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德國《圖片報》近日發布新年後德國首份主要民意調查結果,距離聯邦議院、即議會下院選舉投票日僅剩7周,總理朔爾茨領導的社會民主黨所獲支持率進一步下滑,在野的聯盟黨繼續保持領先。這份民調顯示,社民黨民意支持率降至15.5%,較去年12月下旬減少1個百分點。中右翼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形勢最好,與其在巴伐利亞州執政的姊妹黨基督教社會聯盟組成的聯盟黨繼續領跑,支持率為31%。
和此前不同,現在的德國已經沒有了「經濟支柱」的名頭。在過去的兩年內,德國經濟出現了明顯萎縮,德國居民的生活質量也在不斷下降。在這樣的情況下,德國迎來了大選。作為總理的朔爾茨,成了德國居民發泄不滿的對象,他目前的支持率已經落後另外兩黨候選人。在俄烏衝突問題上,朔爾茨的立場和行動引發國內爭議。一方面,德國跟隨美國對俄羅斯實施多輪制裁,導致德國自身能源供應受阻,能源價格飆升,給德國經濟和民眾生活帶來沉重打擊。

朔爾茨(資料圖)
日前,德國執政黨社會民主黨和極右翼政黨選擇黨分別在柏林和里薩市舉行黨代表大會。兩黨分別選舉朔爾茨和魏德爾為各自的總理候選人。德國社民黨作為傳統的中左翼政黨和過去四年的執政黨,在本次黨代表大會上將自身定位為「普通人的政黨」。社民黨主張為佔德國總人口95%的工薪階層減稅,減稅的具體措施包括提高納稅起征點和增加最高稅率的上限。對於年收入超過93000歐元的高收入者,社民黨主張將稅率提高至47%。
德國本屆執政聯盟自 2021 年秋季成立以來,面臨許許多多的問題,如經濟持續低迷、製造業衰退、社會治安惡化、援助烏克蘭加重財政負擔等,引發選民極度不滿,各黨派之間在財稅政策等議題上也存在嚴重分歧。事到如今德國如今的政府面臨的就是重新選舉,這裡邊包含的也就是各個黨派之間的重新利益劃分。
上個月,德國聯邦議院(議會下院)對德國總理朔爾茨提出的信任投票動議進行表決,最後投票結果是朔爾茨政府未能通過信任投票。而根據德國《基本法》,總統可在總理建議下解散聯邦議院,並在60天內舉行新選舉,於是原定於今年9月28號舉行的聯邦議院選舉提前至今年2月23號。

德國選擇黨候選人魏德爾(資料圖)
根據外媒報道,近期德國大選的選舉活動正在德國各大城市上演,德國選擇黨候選人魏德爾出席了在里薩市的選舉活動。根據德國媒體的說法,德國選擇黨現在在德國國內的支持率暫時位居第二位,達到了22%,高於朔爾茨所在的社會民主黨的16%,但是遠低於基民盟的30%。德國選擇黨能衝到支持率第二,其實已經是相當不錯的程度了,因為在德國政壇內部,作為極右翼政黨的德國選擇黨,並不怎麼受到待見。
根據最新民調,有16%的民眾認為朔爾茨還能連任,有49%的民眾認為基民盟/基社盟會獲勝,還有53%的民眾認為「德國版特朗普」默茨會成為新的總理。如今的德國大選,跟東方大國的大選一樣,沒有一屆大選,比這一屆的大選更讓人關注。在德國的大選舞台上,還有一個人值得關注,那就是魏德爾,他被稱為「德國鐵娘子」。魏德爾曾經提議德國也「脫歐」,支持她這一提議的還有馬斯克。在默茨身上還看到了特朗普的影子。

魏德爾和馬斯克(資料圖)
近日,德國選擇黨聯合主席愛麗絲·魏德爾不負眾望,正式宣布將代表該黨競選總理,隨後又發表演講,公開三大競選口號,分別是重啟核電站、修復北溪管道、以及關閉國門100天。德國民眾苦「政治正確」久矣,而在眾多政治口號中,當屬極端環保主義和種族多元化毒害最甚。前者蠱惑民眾挑起反核運動,逼迫政府將全國23座核電站全部關停;後者無底線接納非法移民,導致犯罪率飆升。
目前來看,堅決跟隨拜登、強力支持澤連斯基的德國現任總理朔爾茨下台已成定勢。這就是說,拜登的那種看似有格局的外交謀劃,幾乎全打了水漂。這就意味著,朔爾茨下台之後的德國,不會再繼續強力援助烏克蘭,也不會繼續犧牲德國利益制裁俄羅斯,因為禁用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其實就是導致德國工業生產成本極大的自殺舉動。魏德爾表示,若德國選擇黨能在選舉中獲勝,將推動重啟「北溪」天然氣管道。重啟「北溪」天然氣管道,那就意味著德烏關係、德美關係的逆轉。

德國議會(資料圖)
俄烏衝突爆發之前,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佔到德國總需求的55%,其中大部分是通過「北溪1號」輸送的。兩國還合作修建了「北溪2號」管道,原計劃在2022年投入使用,誰料烏克蘭局勢突變,計劃戛然而止不說,「北溪1號」和「北溪2號」都發生了劇烈爆炸,直到現在仍未恢復使用。據美國資深記者爆料,「北溪」管道被破壞是美國政府幹的,俄羅斯對外情報局也認為是美英主導的,但這一指控遭到後者堅決否認。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大選在即,美國企業家埃隆·馬斯克針對德國政治頻繁表態,在德社會各界引起軒然大波。馬斯克究竟能否影響德國政局?這也成為德國輿論關注的重點。新年前夜,馬斯克在其名下社交媒體「X」上公開表示,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是一位「反民主的暴君」,「為他感到羞恥」。此前,施泰因邁爾曾公開禁止外部聲音影響和干預德國內政。馬斯克還在德國馬格德堡聖誕市場發生恐襲後發聲,稱德國總理朔爾茨是「無能白痴」,要求他立即辭職。

德國前總理默克爾與移民合影(資料圖)
朔爾茨和德國副總理兼經濟部長哈貝克在新年致辭中均「嚴厲批評」了馬斯克支持選擇黨的言論。朔爾茨的致辭沒有點名馬斯克,但影射道:「德國將會發生什麼,將由你們這些公民決定,而不是社交平台的所有者」,「決定德國未來走向的並不是喊得最大聲的人,而是絕大多數理性和正派的人。」哈貝克的言辭則更為直接,他表示,馬斯克對選擇黨的聲援並非出於無知,而是出於對自己商業利益的維護。
在目前情況下,德國聯邦統計局15日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經價格調整後比上年實際下降0.2%,2003年以來首次連續兩年負增長。分析人士指出,德國經濟正面臨周期性與結構性問題,加之美國新一屆政府貿易政策和即將到來的德國大選帶來的不確定性,預計2025年德國經濟增長面臨較大壓力。德國央行模型預測顯示,關稅等美國因素將是干擾德國經濟復甦最大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