請把皇帝的幾...
苦澀的荒唐 - 天天要聞

苦澀的荒唐

文革後期的73年,小學四年級時一個班級搞了一場隨堂批判會,校長都來參加了,因為校長聽說這個民辦身份的班主任能力挺強的,讓「啞巴」都開口說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