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蘭山煤礦已燃燒300年,每年損失上百萬噸煤,為何至今不滅火?

2025年02月13日18:03:17 歷史 1023

賀蘭山,一個名字本身就充滿著歷史厚重感的地方。金戈鐵馬,狼煙四起,彷彿還能聽到歷史的迴音在山谷間回蕩。然而,這片曾經的戰場,如今卻面臨著一場無聲的戰爭,一場持續了三百多年的「火劫」。

賀蘭山煤礦已燃燒300年,每年損失上百萬噸煤,為何至今不滅火? - 天天要聞

這可不是什麼神話傳說,而是真真切切發生在賀蘭山腹地汝箕溝礦區的地下煤火,它像一條潛伏的火龍,吞噬著珍貴的資源,也灼燒著這片土地的未來。

這些煤炭主要形成於距今三億年前的石炭紀到二疊紀時期,後來又在六千五百萬年前的中生代時期,被松木、杉木等植物再次覆蓋,形成了獨特的雙層或多層煤層結構。

賀蘭山煤礦已燃燒300年,每年損失上百萬噸煤,為何至今不滅火? - 天天要聞

賀蘭山脈的多層斷帶,也為優質煤炭的形成提供了絕佳的條件。汝箕溝礦區出產的無煙煤,以其低灰度、低硫含量和高熱值而聞名。

甚至被譽為「太西烏金」和「世界煤王」。然而,正是這令人引以為傲的「黑金」,卻在地下燃燒了三百多年。

信息來源:新華社客戶端2021-02-04{被「燒傷」的賀蘭山:煤層自燃三百年,每年損失10億元!}

賀蘭山煤礦已燃燒300年,每年損失上百萬噸煤,為何至今不滅火? - 天天要聞

關於汝箕溝這個名字的由來,當地流傳著一個獐子報恩的傳說,農夫因獲救的獐子指引,發現了山裡的煤礦。雖然只是傳說,卻也反映出當地人對煤炭資源的珍視。

史料記載,汝箕溝煤礦的開採可以追溯到清朝道光元年(1821年)。起初,由於煤質上乘,汝箕溝的煤炭被指定為官方用煤。

賀蘭山煤礦已燃燒300年,每年損失上百萬噸煤,為何至今不滅火? - 天天要聞

到了同治年間,隨著開採規模的擴大,在滿足官方需求的前提下,煤炭也逐漸進入尋常百姓家。

曾經,汝箕溝的山谷里人聲鼎沸,騾馬嘶鳴,鍬鎬與石塊的撞擊聲此起彼伏,一派繁忙景象。然而,這些黑色的石頭,雖然溫暖了官員和百姓的身軀,卻沒能給辛勤勞作的煤工帶來富足的生活。

賀蘭山煤礦已燃燒300年,每年損失上百萬噸煤,為何至今不滅火? - 天天要聞

官方開採的歷史雖然不到兩百年,但實際上,民間對汝箕溝煤炭的開採歷史要長得多,只不過大多是以小作坊的形式進行,沒有形成規模。

然而,正是這種小規模的開採,為後來的「火劫」埋下了伏筆。煤礦起火的原因已無從考證,可能是古代礦工在地下取暖時不慎引發,也可能是暴露在空氣中的煤炭自燃。

總之,這些原本應該溫暖人間的煤炭,就這樣在地下默默燃燒了三百多年,造成了巨大的資源浪費和環境破壞。

賀蘭山煤礦已燃燒300年,每年損失上百萬噸煤,為何至今不滅火? - 天天要聞

煤炭燃燒需要三個要素,可燃物、氧氣和燃點。而汝箕溝的煤炭品質優良,「三低六高」的特點使其極易燃燒。

「三低」指的是低磷、低硫和低灰。「低磷」意味著燃燒後排放的二氧化碳較少,對環境污染相對較小。「低硫」意味著燃燒過程中釋放的二氧化硫較少,對人體危害較小。

信息來源:2024-12-02 16:22·中國化工信息周刊{寧夏的八大煤田與代表性煤礦}

賀蘭山煤礦已燃燒300年,每年損失上百萬噸煤,為何至今不滅火? - 天天要聞

「低灰」意味著燃燒更充分,釋放的熱量更高。而「六高」則主要涉及工業用途,在此不做贅述。汝箕溝煤炭的多孔結構,也使其更容易與空氣接觸,一旦燃燒便難以控制。

風一吹,空氣在孔隙中穿行,只要煤炭沒有完全熄滅,就可能再次復燃。

除了煤炭本身的特性外,賀蘭山獨特的地質構造也加劇了火勢的蔓延。長期的過度開採,使得賀蘭山體千瘡百孔,形成了大量的礦洞和隧道,這些都增加了煤炭與空氣的接觸面積。

賀蘭山煤礦已燃燒300年,每年損失上百萬噸煤,為何至今不滅火? - 天天要聞

此外,賀蘭山地區特殊的地質構造,地下的熔岩也可能達到煤炭的燃點,引發自燃。

面對這場持續了三百多年的地下火災,人們並非無動於衷。歷史上,人們曾嘗試過各種滅火方法,但效果都不理想。

最傳統的方法是用黃土覆蓋,試圖隔絕空氣,但這種方法對於深埋地下的煤火幾乎無效。

賀蘭山煤礦已燃燒300年,每年損失上百萬噸煤,為何至今不滅火? - 天天要聞

後來,人們又嘗試了鑽孔灌漿的方法,將漿液注入地下,降低溫度並隔絕空氣。還有一種方法是剝離覆岩,將燃燒區域上方的岩層剝離,再用泥漿覆蓋。

然而,由於地下礦洞結構複雜,火源分散,這些方法都難以徹底撲滅地下煤火。

這些嘗試雖然未能徹底撲滅地下煤火,但也並非毫無成效。據統計,目前已有五處火區的基本得到控制,但未來是否會死灰復燃仍是未知數。

賀蘭山煤礦已燃燒300年,每年損失上百萬噸煤,為何至今不滅火? - 天天要聞

國家已投入大量資金用於賀蘭山煤礦火災的治理,並計劃在六年內完成全部治理工作,其中包括空氣凈化和對周邊居民的補償。可以預見,徹底解決賀蘭山地下煤火問題,依然是一場持久戰。

這場持續燃燒的地下火災,帶來的不僅僅是資源的浪費,更是對環境的破壞和對當地居民生活的巨大影響。燃燒產生的有害氣體,不僅污染空氣,還溶於雨水,污染水源。

賀蘭山煤礦已燃燒300年,每年損失上百萬噸煤,為何至今不滅火? - 天天要聞

當地居民常年生活在煙塵瀰漫的環境中,打開窗戶就如同把煤灰請進家門。空氣和水污染嚴重影響了居民的健康,也制約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此外,煤炭燃燒還會加劇土地荒漠化,破壞生態平衡,影響動植物的生存。更令人擔憂的是,地下煤火的燃燒還可能引發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對周邊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構成威脅。

賀蘭山煤礦已燃燒300年,每年損失上百萬噸煤,為何至今不滅火? - 天天要聞

賀蘭山煤礦火災的治理,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需要加強科學研究,深入了解地下煤火的燃燒機制和蔓延規律,尋找更有效的滅火技術。

其次,需要加強監管,防止新的火點出現。盜採行為不僅會加劇現有火區的燃燒,還可能引發新的火災。

2018-01-17 16:09·新華網P{我國專家破解地下煤火防治難題

賀蘭山煤礦已燃燒300年,每年損失上百萬噸煤,為何至今不滅火? - 天天要聞

因此,必須加大打擊盜採力度,規範煤炭開採秩序。同時,也要加強對周邊居民的宣傳教育,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和安全意識。

賀蘭山煤礦火災的治理,不僅關乎資源的保護和環境的改善,也關乎當地居民的福祉和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每年上百萬噸煤炭的損失,相當於數十億元的經濟損失。

賀蘭山煤礦已燃燒300年,每年損失上百萬噸煤,為何至今不滅火? - 天天要聞

這些損失不僅是國家的損失,也是人民的損失。不能眼睜睜地看著這些寶貴的資源白白燃燒,更不能讓環境污染繼續危害當地居民的健康。

賀蘭山煤礦火災的治理,任重道遠。我們需要正視問題的嚴重性,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控制火勢蔓延,減少資源損失,保護生態環境,改善居民生活。

賀蘭山煤礦已燃燒300年,每年損失上百萬噸煤,為何至今不滅火? - 天天要聞

只有這樣,才能讓賀蘭山這片曾經的戰場,重新煥發生機,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家園。

我們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賀蘭山不再是「火焰山」,而是真正的「烏金之山」,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做出更大的貢獻。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 天天要聞

66歲六小齡童再現孫悟空經典名場面,這通金箍棒耍得如何?

極目新聞記者 陳凌燕 通訊員 李詩苑5月3日,六小齡童攜新作《金猴宗師》做客湖北省外文書店藝文客廳,他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從藝心得,並表演孫悟空的經典橋段「金箍棒舞」,博得現場陣陣掌聲。66歲的美猴王,風采不輸當年!台下觀眾感嘆:「到底是老藝術家的功底深厚!」「所有看起來的毫不費力,背後都有常人難以想像的付...
五九炮對屏風馬,左馬盤河新布局圈套,集結車馬炮卒,四子... - 天天要聞

五九炮對屏風馬,左馬盤河新布局圈套,集結車馬炮卒,四子...

五九炮對屏風馬,卓馬盤核心布局圈套。·集結車馬炮竹,四指歸邊殺。紅當頭炮,黑上馬,紅上馬,黑艇驅逐。紅出車,黑出車。紅方過河車,黑方屏風馬,紅挺區兵。這裡黑方可以平炮對車,飛象去馬。本局選擇卓瑪盤河,也是一大主流分支變化。·紅馬八進七,黑補
《南唐李後主》全院滿座!粵劇老戲成年輕觀眾追捧的「爆款」 - 天天要聞

《南唐李後主》全院滿座!粵劇老戲成年輕觀眾追捧的「爆款」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5月2日晚,經典粵劇《南唐李後主》在江南大戲院精彩上演,為廣州粵劇院「勞動鑄輝煌 粵韻譜華章——廣州粵劇院2025 年『五一』經典演出專場」拉開序幕。5月3日晚,廣州紅豆粵劇團將繼續在江南大戲院為觀眾獻演《范蠡獻西施》。老戲復排,迎來數度「全院滿座」當晚《南唐李後主》再...